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鲍彤英 《教书育人》2011,(30):26-27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时代所公认。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微电脑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等蓬勃发展,从而对世界经济、政治及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成为阻碍生产力进步、束缚人自由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 有的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古已然,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即使掌握了刀耕火种技术,也与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也就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于是,他们便认为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对科学技术这种重要作用的精辟概括。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成为第一生产力,是与一定的历史时代分不开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具有直接同一性,而且具有历史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是多种科学技术的重要支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数学,爱好数学,是当今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所体现出的多元化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盛行  相似文献   

7.
现代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竞争,归根结底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知识产权强国方略的施行,有利于国家的强大。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努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发展与日俱进,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决定因素。而科技兴国的关键是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课题。毋庸置疑,对于人才培养,学校教育充当着重要角色。知识和能力是人才的武器,所以"综合提高知识和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心。开发学生的右脑,培养其创新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思想。他从时代高度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和科学技术在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并从战略高度上指出发展知识经济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要解决体制问题;发展教育,加大投入,培训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要制定合适我国国情的高科技发展计划;要加强国际交流,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1.
史学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可谓众说纷坛。我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它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两个因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的生产资料尤其劳动工具,都是一定的科学技术的结晶;同样,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劳动者,也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那个国家什么时候重视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物化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密不可分,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就是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即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本文就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提出要不断创新,大力整合高校所拥有的各种优势,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教育要从基础抓起杨凤光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揭示了科技进步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当今,人类社会进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力量的...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已发生了三次。每次科技革命都把社会主义运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当今科学技术已是第一生产力,能否不失时机地把科技革命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这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者必须认识这一点,自觉地不失时机地发展科技事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更高的阶段和更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当今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产力的竞争,生产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又依赖于教育的竞争,教育的重要地位,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密不可分.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就是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即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本文就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提出要不断创新.大力整合高校所拥有的各种优势.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形成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提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呼唤,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在认识上的深化。早在解放初期,邓小平对科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时代,各种高科技技术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它是一切信息技术的核心。因此,将微电子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起来,又是一次伟大的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航天企业的继续教育工作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公平竞争,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这场斗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水平的竞争。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有人把当今的时代形容成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水平的竞争。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伸、扩展和完善,是对已取得一定学历并走上岗位的人员进行的再教育。继续教育是以新知识、新科学技术为追踪目标,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航天企业更是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是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形势要求我们要吸收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改革,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立于世界先进之林。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十分正确的。早在当今是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形势要求我们要吸收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改革,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立于世界先进之林。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十分正确的。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