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剖宫产的麻醉处理及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对14例妊娠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产妇选用硬膜外麻醉,4例因术前ASA评级Ⅲ级行全身麻醉,术前、术中积极防治心衰。结果:对合并瓣膜性心脏病的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14例,除1例因拔管时发生过度的应激反应致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无麻醉并发症并安全出院。结论:对瓣膜性心脏病孕妇实施剖宫产术麻醉,术前要根据ASA评估选择麻醉方式并准备之,术中根据CVP进行补液、根据药理特性选择性使用麻醉药品、根据瓣膜病变的类型调整心率,加之术前、术中积极正确地防治心衰、改善心功能等综合治疗及围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可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心血管手术麻醉不断发展,遵循高效循证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原则,心血管麻醉教学迎来新挑战。本文针对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在心血管麻醉亚组中的教学体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心血管麻醉教学的创新模式,促进麻醉科医师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完善围术期麻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患者由于心源性休克,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低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保护对于麻醉医师是一个挑战,初学者往往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而学习曲线较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教学型医院,每年开展近20例心脏移植手术。针对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结合近年来在心血管麻醉亚专业带教体会,从心脏移植手术麻醉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麻醉中监测、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麻醉教学的新模式,促进麻醉专科医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0例腮腺肿瘤术后8例出现暂时性面瘫,涎瘘2例,耳颞综合征3例,角膜干燥症1例。结论腮腺肿瘤围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是探讨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当次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采用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结肠良性肿瘤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术前准备,术中麻醉护理及积极配合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显示:通过对ESD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ESD治疗,115部位行ESD治疗,术后便血1例,气腹2例,皮下气肿3例,并发症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由此得出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海博水刀ESD治疗术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海燕 《考试周刊》2014,(8):193-194
本文探讨和研究Ⅲ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护理。总结作者所在科室2012~2013年收治的31例该类病人的护理经验,心理护理、预防动脉瘤破裂、疼痛的护理、检测生命体征等是围术期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气道管理困难,并且于术中发生大出血、上腔静脉阻断的病例麻醉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围术期处理难度与风险较大,对麻醉医生要求较高,目前类似报道较少,故将我科近期处理的该例病例报告同仁,并加以分析其中的不足,以期引起重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有效合理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6名急性心肌梗塞需行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59岁.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本组病人麻醉诱导、术中维持与苏醒期均平顺,围术期及术后无危象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95min(50~265min),住院时间平均45d(32~58d).[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我院1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7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1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肝胆手术围术期采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肝胆手术的50例右美托咪定全身麻患者。按右美托咪定的剂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患者围术期选择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镇静药品,其中参照组选用0.3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观察组选用0.7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观察记录患者围术期间泵入右美托咪定时的心率(HR),以及麻醉后的镇静评分(Ramsay),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Aldrete苏醒评分结果,最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指标及Ramsay评分结果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基本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ldrete苏醒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胆手术选用0.7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后的麻醉镇静,能够显著提升镇静评分(Ramsay)以及Aldrete苏醒评分,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选择0.75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6年至1990年10月对直肠舟状窝瘘会阴瘘行瘘管切开修瘘术30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9岁,无肛型瘘6例,有肛型瘘24例。无肛型瘘6例全部Ⅰ期治愈,有肛型瘘24例中20例Ⅰ期治愈,2例术后部分感染经对症处理Ⅱ期愈合,仅肛门外形不整齐,2例术后感染瘘管复发手术失败。总结手术成功率Ⅰ期愈合为87%,Ⅱ期愈合为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RAS在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行择期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的时间、切口疼痛程度、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后满意度等,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来评价ERAS护理的价值。结果ERAS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平均值、切口疼痛评分平均值、术后排气时间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均减少,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孔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中采用ERAS理念可以加速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的护理程序及注意要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69例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程序。结果实施正确的护理后,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正确落实各阶段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意外和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关键,为患者迅速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层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en组).芬太尼按舒芬太尼的等效剂量8∶1计算给药,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测定PT、APTT、TT、FIB浓度.结果:舒芬太尼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无明显变化,而芬太尼组APTT缩短,FIB增高(P<0.05),PT、TT虽然有缩短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较小,避免了围术期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冠脉搭桥术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非体外冠脉搭桥术(OPCABG).术中采用持续泵注1∶1胰岛素控制血糖.记录术前、劈胸骨后、搭前降支后、关胸各时段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糖值.结果:38例患者术中虽然血压有所波动,但保持了较稳定的心率.手术开始后患者中心静脉压(CVP)普遍较低.劈胸骨等强烈刺激后患者血糖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经过处理后逐渐降低.结论:OPCABG应注重围术期血糖监测,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精确控制血糖,补充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有利于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正>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本文就我科1988—1990三年间收治11例绝对期青光眼延误诊治原因做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我科1988~1990三年间的住院病人共548例,各类青光眼83例,绝对期青光眼15例,其中因误诊误治致绝对期青光眼者11例;占住院病人的2%,占住院青光眼病人的13%;其中男7例,女4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47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例以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反复发生非心源性肺水肿、持续性低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囊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囊性嗜铬细胞瘤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少有报道,容易误诊和漏诊。对于出现肺水肿、持续性低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体征,临床诊断又不明确的患者,需要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小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ISO流程,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5年后手术治疗的987例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采用ISO流程管理,与2005年前进行护理质量对比.结果:护理缺陷率降低,手术和麻醉医师满意度上升.结论:ISO流程应用于小儿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36例。[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36例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巨大左室病人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2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8例,左房折叠术15例。[结果]治愈好转31例(86.1%),术后早期死亡3例(8.3%),术后室颤和严重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优选方法,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先进、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科2000年1月-2007年6月对30例喉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注重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