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国内外图书室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学校图书室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所在地区关于图书室"建、管、配、用"的一些典型做法,提出如何管理好农村基层学校图书室,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为基层学校图书室建设管理运用找寻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立足农村实际,让爱阅读、常阅读、勤阅读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学图书室是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是教师备课进修的“充电器”本文从调查了解的数据分析农村小学图书室现状。并从健全制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吸引学生三个方面阐述当前农村小学图书室管理与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是我们搜寻、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最方便的地方,也是师生拓宽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阵地,是课程改革的辅助力量。如何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满足农村学校师生对教学研究、教改信息等资料的需求,发挥图书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让学校图书室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呢?首先,学校图书室要努力丰富自己的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农村小学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没有能力大量购买图书,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为孩子购买了各种科普读物和文学书刊,…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象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缺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影响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客观因素。通过研究,探索,实践得出了改善、加强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办法。实践证明,只要学校和家庭提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读书的,学校要不断改善图书室、阅览室的条件,教师要给孩子们一定的阅读指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图书室相继建立,并得到不断完善。我根据图书室藏书量少的现状,在指导师生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同时,引导师生积极创办起班级图书角,以弥补校图书室藏书不足的问题。 一、普及图书室知识教育,学会借到所需的图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室,多年来,我们坚持对中高年级学生举办《图书室基础知识讲座》,让他们了解图书室的职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图书室作为知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基地,成为新课程实施系统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各个学校均建立了图书室。但在现实中,很多农村学校图书室资源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主要表现:一是师生阅读活动存在表面化和肤浅化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阅读。二是师生阅读缺乏有效组织和系统性。三是阅读活动不注重师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活动较为零散,缺乏阅读理念的支撑。四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农村学校图书室使用中实践探究比较少。五是农村学校图书资源有限,图书室资源使用在方法选择上、在目的上没有突出教师的深度参与。为此,农村学校要加强管理,提升图书室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是我们搜寻、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最方便的地方,也是师生拓宽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阵地,是课程改革的辅助力量.如何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满足农村学校师生对教学研究、教改信息等资料的需求,发挥图书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让学校图书室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经常进入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是他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图书室存在一些令人不解的奇怪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怪现象"之一:建图书室的多,对学生开放的少。建设图书室的目的当然是为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学习文化服务的。但不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建成后,却不对学生开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许多学校的图书室常年大门紧锁。有些条件好的学校,图书室建得颇具规模,藏书上万, 但很少向学生开放,仅供教师查阅资  相似文献   

9.
学校图书室的作用是为师生提供精神食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小学图书室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小学图书室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图书室的管理措施,以期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林燕 《时代教育》2009,(5):169-169
在农村学校,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摸索一条有效的音乐教育途径,让农村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音乐教育,笔者认为应抓好器乐教学,从竖笛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开展竖笛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利用图书室的特殊地位及其所藏资料,为教学服务,是图书室服务的宗旨。在教育现代化逐渐深入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管理,做好学校图书室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图书管理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主要从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职能;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方面就如何做好学校图书室管理工作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和管教,家庭书香氛围不浓。如何解开农村孩子的读书困局,让他们有书读,而且能读上好书,成为每个农村孩子乃至家长的殷切希望。近年来,新建县樵舍镇第二小学创设条件,将图书室里的图书  相似文献   

13.
<正>优秀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有效载体。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地发展。"为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一、营造氛围,让阅读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1.保障学生阅读的书籍供给。学校图书室每年添置数万元图书,其中各年亄亄亄亄亄亄亄亄亄亄亄亄亄亄  相似文献   

14.
图书室的建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图书室的建立和发掘图书室的功能,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让学生有条件在读书的过程中沉浸在古今中外万千优秀书籍海洋里,读书可以简单到放松休闲,从书中涉猎知识增长见识、慢慢到感悟励志结识益友等作用。让学生享受读书带给他们精神上无比崇尚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好习惯,使他们成为文明、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调查了20余所农村中小学,发现各个学校对图书室的管理和利用都很不重视。有的学校一年下来,拥有几千上万册的图书室没有为学生借过一次书。笔者看到,学校图书室因长年不向学生开放,灰尘满书,书架上还结满了蜘蛛网。  相似文献   

16.
抚摸的启示     
任晓萍 《湖南教育》2006,(12):25-25
记得那年接初一,国庆时,我想到学校图书室借一些书给同学们回家看,并布置一个有关“书”的作文题目。 早早地,我就在考虑,我一个人去借.楼上楼下地跑,那么多书难选难拿,况且不一定符合所有学生的胃口;另外农村的孩子,又刚读初一,没有几个去过图书室,学校的图书室虽然也说是开放的,但去借书的学生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7.
黄淑玲 《考试周刊》2012,(53):182-183
农村中学一般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使得基础教育建设一直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农村的教育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依然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最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校极少配备有图书室,即使是有图书室的,里面的书籍大多也极为陈旧或者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去借书阅读的学生很少,最终图书室形同虚设。弥尔顿曾说,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农村孩子们现在却仍然生活在一个阅读匮乏的环境中,素质拓展提升困难重重。这样的图书借阅环境不能不使我们深思。因此,如何把农村学校图书室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在新课程的实施及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上有所作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校图书室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图书室,教师可以充实自己,学生可以获得大量新的知识,在课堂中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图书室中获得启迪。学校图书室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图书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笔者注意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图书室成为学生喜欢去的知识家园,以促进教学开展和学生成长。1充分认识图书室的性质和任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新课标明确指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用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农村学校体育面临体育教师缺少,体育经费缺乏,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影响农村孩子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现代体育设施都是在乡土体育活动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放弃乡土体育活动工具不用,追求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的现代化的体育课程资源,使农村学校体育进入了发展的"死胡同".<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农村乡土体育活动内容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应当因地制宜,主动开发,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乡土体育课程资源更具生命力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0.
图书室在农村寄宿学校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能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陶冶情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能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还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