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因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建 《新闻界》2005,(1):102-103
2005年是我国正式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第22个年头。从中央到地方。一次次新闻发布会的举行,一个个新闻发言人的露面,也让这一制度为人们所熟知。但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制度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2.
初读《经济参考·周末版》,你会觉得它“四不象”:它是副刊,却不乏新闻和言论;它登的多是经济新闻,却篇篇好似文学作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副刊,赢得了大批读者的喜爱:有人版版拜读,不漏一篇;有人期期收藏,分类剪贴;有人欣然命笔,一试身手。这是为什么呢? “副”不离“正”《新闻工作手册》上这样解释“副刊”二字:“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主要发散文、杂文、游记、小品、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然而,《经济参考》的报人们却另有一套理论:经济报纸办副刊不能离开经济生活为消闲而说闲,它  相似文献   

3.
目前报纸中一个不大正常的趋势,应该引起报业同仁的注意,这就是报纸的杂志化倾向。笔者认为,报纸不应该朝着杂志化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报纸的杂志化倾向是应该避免的。 什么是报纸的杂志化?简言之,就是报纸越来越像杂志了。 杂志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版面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长而信息量却越来越小;服务性、趣味性、可读性专栏增多,非新闻性文章比重增大,大量版面与新闻不搭界;大量赏心悦目但毫无新闻性、毫无信息量的图片充斥版面;刊登新闻所占的版面不到整个报纸的一半甚至还要少。 报纸为什么不应该杂志化 有人说:“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4.
我在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采访范围无法与大记者比,可我却发表了一些比较有分量的报道。为什么在小地方写出了大新闻? 首先是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能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本地区的新闻事实。我经常用这种方法作文章,每年都有数十篇新闻作品在新闻单位发表。其中,1991年写的《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平顶山郊区土地复垦科学化》一稿分别在人民日报、经济日  相似文献   

5.
巴方 《新闻导刊》2008,(1):29-31
干记者这行,采访技巧就是安身立命的基本手段。不过,就算新闻专业的科班生,在学校学了同样的知识理论,实际工作起来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人会苦于找不到新闻线索,采访中经常遭遇拒绝,或采访不到有用的信息,稿子写不深写不了等,而有些人却能做到天天有新料,大稿有思想,小稿有看头。是否拥有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都是一样的方块汉字,有人用它写出的文章脍炙人口、美不胜收,有人用它拼凑的东西却废话连篇、枯燥无味呢?有诀窍吗?没有,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但是,写文章和其它工作一样,有方法,有技巧,有它自身的规律。为了具体地说明这些问题,我试从近几年来发表的图书馆学论文中选取一部分,就文章  相似文献   

7.
旧事与新闻     
有人批评我们的新闻里没有新闻。骤然听来,这样的批评好像不合逻辑,而事实却正是这样,有的新闻里的确是没有新闻的。  相似文献   

8.
三人同行,为什么有人能够发现新闻,有人却常常为“没啥可写”而发愁呢?我的体会是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在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中,新闻价值往往是由一个细节、一组数字、一个片断而被发现的。1990年7月的一天,我到县农行办事,一眼看见营业部大门口贴着“兑换国库券”的字样,有三三两两的群众捧着兑换的人民币满意离去。我马上联想到,国家把兑换国库券作为稳定大局的重要措施,而县农行的行动,是农行系统干部职工以实际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很快,一批又一批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加入,为新闻事业增添了生机活力。但新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这些问题却未必在学院的课堂上都得到了答案。有人说,新闻工作代表社会良知;有人说,记  相似文献   

10.
读新闻战线第10期《一个“场外记者”》,不禁生出一些感想来。文章说的是北京晚报记者张沪,在没有拿到采访五届三次人大和政协会议记者证的情况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许多阻力和困难,采写和组织了12篇报道。令人十分感动。感动之余,想到了新闻体制的改革。为什么象人大、政协开会这样重大的政治活动,北京晚报派出的记者却不能参加呢?为什么北京晚报只能“做一点补充和配合”呢?为  相似文献   

11.
我做了50多年的新闻工作,跑过社会新闻,战地新闻;编过报纸杂志;也写过不少文章;评论、通讯、散文、杂文,什么都问津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出了六本书,有人要我讲讲经验,却一下把我问住了,因为从感性的知识一下升华到理论,我从来不曾去想过。想了很久,如果也可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假新闻增多,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瞩目的问题,业界和学界尤其重视,多有探讨。但多数章仍然停留在“从事实到新闻”的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层次,强调的是新闻“再现”事件的“原貌”问题,并未深入到事实的内部联系、事实与新闻的深层次关系等方面。快速发展的新闻实践却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难题,迫切要求理论界予以回答:为什么“要素”齐全的报道还会引起人们怀疑?为什么记“真实”地反映了事实却被斥虚假?为什么人们总觉得一些新闻背后似乎掩盖了什么?笔认为,这是因为一些新闻没有在“表层真实”的基础上实现“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13.
学会比较     
我是一个业余报道员,平时我注意从比较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是从三方面进行比较的。一、阅读报纸上的文章,看看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方面的题材,比一比为什么人家能从中发现新闻,写出稿子,自己却熟视无睹,没想到动笔。通过这样的比较,提高了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注意处处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4.
李久标 《新闻采编》2006,(6):34-34,40
从事新闻写作的人,必须遵循新闻五要素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情,why———为什么)的原则。就如同人的脸面必须有耳、目、口、鼻一样,缺少了任何一件,就会不成样子。而文章缺少了五要素,就会文不通、理不明。应该说,但凡是写新闻的人都应该懂得这个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往往是在实际宣传报道中,特别是遇到有份量,有重大新闻活动和新闻事实的报道,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满足于一般的就事论事写作,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造成文章泛泛而论,没有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示范的作用。所以说抓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钢同志要我来讲讲新闻写作。这个题目很大,我想集中讨论一个“短”的问题。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为什么必须短?为什么短不了?怎么样才能短些?抛砖引玉,请同志们指教。为什么必须短? 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都应该短,我以为是报纸的特性决定的。报纸上各种类型的文字,包括社论、新闻、通讯以及理论文章,都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总之,新闻“存”久了,就成为历史。然而,有一种“新闻”却非常特别,不是为了公开报道公众传播,只是为极少数人“通消息”。在中国特色语境中,这种“新闻”叫“内参”。重要的是,“内参”受到的限制不能说没有,但比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却要少得多。所以,当经过几十年“冷藏”后,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新闻开始“解冻”,便是格外珍贵的昨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报纸上不时见到“一片多名”的怪事,一张新闻照片竟署名两人以至多人“合摄”,实在令人费解。摄影不同于写文章。文章可以几人分工合写,连缀成章,摄影却只能一人按动快门摄取影像。新闻摄影也不同于艺术摄影。拍摄艺术照片可以有人组织场面,有人布置灯光,有人制作特技,他们共同付出了劳动,自然应该同时署名;然而靠瞬间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4,(10):80-80
仙桃日报社何世标谈到:新闻作品要不要议论是新闻工作历来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新闻只要事实,不发议论;有人却认为新闻要事实,也要议论。作认为新闻允许议论,议论是新闻中的点睛之笔。新闻作品中的议论多数出现在人物通讯作品中对描写人与物发表的看法、评论和抒情等,表现作对人物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字,也是作对人物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否有倾向性?”这是一个争论了多少年的老问题了,然而至今却尚无定论。为什么会众说纷纭而莫衷一是呢?我认为主要是论辩双方各唱各的调,缺乏一个最起码的逻辑规范。主张新闻具有倾向性的人们,把新闻理解为新闻作品。既然新闻作品是有一定立场观点的人所写,他...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要让人看的,没人爱看,传播效果就等于零。有一类新闻,占着重要的版面和时段,一些受众却直接翻过去、跳过去看后面的内容。但是,如果有心的受众静下心来去看,却会发现其中有些新闻大有价值,很值得一读,奇怪为什么第一反应会是直接翻过去呢?新闻被做得面目可憎,让人不忍卒看,也就"脱离了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