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吴宗海 《寻根》2001,(6):104-105
《水浒》第二十四回中,王婆对西门庆说了一段风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向来未得确解。“革”前人民学出版社本在编辑凡例中特别指出此例暂不注释。《辞源》释“大辣酥”为蒙古语dairysun音译,也作“答剌酥”、“打辣孙”,意为酒。所引书证,即此二句。钱钟书先生1979年访美,学张洪年问此句话如何解释。钱日:“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  相似文献   

2.
郭栋 《世界文化》2007,(11):21-22
导演过《劳拉快跑》的德国导演提克威又奉献了一部《香水》,加上他的臆外的冬天》那个“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意外”,他总是一位让人“意外”的导演。  相似文献   

3.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元,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妈妈》。从1989年至今,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共16部。这些作品的题材多具“另类”色彩,如展示特定时代的摇滚乐手,怀孕女青年和落魄画家的挣扎存活(《北京杂种》),渲染男同性恋的幽闭内心和扭典情愫(《东宫西宫》),表现重刑犯人回归社会的心路历程(《过年回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社会边缘人,如患幽闭症的儿童,前卫艺术家,无业游民,精神分裂患,同性恋,重刑犯人,变性人……也许是题材内容,艺术风格过于“独树一帜”,在近10年间,张元的电影惨遭“冰冻”,无法在国内公映,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元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甚至还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化和平奖。[编按]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2014,(8):61-63
近年来,韩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以音乐舞蹈、电视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韩流”风靡全球。如果说,几年前的《大长今》《冬季恋歌》等反映家庭伦理、男女爱情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热播、韩国流行音乐组合受到歌迷追捧、韩国网络游戏运营模式创新体现了“韩流”迸发时的强劲,那么今年李敏镐登陆中国春晚、《来自星星的你》引发收视热湖,则让人们看到“韩流”不懈的创新与前进。“韩流”的影响已经超过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为主的东方文化圈,在欧美甚至阿拉伯、拉美国家都有了人气。  相似文献   

5.
一、就“易”一名三义论“乾坤”中的辩证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易便是变易的易”,是《易经》中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之一。这显然把:“易”简单化了,一个“易”字本身就是辩证法。郑玄作《易赞》及《易论》提出“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的说法(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8.
陶易 《寻根》2008,(1):23-27
在中国科举史上,一名考生(古称“举子”)如果接连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话,就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极其难得和极其荣耀的事。那么自隋唐至清末约1300年的科举史上究竟出现过多少“三元及第”者呢?据清人王之春《椒生随笔》和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的记载,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9.
襄王云雨辨     
吴宗海 《寻根》2006,(4):108-108
自从宋玉《高唐赋》面世后,“巫山神女”、“云雨”、“阳台”等词,常见于古诗词曲,小说中更多。例如李白《清平调三章》之二:“云雨巫山枉断肠”、李商隐《无题》:“神女生涯元是梦”等。但关于这场男女欢会的男主角,有人却说是楚襄王,如李白《襄阳歌》:“襄王云雨今安在?”还有多人,暂不举。  相似文献   

10.
李金坤 《寻根》2002,(5):53-57
据初步统计,《诗经》中直接写到的“马”字,《风》诗有18次,《雅》诗有18次,《颂》诗有12次,总计48次。至于带有“马”字偏旁部首而分别表示马之性别、年龄、大小、优劣、颜色等有关的专有名词,那就更多了。《诗经》中对马的种类、马的装束、马的本领、马的作用(尤其是军事作用)等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本就此略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1.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12.
胡发贵 《寻根》2006,(5):32-36
著名学者赵俪生先生在《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潮》(《文史知识》2004年第7期)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吕氏春秋》中出现的一种“很新鲜、很奇特”的政治观念,这就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不过赵先生认为这一思想只是昙花一现,秦以后,因君主专制的关系,它就成为“绝学”了。其实,秦汉以降日益加强的封建专制,并未能窒息公天下思想的滋生与蔓延,相反,历史上不断有仁人志士鼓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在明清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天下为公的思潮。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国和韩国网络游戏(下简称网游)产业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中国游戏公司的“领军”上海盛大,是靠代理运营韩国ACTOZ公司的网游《传奇》,从而制造出中国游戏的发家“神话”而开创中国网游新时代的。尽管韩国网游对中国网游产业的启动功不可没,但这块“敲门砖”的获得,是以韩国网游大范围占有中国网游市场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4.
高照 《华夏文化》2002,(3):20-21
周易由《易传》、《易经》组成。《易传》诞生于春秋战国。当时,诸子百家曾出现过“大放异彩”、“各领风骚”的壮丽文化奇观,从而为中国文化奠定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博大精深、影响广远的坚实底蕴。  相似文献   

15.
《游园惊梦》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最为著名的一折。这一折以文彩著称,曾轰动文坛,风靡大江南北,“几令《西厢》减价”(《顾曲杂言》),赢得后世许多青年妇女的同情之泪。此折戏曲素材来自佛教名著《法苑珠林》。  相似文献   

16.
元末明初戏曲家贾仲明追挽元剧作家王实甫的《凌波仙》词中,有“西厢记天下夺魁”语。的确,“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为主题的《西厢记》,思想性、艺术性独领风骚,堪称传颂千古的绝世之作!  相似文献   

17.
肖斯塔科维奇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享年69岁,他的《第一交响曲》、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黄金时代》等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他早先热衷于音乐的革新,但得到的却是前苏联官方的严厉批判,以致于不得不立即撤回正在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随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写了《第五交响曲》,才算得到当时官方和音乐评论家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写传统式的作品,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韬晦之术。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在作品中似乎总是探索着,一方面显然是公开的,另一方面则是隐蔽的,他以一种多样化的风格来适应这个世界。”他不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冲击,为此,他心情压抑,难以释怀,不得已只好以“宣泄和独白”为两大特色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高培华 《寻根》2012,(3):21-25
周代是礼制社会,在各种重大礼仪活动中,都要演奏特定《诗》篇及其乐曲,《诗》《礼》《乐》是三位一体的。子夏作为孔门“文学”高徒,不仅长于《诗》,也长于《礼》《乐》。他在孔子之后设教授徒,不仅传《诗》,也传授《礼》《乐》。  相似文献   

19.
丛新强 《寻根》2005,(5):13-17
李泽厚先生在其《美的历程》中,将“龙飞凤舞”喻为“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嘴旗帜”。从烛阴、女娲的神怪传说,到甲骨文、金文中有角的龙蛇字样;从青铜器上的各式夔龙再到《周易》中的“飞龙在天”、“或饮于渊”、“见龙在田”,一直到汉代艺术中的人首蛇身诸形象,“龙”这一特殊的图嗨佯式以其神秘的力量长久地吸引、凝聚蕾华夏民族,乃至成为立国之象征。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成立一周年庆贺演出举行,3月14~16日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京昆演唱会”、“京昆武戏专场”、2台“京昆文戏专场”。其中,文戏包括《贵妃醉酒》、《虹霓关》、《大登殿》、《锁五龙》、《绣襦记·打子》、《占花魁·受吐》等,武戏有《铁笼山》、《昭君出塞》、《寿荣华·夜巡》以及京昆合演《雁荡山》。尤其在16日“京昆演唱会”上,上海京昆院团老、中、青三代演员齐上阵,戏迷观众大饱耳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