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是指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依据人体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和机体机能提高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产生以来,伴随着人类与进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对健康、力量、和谐与美的执着追求中,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方式,不异倾注心血,努力使自己向至善至美的境界升华.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被满足之后,人们追求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生存理念逐渐成为共识,现如今大众体育发展的如火如荼,闲暇时间的活动锻炼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有效地身体锻炼,合理的利用科学方法指导健身活动等方面,人们并没有一定的正确认知,尤其在中国这一季节性差异大的国家。因此,本研究着重于北方的季节性大众体育健身活动进行深刻的探讨,发现北方体育锻炼的特征,使人们对健身与体育有正确和充足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3.
沈铁 《内江科技》2016,(4):120-12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无论是身体的健康还是心理的健康。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心理健康可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所以大学生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而高校展开体育社团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是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明生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由于疫苗及有效药物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短期内无有效药物治疗,人们在关注健康饮食的同时也在关注身体锻炼的价值,认识到长期进行身体锻炼对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钟南山院士用自身的身体锻炼经历告诉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是抵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措施。为了增强学生抵抗病毒的防疫能力,学校体育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免疫力成为当前体育教学面临的最重要问题。通过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结构,重视体育理论课,强化大健康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的免疫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增强学生抵抗公共卫生防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的认知和理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体育教学中也应从常规的课堂模式和严肃紧张的氛围制式中解脱出来,轻松自由的发展身体 以轻松欢快的方式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让身心在快乐中不知不觉的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惠菁 《科教文汇》2008,(25):189-189
本文以美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了体育美的意义,对体育美的再认识,是提高人类精神生活和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了体育关的各种表现形式,身体美、运动美、行为美、气质美,提出了体育在创造人体健美的同时,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休闲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的审美观点也有所提高.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竞技体育的美学价值,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影响着人的身体发育、体质强弱和寿命长短。它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发展人的完美个性。能增强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体育正渐渐地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内容与形式,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永妃 《内江科技》2010,31(5):149-149
结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课外俱乐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身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课外俱乐部充分的把高校体育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校园闲暇体育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是引导学生有效地安排闲暇生活,促进学习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闲暇体育的概念、分类、特点,实施形式及作用的探讨,指出学生可在自由支配时间内.自主地选择自己爱好的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以迭到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实现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活动.它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闲暇的重要活动内容,在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