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这里指的“选题”有三层意思:一是论题的范围;二是论题的角度;三是论文或经验总结的题目。(一)如何确定论题的范围所谓“论题的范围”,是指从哪个范围内选择论文或经验总结的素材。那么.可以从哪几方面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呢?1.从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中发现写作的素材。对于第一线教师来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采用“自学质疑讨论法”教学,其效果要比“讲练法”好?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出现“马鞍形”?差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有哪些?为什么初二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特别明显?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于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人员来说,可以通过听课、调研、开座谈会、教学质量调查测试等形  相似文献   

2.
继续沿着与“认知”、“数学哲学”、“无穷”相关的研究思路,结合新发现的集合论基础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案例,研究“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对应”这三个集合论中最原始、基本内容的“本体一形式”论性质.结果表明,由于现有经典数学哲学、认知理论体系和无穷理论体系基础理论中的缺陷,导致集合论自创立以来,其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半内容一直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使人们一直无法从“本体-形式”的角度认真对集合论的基础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认知[1-11],基础中的“缺失一半”问题是导致集合论中许多错误与悖论的真正根源,集合论基础中有一大片空白亟待人们去填补、开拓[12-16].在集合论基础的研究中,千百年来悬而未决的“无穷悖论综合症”揭示了人类科学现有理论体系中与“无穷”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处肯定存在严重的缺陷,需要我们从很基础的地方去检查与研究,需要摆脱与“无穷”相关的现有理论体系中错误的“实无穷-潜无穷”思路的不良影响,解决这类特殊的疑难怪症需要开展“无污染基础研究”(这决定了该系列论文的文体和所引用参考文献的特殊性;应该根据所发现的集合类型,将各种各样的集合统一起来,构造出类似于“数谱”的“集合谱系”,以“数谱”、“集合谱系”和“理论无穷一应用无穷”为基础[10],开拓全新的“集合分析”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判断函数零点个数和已知零点个数求参数范围是高考的常考题型.试题多数基于数学情境命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函数、导数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综合展现极限思想、估算思想的应用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判断函数零点是否存在不仅要借助函数增长差异的“形”去判断,而且要借助放缩估算的“数”去证明.本文以一道模拟试题为例,通过挖掘教材找根源、一题多解悟方法、反思提升育素养三个维度,探索函数零点问题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4.
中学作文“写什么”的问题,我们准备分成三个步骤,首先要解决“必须写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弄清题目的要求,准确审题;其次是要解决“可以写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的范围内筛选写作材料;再次是要解决“怎样找东西写”的问题,就是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拓宽写作材料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新课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研究性学习”是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探究的一种学习过程.实施初中“研究性学习”首先要确定既具趣味性又有学科特点的研究题目,其次要设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探索和发布研究成果,最后要及时进行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教师素质、学生水平、考试压力三个主要问题,实践中需要通过开拓教师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及运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予以调试.  相似文献   

6.
<正> 对于一个能适应基础教育飞速发展的跨世纪的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有很多方面,但主要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跨世纪校长的工作将会更复杂,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常常反映到学校里来,需要校长去鉴别,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校长去定向,内部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工作需要校长去拍板,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要靠校长去做等,这就要求校长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从中去找立场、观点、方法。校长在处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中,要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领导广大教职工。做教职工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大道理”,“小道理”要讲但必须服从“大道理”。  相似文献   

7.
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可以有贫穷与富贵之分;可以有忙碌和悠闲之分;可以有浪费与节俭之分。我们不需从大范围去分析这个问题,就从我们身边的事来了解吧!———学生的一日三餐。俗话说:“健康———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可是,所谓的“好”“饱”是指三餐的食物要不太油腻,自己要不挑食。但很多学生往往根据家庭的背景去改变一日三餐。就以住宿学生为例,一个星期照常每天三餐,并且是普遍填饱肚子,伙食费就需要51元,但一类学生为了省去23元来买书或日用品,采取了以每天喝两杯糖水来维持早上所需的能量,午餐照常吃饭,晚上吃三个大饼,每个大…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除非必要之需求,能之故佳,不能亦不为病.”这说的是要让小学生放胆去写,不做过高的要求.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因此要让学生热爱写作,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文”,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做好“课前三分钟”拓宽选材范围;培养信心,鼓励学生放胆去写;放胆文写法灵活,要注重生活化;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学生写得有声有色,老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作文,为学生们创设写作情境,将学生的写作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的自我体验结合起来.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才能让学生自觉去写,才能打破习作难的怪圈.  相似文献   

9.
作为课程构建的宏观层次,课程规划需要文化学基础,因为课程具有文化性质因而需要文化自觉,而文化学角度的研究是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文化的范围很广,因而课程规划的文化学研究范围很广。当前中国课程规划面临的文化学问题主要有:中华文化振兴问题;文化继承与创造的关系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文化整合问题。课程规划视野中的文化学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要整合多种文化理论;对文化现象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要有合适的文化立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优化村校进人机制是当前农村教育政策难点.农村从教研究结论既存在共识也有较大争议.本体论、实践论和认识论层面的农村从教的政策研究思路也受到较大挑战.通过对一位从教36年村小高级教师的访谈发现:村校教师管理存在“45岁退休”现象;农村学校总体超编严重;少数进人指标还落入本地“关系户”手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认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主客观统一的概念;农村从教的“不想去”与“去不了”问题同时存在;村校教师管理存在人力资源浪费;村校选人存在“人力资本”给“社会资本”让位现象.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农村教师政策设计要重视“自下而上”的逻辑;农村引进教师的毕业院校主要放在“一般师范院校”而不是“重点师范大学”;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教师管理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SWOT分析对目前高职航海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所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探讨了科研团队的四种组合模式,提出了促进高职航海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应对策略:科研工作要“三个面向”;科研团队建设要“三个保障”;科研团队运行机制要“三个并重”;科研团队文化建设要“三个鼓励”.  相似文献   

12.
一、确定论文题目常言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确定题目时 ,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 .范围要适度。即确定题目的宽窄和深浅要符合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选题范围过大或过深 ,力不从心 ,难以完成。相反 ,选题范围过小或过窄 ,内容显得单薄。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把范围定的太大。例如有一篇论文题目是“战后世界经济问题研究”,犯的就是这个毛病。如果把题目改为对世界经济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如“世界工业”、“世界农业”或“世界贸易”,范围就有所缩小。2 .立论要新颖。即论文题目要有时代感和创造性 ,也就是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将是智力竞争的时代,它需要的将是智能型、创造型、社会型“三型合一”的新型人才。“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在劳动课教学中,加强智能与技能的结合,既是劳动课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近年来,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有如下体会, 一、重实践、巧设问,以“技”启“智” 技能是在实践中通过练习而形成起来的,从事某种技术的能力;智能是指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技能是智能形成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注意劳动课的实践性,以“技”启“智”。  相似文献   

14.
刘仕媚 《教师》2010,(20):72-72
“三心”就是爱心、耐心和慧心。爱心是前提,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教育;耐心是基础,没有耐心的教育,只是昙花一现的教育;慧心是关键,不懂得教育的知识,不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爱心、耐心也只能成为空谈。对待“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要有“三心”,甚至要加点“偏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数学“智慧教学”的新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型一数学教师强调通过数学“智慧教学”去追寻一种“自然和谐、问题探索、互动生成、走向综合”的教学方式,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研究,用智慧开发思维,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旅程。本文拟从数学“智慧教学”的追寻、需要、行动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标下对“智慧型”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今年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不是单纯的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迁移.如今年第9小题的文学常识便考得较“活”.它考的是苏洵、苏试、苏辙三父子.常规的考法可能会是问“唐宋八大家中的三父子是谁?”学生只要能记住其中的“三苏”即可轻易答出.而今年这道题却是把他们放在一首五言诗中;“一门三父了,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考生要通过其中“一门”、“三父子”、“大文豪”、“诗赋”、“峨眉”等词所暗示的线索从整体上去理解去鉴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如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确定课外阅读课教学内容?这需要采用“优选策略”.所谓“优选”包含五层意思:一是内容要向善向美;二是内容涉及的人物要有儿童性;三是内容中的情节要有趣味性;四是内容要保持“课外阅读”的特征;五是内容要保持均衡性.  相似文献   

18.
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存在着热衰于模式化解题的倾向,造成高考中对数学思想、能力考查的失落.解题需要模式但不能唯模式,要“入格”还要“出格”;另外还存在着在解析几何中用综合法研究问题的现象,这也与解析几何的课程性质不符.通过三道例题的分析,具体阐释解析几何的教学与考查应聚焦于通过方程来研究曲线的思想和坐标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教”的改革时,不可忽视“学”的实际。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的问题,应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要看到“学”的基础。我们的学生多年来已习惯于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走。有人作了这样一个分析:现在学生有三种状态,一是会学习的,是少数;二是“傻”学习的(不会学,但肯学),是多数;三是不  相似文献   

20.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是 体验教育的显著特征。但是,现代教育理论向我们揭示:任何教育过程,实际都是师生双主体互动共长的过程。因此,通过研究去提高教师的主体实践水平,是提升体验教育活动层次的重要方面。 当我们探讨体验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实践时,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教师的主体性实践需要具备怎样的观念基础,二是教师的主体性实践需要掌握哪些实践方式。 1.要夯实教育者的认知基础。 完成这种“夯实”,教师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