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健 《传媒观察》2006,(3):29-30
记者的劳动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新闻材料,他的第一位的工作当然是“记”——采访、记录新闻素材。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当好一名“问”者。因为,“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们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很难设想,一个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甚至不敢提问的记者,能够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提问,是诸多采访手段中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新闻采访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最能表现记者能力的基本功之一。一个高明的记者,往往能够把自己的学识水平、新闻敏感、社会经验、机警才智融会…  相似文献   

2.
记者采访主要是通过提问、同采访对象交谈等言语交际形式实现的。正如美国记者杰克·海敦所说:“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别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采访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把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语言称为采访语言。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在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论采访提问     
段娜 《记者摇篮》2004,(4):44-44
在采访活动中,被采访者是主体.采访者是客体。有人认为采访成功与否.主要在于采访对象这个主体谈得是否深刻。可是,如果没有采访者这个客体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提问作引导,又怎能得到精彩、深刻的回答呢?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从来不忽视提问。那么,如何采访提问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业内,有句话说得好,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重要性。采访这项工作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采访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信息的传递,还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一次思想交流过程。一次成功的采访,不仅能体现出采访者的提问水平,也能展现采访者的个性魅力,更重要的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好新闻采访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中怎么做才能把握好提问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敲门砖,任何采访,除了记者的现场感受,绝大多数的新闻素材和信息都需要从与被访者之间的问答中获取。因此采访中的问题设计、提问技巧,以及时机把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最终质量。明确采访主题采访的第一要义,就是确定本次采访的主题,明确受众希望从采访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在业内,有句话说得好,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重要性。采访这项工作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采访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信息的传递,还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一次思想交流过程。一次成功的采访,不仅能体现出采访者的提问水平,也能展现采访者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7.
常言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决定写作”,而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艺术.那么,采访中的提问又如何才能富有成效呢?设计方案 依次渐进采访如打仗,现场似战场.临战没有作战方案,没有不打败仗的.采访提问也是如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准备充分,设计方案越周密,提出的问题就越能从容而高明.名篇《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在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谈十分钟,结果谈了三个半小时,总统如此慷慨实不多见.曼彻斯特说:“事先准备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提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很可能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前所未闻的,应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和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采访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中发现和掌握了连总统本人也未察觉的特点,并以此设计采访计划,提问的突破口,所以,问题一提出,肯尼迪兴趣陡增,感到特别新鲜,在三个半小时中回答了曼彻斯特提问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不断加强,采访中的质疑性提问方式,因其特有的优势而越来越为新闻采访者所乐用,本文根据笔者实践工作经验,就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语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1质疑性新闻采访及其相关定义所谓质疑性提问,其目的是向采访对象传递记者批评、否定、怀疑、责难的态度,以获取采访对象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以消除疑义,是记者对受访对象或者所代表的群体、组织做出的已有观点和言论,提出否定性的评论或  相似文献   

9.
从事新闻采访虽然要掌握“望”“闻”等本领。但是否善问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不仅参加记者招待会和进行人物专访需要善问,即使日常的一般采访往往也离不开提问。只有通过提问,有时才能挖掘出新闻现象背后的东西和采访对象的思想活动等。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得好:“大  相似文献   

10.
话语     
1.对于一名采访者来说,他所了解的东西多多益善。没有轻率的提问,只有轻率的回答。你必须理解你正在采访的。——美国《60分钟》节目主持  相似文献   

11.
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采访是获得新闻素材的调查工作,在调查工作中,记者的提问是采访最主要的信息采集方式,提问的语言是记者与采访者之间的桥梁。很好地应用提问技巧和语言艺术,才能让被采访者打开心扉。  相似文献   

13.
人们推崇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往往忽略了他的妻子——海伦·福斯特·斯诺。由于埃德加·斯诺这颗新闻之星太耀眼了,使得同是名记者的斯诺夫人相形减色,不大为人注意。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美国作家,新闻记者,笔名尼姆·威尔士(Nym Wales),著有《中国共产党人:老兵传略》、《七十年代西行漫记》等,1991年9月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首次“理解与友谊国际文  相似文献   

14.
由于资料所限,这个采访故事实在是笼统了一些。但它毕竟有些意味。那是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中国奋起抗美援朝的时候。1950年12月1日,作为美国侵略军的一等兵,美联社随军摄影记者弗兰克·诺尔在朝鲜长津湖战役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被押进了战俘营。一年之后,1952年1月2日,当美联社另外两名记者鲍勃·塔克曼和鲍勃·舒茨得知诺尔还活着时,便利用采访停战谈判的机会,在停战谈判的所在地———朝鲜“三八线”上的开城,把一个邮包———里边装有照相机和胶卷,交给了《大公报》记者朱启平,请他转交给战俘营里的诺尔…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是写好新闻的基础,也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倾听、记录等活动。而新闻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目的性和采访技巧的方法。当前媒体环境,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和交际沟通能力。有句话说得好,七分采访三分写。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采访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信息传递,更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一次思想交流的过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提问技巧,在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纸及互联网是现代人生活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广播电视获取新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进行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在采访者知晓热点事件或人物素材后对被采访者进行的提问、观察、通过摄影机或录音机进行记录的一系列行为。新闻采访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对新闻的真实性与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征,指出其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从采访技巧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作《试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我们已经签发,拟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今年第5期上发表。提问不当是新闻采访中十分普遍的问题,您的选题十分重要。不仅如此,大作写得比较深入具体,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一点尤为可贵,但是有一个问题您没有加以阐发,这就是采访中情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采访中的问话技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专业技能。在业内,有句话说得好: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重要性。一次成功的采访,不仅能体现出采访者的提问水平,也能展现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话语场域下的新闻采访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始终离不开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反馈.为确保采访效果的最大优化,采访者应该着重把握自身情感素养合适表露技术、引导采访对象主动参与采访的技术和运用不同采访提问用语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蓝鸿文 《新闻界》2000,(1):11-13
西方记者中写过旅途通讯的不少。美国著名记者、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写过《赤道环游记》(1895),英国著名记者、作家杰尔斯·狄更斯(181-1870)写过《游美札记》。现当代的西方记者,如美国合众国际社总编辑史蒂文森1978年写过《长江:过三峡游记》、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秋岗加荣1980年写过《世界屋脊上的西藏》,等等。遗憾的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十几本西方出版的关于新闻采访写作的著作,却没有一本论述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的文字。这表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在西方也同样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