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得上是上品文字。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考试说明》明确提出 :“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 ,使情感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新增的要求是针对“去年在高考阅卷中发现许多仿作和套作”而提出的。今天 ,我想就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问题谈一谈。一、内容要真实1 讲究“本色”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而这种反映是一种“真实”与“本色”的、不掺假、不走味的反映 ,即生活的原汁原味。下面请看一位美国出生、以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小孩的文章。《圣诞的礼物》圣诞节的夜晚 ,我们从一个朋友家回来。我听到电话上有人…  相似文献   

3.
武侠名家梁羽生塑造的侠客形象里,我最喜欢《萍踪侠影》里的张丹枫。书中有两句话正是他的写照,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英雄的人格魅力,往往就在于其本色的流露:于危难中,于困境里,于沧海横流之际……  相似文献   

4.
也谈本色     
按《辞源》:本色最常用的意思为“本来的面自”。对能保持本色的人,尤其身居高位而不失本色之人,人们历来大加赞赏,仿佛不失本色便完美无瑕,“惟大英雄真本色”是也;失去本色的人则多被冠以“陈世美”之名,而被大加鞭挞。 话题中的那个民营企业家,因为站了一夜火车就被人赞为不忘本色。我想不明白的是,莫非如果企业家能买到飞机票或者火车卧铺票的话,他就失去了本色吗?他就是一个道德品质有缺陷的人吗?人性是善是恶本来就是一个令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因而怎样才算是保持本色,恐怕也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如何才能保持本色呢?是保持人之初的本  相似文献   

5.
老资格的招聘者都说:“人的本色是无法掩饰的”。也有人说:“掂量人的含金量,不用天平也不用秤,看一眼就足矣!”说法不同,道理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都是自然流露在人的外表的,而它又是决定人的一切的。多数老成的招聘者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的时候,往往会用他锐利的目  相似文献   

6.
“本色化”是1920年代中国基督教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教育领域也有同样的表现。本文选取程湘帆为个案,通过对他的教育生平、“本色化”理念以及“本色化”所遇到的注册和宗教教育这两大现实问题的分析,勾勒作为中国人,他要努力捍卫中国基督教教育的“本色化”;作为基督徒,他也要捍卫其基督化信仰,这种两难的境地揭示了“本色化”在1920年代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读写百草园     
读写天2004.1老作家汪曾祺有一次同我谈起某些编辑改稿的事,很恼火。他说,现今有的编辑,不认真读书,想当然,还老喜欢拿笔“顺”别人的文章。他有一篇回忆沈从文的文章,就被编辑想当然地“顺”了一家伙,弄得他哭笑不得。如其中一句“沈从文的质朴来自于他的雕凿”。意为沈从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朴实自然的大家风范,是经过了一番极为艰苦的努力,在遣词用句上一丝不苟地精雕细凿以后的返璞归真。这句话到了编辑手上,就被立即断定“那是错的”!“质朴”怎么会来自于“雕凿”呢?于是大笔一挥,加上一个“不”字,变成“沈从文的质朴来自于他的不雕凿…  相似文献   

8.
“X是X”句式补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x是x”句式,张弓先生命名为“同语”辞式。其特点是“主语、表语同一词语,构成压缩性的判断句”。张弓先生还十分精辟地论述了这种“判断句”的修辞作用,并较具体地阐述了它的两种类型,即“单提式同语”和“对举式同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类同语在意思的表达上并不完全相同。张弓先生未作说明,不能不是一种疏忽。请先看张先生所举的两个例子: 咱们的张书记真是咱们的张书记,他没哪回没点中我的。经他这一点,我就象鱼儿得了水那么欢。”有一次毛主席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作政治报告,完了以后,附带又提了一下作风问题。他说:我们应有的作风谦虚不骄傲,谨慎不急躁。不偷,不装,不吹。什么叫  相似文献   

9.
徐渭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明代中期,大胆地替南戏张目,提倡本色,反对模拟因袭和以时文入戏,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本色论”。以自我表现与自我宣泄为核心的个性意识,也全面地展现在他本于自然之旨并以“真”为核心的“本色论”中,是唐宋派本色论到公安派本色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喜欢,就不会觉得枯燥!”“扎扎实实地做研究,慢慢深入,就会发现,总会有新的让你感兴趣的东西不断出现!”“做研究,整个过程需要你步步为营,抛开一切杂念,逐渐积累,水到渠成!”在刘大禾的生命中,科研就像是一个“图腾”,早已不知不觉化入信念当中。他足够深邃,所以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人信服;他也足够简单,所以在他心底科研只是科研,与名利无关。  相似文献   

11.
“本色论”是明中叶以后剧论家们普遍探讨的一个理论核心,也是徐渭进步戏曲主张的核心。徐渭的”本色论”主要体现在戏曲作品的语言形式、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三个方面。他的“本色论”既是对宋元南戏优良传统所做的理论上的总结与概括,也是对明初以来盛行于剧坛的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不良风气的深刻批评,为后世戏曲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扫清了障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山东教育》2001,(1):116-116
“校长本色”这句话,作为一个话题,怕是有诸多人谈及。今日重提,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一书。苏霍姆林斯基本人便具有突出的“校长本色”。苏氏的教育成就和他在当代世界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暂且不说,仅就“校长本色”举几小例。  相似文献   

13.
“叙事点睛”类散史,属于“叙事散文”的一种。这类散文一般先对生活片段、场景或故事进行描写,通过叙事抒发作者的所思所感,再水到渠成地揭示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点睛式地升华文章的主题。要写好这类文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大羹无味     
一个年轻人,走出社会才发觉处处是阻力,万事不顺心,于是他自制了许多张面具,在家里戴上“好孩子”面具,在领导面前就戴“好下属”面具,外出办事则戴“人民公仆”面具,参加同学聚会又换成“淳朴同学”面具。很快地,他无往不利,八面玲珑,凡事都顺了心意。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很累了,想要取下所有的面具,还原成本真的一个我,却发现每一张面具下面都依然是面具!他失去了本色,找不回真我了!牡丹花美,因为她不遵人间帝王“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命令,适节令而开放,保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李白被誉为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作文是本色的作文。吕叔湘先生对学生说过:“本色主要是就内容方面说,就是写自己所看见的,写自己所知道的,写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不要存着一份心,说我‘应当’看见什么什么呀,我‘应当’知道什么什么呀,我‘应当’有这样那样的思想感情呀,就照这个去写。如果这样去写,就不免弄虚作假,或者套用别人的文章,或者搜索现成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没有本色了。”也就是没有个性了。有这样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一次,讲授完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走出课堂,就有同事不解地问我:“……为何要把文章作者和背景介绍安排在课文教学环节的后段?”我说:“语文教学是不应该太程式化的,尤其是散文教学。教学这样一篇美文,我第一要做的是先把学生引领到‘故都的秋’那美的意境中去,只有从‘最美’处切入,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调动思维,更充分地感知文章,然后再经教师对作家、背景等相关知识作相机介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7.
家有小球迷     
阿程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球迷,虽然这孩子才3岁不到,可“球龄”却一点都不短。他从4个月的时候就喜欢抱着球玩,只要手上抱着球,阿程就不哭也不闹,可只要这球一离开了他的视线,他就会发挥他的哭闹本色,直到你把那球重新塞回到他怀里,他才破涕为笑,又拿着他的小球乐滋滋地玩起来。  相似文献   

18.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了,我既高兴又有点担忧,高兴的是她在健康地成长,担忧的是她在语文学习上将步人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的学习。她能学好吗?由此想到我国语文基础教育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作为曾经是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不成功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学生惧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腔”、“千文一面”的尴尬了。怎样扭转作文教学的局面,我觉得对一线教师从理论上做指导很必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因为他们是指导学生正确作文的启蒙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他们心中有数了,学生才不会误人歧途。源头把好了关,方能水到渠成。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和作文理论的学习,总结出以下五点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校长本色”这句话,作为一个话题,怕是有诸多人谈及。今日重提,是因为《帕夫雷什中学》一书。苏霍姆林斯基本人便具有突出的“校长本色”。苏氏的教育成就和他在当代世界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暂且不说,仅就“校长本色”举几小例。   “有一次,在一个五年级班上检查家庭作业,文学课女教师叫起一个比较差的学生来。教师对这个学生独立造的一个句子,感到不满意。她一句话没说,便挥了一下手,这个孩子却为此哭了一晚上……”为此,作为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花了很长时间跟这位老师谈话,向她说明,她这一挥手间反映了她的教育观点——…  相似文献   

20.
十来岁乃至二十来岁的人,写文章有一点稚气不是缺点,如果写得很“童真”、很“本色”,甚而可以算是优点。假如有的青少年不甘于总说些“孩子话”,不甘于在写文章时总是陶醉于写些“娃娃腔”式的东西,很超前地说些写些“大人话”,我看老师应当很习惯地认为那是“造作”、不真实”、不生动”。其实,真正有志气兼有才气的青少年总是喜欢说些“大气之言”,写些“大气文章”的。著名的革命家任弼时,11岁时(还是小学生)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我抄录两段于下:之一:夫我国之中,寸土之地,皆我祖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以积德而累功,保世而滋大,不知若何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