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中腾空高度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空高度是决定武术腾空动作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武术套路腾空动作的腾空高度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腾空高度在武术套路演练中的作用以及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旨在为武术腾空动作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钟权生 《游泳》2003,(5):6-9,10
当前,跳水运动发展迅速,不仅动作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而且动作更加准确、优美。而运动员必须具备规范合理的基本功,才能掌握“难”又“美”的高水平动作,从而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少儿跳水动作都是由起跳、腾空、入水几个阶段组成的。本文试论在这几个阶段如何抓好基本功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力学观点研究跳高,我们可以确定,运动员最大的腾空高度包括三个高度:运动员置脚以支撑时总的质量重心的高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总的质量重心升起的高度和运动员总的质量重心腾空的高度(这取决于运动员的垂直速度)。运动员跳过的高度是由最大的腾空高度和横竿以及和总的质量重心之间的距离差来决定的。(图1)诚然,如果我们能增大腾空高  相似文献   

4.
1.高度的含义 1.1运动员的腾空时间 动作的高度是通过计算飞行时间来计算的,因此,高度指的是运动员的空翻腾空时间。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时空的角度分析了蹦床成套动作腾空高度的时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基于时空协同理论分析了腾空高度及高度一致性的训练意义.结果表明,加强成套动作的腾空高度训练是目前适应新规则的重要方法之一;水平和纵向位移、压网和起网的时间、空中飞行时间是成套动作腾空高度的主要时空因素;起网的初速度、最佳蹬伸时刻、着网的身体姿势以及肩关节和下肢的力量是影响腾空高度主要因素;空跳练习、压网与摆臂的协调性练习、连接技术练习以及适宜起网角与入网角的选择是目前适应新规则加强成套动作腾空高度训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跳水、赛艇     
G861.21,G804.66 20031013跳板跳水中踏跳步的第一腾空动作:递减收益率实例=Hurdle preflight in springboard diving:A case of diminishing returns[刊,英,A]/Miller,D.I,Zecevi,A,Taylor,G.W//Research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2.-73(2).-134-145图5表9参12(MYL)跳水//跳板跳水//助跑//运动生物力学//起跳//技术G861.41,G804.66 20031014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重心腾空高度是指人体起跳离地后人体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它是人体及肢体环节综合运动的结果。随着排球规则的改变和运动员身材日趋高大,重心腾空高度在排球运动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 虽然国内外学者和教练员对重心腾空高度与助跑起跳的关系问题作过一些研究和评述,但涉及排球专项运动员在助跑起跳过程中人体及肢体环节运动学特征与重心腾空高度定量关系的研究却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进而指  相似文献   

8.
竞走犯规包括屈膝和腾空。腾空是指竞走双支撑阶段双脚同时离开地面。竞走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出现因腾空犯规而被罚下场。如何有效地控制竞走腾空呢?我们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竞走下肢动作分前支撑阶段、后支撑阶段、后摆阶段和前摆阶段。竞走腾空必然出现高重心,要防止腾空,就要降低重心。为了使重心降低,一方面要使后摆阶段的脚要低收低摆;另一方面在前摆阶段脚要尽量贴近地面。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前摆腿的膝关节高度,其离地高度为接近小腿长高度。做好了这几  相似文献   

9.
一、看目标训练的提出跳水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随着跳水竞技的发展,运动员在腾空时需要完成的翻腾和转体动作也越来越复杂,当今的最高难度已发展到向前翻腾四周半,向后翻腾三周半,向前转体四周,向后转体三周半等动作。要熟  相似文献   

10.
<正> 跳水运动是运动员在跳板或跳台上起跳、腾空中完成一定的动作,最后入水为结束的一项非周期性的空中技巧运动。跳水比赛参赛者依次进行。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场上气氛紧张热烈,运动员既要集中精力、准确、完美地完成动作,又必须时时处理好观众、裁判、自身和对手得分变化和各种应激,因此,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沉着、自信、集中精力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按目前国际跳水竞赛规则规定,竞技跳水分为六组:一组向前,二组向后,三组反身,四组向内,五组转体兼翻腾,六组臂立。运动员要借助于支撑物(板台)的反弹力,跳离板(台)腾空完成各组优美的跳水动作,打开入水压水花。正确而强劲有力的起跳,不但能使运动员安全地跳离板台,而且能获得最佳的起跳角度和高度及理想的运动抛物线,保证动作的顺利完成,反之,欠差甚至错误的起跳,不但影响到动作的完成,而且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以钦州市业余体校跳水队黄炳、李慧、张幸3名运动员199…  相似文献   

12.
优秀跳水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游泳》2005,(4):21-24
一、发展弹跳力在跳水项目中的意义:跳水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众所周知,竞技跳水运动被称为“一秒钟艺术”,也有“空中芭蕾”之美誉。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瞬间完成起跳、腾空、翻转、入水等一系列难度技术动作。现代的竞技跳水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要“高、难、美、准”。如果没有很强的弹跳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起跳高度低,肯定也完成不了什么高难度的动作,更谈不上能够把跳水动作完成得优美和准确。这样的跳水动作在比赛中,裁判员是不会亮出高分的,那么,运动员也就无法与对手相抗衡,这样看来一名跳水运动员如果想尽快的提高自身跳水技术水平,发展弹跳力这项工作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课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跳马推手对提高跳马第二腾空高度和动作质量极为重要,是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技术。李宁夺得第六届世界杯赛跳马冠军,主要在推手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使第二腾空动作做得又高又飘,从而战胜了世界强手。目前跳马发展重点仍然在第二腾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展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接空翻转体类高难动作 ,运用运动学原理对霍莉坤跳马技术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 ,霍在助跑阶段 ,身体获得了较大的水平速度。在上板起跳和第一腾空阶段 ,由于推手与起跳快 ,身体翻转及时 ,腾越器械重心高处于马上最佳位置。在第二腾空阶段 ,霍借助一定的高度和水平速度快翻纵转 ,使该动作顺利完成。由分析中得知 ,霍在马上因推手技术不佳 ,导致她第二腾空高度不够。  相似文献   

15.
以计算机输出的大量运动学参数与图表为依据,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别对第8届、第9届全运会10名女子竞走运动员一个单步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身体重心起伏程度与腾空时间、支撑腿踝角的关系。分析结果为,10名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的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身体重心在支撑腿离地瞬时达到最大高度,在垂直支撑瞬时最低;身体重心腾空阶段的运动轨迹呈现平抛曲线而非斜上抛曲线;腾空阶段的身体重心高度差(而非身体重心总的高度差)是决定腾空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学生感觉最难以掌握的是腾空后的挺身动作,并且有不少学生出现以挺腹代替挺身的错误动作。一、产生原因 1)起跳高度不够,没有腾空时间来保证腾空步及挺身动作。 2)讲解不透彻,学生没有完全明白动作要领,没有在头脑中形成连续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当前跳马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第二腾空纵、横轴和复合轴翻转动作。随着第二腾空转体和翻转度数的增加,必须要求运动员用科学的最佳技术充分发挥助跑、踏跳和推手的运动效能以提高第二腾空的高度和腾空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应尽快引进世界先进科研成果,微电脑和录像可以及时向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完成动作各阶段的数据,加快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动作错误,尽快掌握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18.
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跳远踏跳后以及三级跳远的每次踏跳后的腾空初速度、腾起角度以及身体总重心的高度。跳跃技术研究证明:腾空初速度对于获得最好的成绩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云娟  龚铭新  黄勇 《体育科研》2009,30(4):86-87,99
采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郭佳浩“倒手翻接屈体后空翻两周半”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郭佳浩助跑速度快;上板踏跳快速有力.垂直速度增加较高;撑马时间短促有力;第二腾空横轴和纵轴转体角速度快,空中姿态保持较好,落地较稳;第二腾空时间长,腾空高度高;不足之处在于他触马瞬间到离马瞬间过程中垂直速度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20.
前言在跳马中,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扶马推手是影响第二腾空的高度、远度以及翻转角速度的主要技术环节。而第二腾空的高度、远度和翻转角速度却是决定动作完成质量的主要参数。为此本文以一九八四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参加单项决赛的前八名运动员资料与我国优秀运动员、国际健将杨岳山在一九九○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上所跳的笠松跳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笠松跳动作技术深入理解,为笠松跳技术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训练和科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