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电视性教育栏目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泽文 《声屏世界》2006,(12):42-43
性教育节目在电视台公开播出应该得益于改革开放进程中性本位意识的逐步觉醒。2004年,全国首家女性频道——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通过认真的市场研究,推出了省内第一个电视性教育栏目《女人私语》。这个栏目推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赞成者认为这是一个开先河的创举,对性科学的推广与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在电视这种有视觉冲击的媒体中公开谈论中国人一直讳言的性生活、性疾病,是一种低俗的表现,是传媒浮躁和堕落的典型。虽然这个节目在开播以后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全国多家城市电视台购买了节目的播出权,但反对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第一天,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老年天地》节目由每周播出4次改为每天播出1次,同时推出精心设计的《活到老学到老》,《天涯知音》,《老年心理漫谈》,《人生故事》等栏目,一下子吸引了广大新老听众。他们纷纷来信、来电称赞老年节目跃上了新的高度,形成了个性突出,贴近生活,深受老年朋友喜爱的对象性节目。  相似文献   

3.
关于性教育节目的几点思考彭海英星沙之声广播电台从1993年5月开办了成人性教育节目《午夜悄悄话》,每周一至六晚间23点至23点30分播出,时间为30分钟。一开始是以纯知识性的照本宣科为主,节目的编排也缺乏系统性。3个月以后随着听众来信的增多,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4.
董雪峰 《视听纵横》2004,(6):104-105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台陆续出现了一批旨在传播性知识,普及性教育的节目,深受听众的欢迎,对推动性教育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这类节目的走红,许多电台跟风而上,也使性教育节目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性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如果任由这种良莠不齐的现象发展,会使整个社会的性教育功亏一篑。所以,研究性教育节目的规律性,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可以  相似文献   

5.
从听众来信谈老年节目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桑偷情》一老年节目,自1999年元月1日以独立的专题节目形式推出以来,受到广大老年听众的欢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听众的来信。在这里,我从听众来信的角度讨论一下听众的收听心理以及给节目制作的启示。一、听众来信反映其自身的需求,要求安排播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新闻、医药、养生保健节目以及其它的知识类节目;希望多介绍一些老年人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生活情趣的内容及国外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城市电台中,性教育节目成了晚间时段的一道独特风景。广播传媒以其语言交流、热线互动的独特优势,在公众媒体的性教育节目中占据优势。但是,笔发现,在性教育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也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术优先、以性论性、以性取胜”等片面追求收听率和功利性等倾向,有些现象  相似文献   

7.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与动物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不同,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进行。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号角》节目,就是专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和保障,为引导和教育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置的。 《小号角》节目从1985年元月开办至今15年来,共编发1500多档节目,约800万字。其中自采率占节目总数的80%;少儿直接上广播近万人次;小听众来信来稿约1.5万件。同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主持人和二百多名故事大王。真正为维护少年儿童权益、培养少  相似文献   

9.
王泉 《声屏世界》2005,(10):34-35
2005年7月1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对运行了3年多的《快乐晚餐》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除了节目名称不变,从内容到形式彻头彻尾脱胎换骨。在创优的成绩单上,这个节目曾经成绩骄人,开办一年多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0余个。这样的一个节目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力度的改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市场。我们希望这个节目不仅要在创优的竞争中叫好.而且还要在创收的舞台上叫座。改版后的《快乐晚餐》简化栏目,明确细分收听人群.锁定常在外吃饭人群和移动人群,《帮你选饭店》《味道情报站》两个栏目为他们提供迅捷有效的餐饮信息服务;在运行上则将医疗节目的坐堂模式嫁接到节目中.同时强调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亲和力,使坐堂热线这个广播样态一扫颓势.令人耳目一新。笔者参与了《快乐晚餐》节目从创立到改版的全过程.以下是改版前后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丛众  刘叶琳  焦宝 《青年记者》2007,(12):32-32
近年来,明星选秀节目为看惯了平民选秀节目的观众带来了新的乐趣。尽管《舞林大会》与美国的《与星共舞(Dance with stars)》极为相似;《名声大震》是向英国BBC《只有我们俩》购买的版权,但是他们对于外国优秀电视节目进行模仿和借鉴,并让这类节目在中国得以开花结果还是对电视节目创新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于钦彦 《中国广播》2004,(7):16-18,15
2003年9月,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按照局党组提出的“三大任务”,积极打造广播名牌节目,成立了《田园晚风》、《林雨一刻钟》、《小凤直播室》、《法眼看社会》、《理财博士》、《阳光快车》、《老鲁一家亲》、《每天爱你多一点》等八个名牌节目工作室。创建名牌节目工作室九个月来整体运行是好的,思路是对  相似文献   

12.
电视以黄金时间和次黄金时间对观众进行拉网式扫描之后,广播却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档,午间的《阳光政务热线》、午夜的《私语热线谈话》节目广播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把这一优势发挥得更到位,可做的工作很多,本期关于广播热线节目的几篇文章对开拓思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徐立生 《视听界》2004,(5):51-52
从2001年开始,准安人民广播电台、淮安电视台,联合党政有关部门,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已开办广播《行风热线》节目120多期,户外直播15期;电视党建栏目《走进现场》,播出60多档。这两个节目都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牌节目。人民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走进现场》被中组部评为“党建优秀栏目”。一批节目在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粮食银行》还获得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社教节目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宁波电台《东方女性》(原《女性天地》)是一档定位于都市女性的节目。2005年,根据形势发展和许多听众来电来信提出的建议,电台责成节目组对相关栏目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充分借鉴和吸收兄弟电台的经验,我们在线收听了华东、华南地区一些兄弟电台的相关节目。我们发现,将听众主体明确定位于都市女性的节目很少,而在这样的节目中,大部分的现状都不是很乐观。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少儿节目中办好科普性栏目,让小朋友爱听想听,并就此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浙江电台《小话筒》节目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下面,对此作一个粗浅的分析。《小话筒》节目足一档面对小学阶段少年儿童的节目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科普知识为节目内容必须与这个年龄段的听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相吻合,才能让听众想听爱听。我们在平时做好听众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选择科普栏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7.
应天常 《声屏世界》2005,(11):34-35
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评选中,评委们对农民节目及其主持人投入了较多的关注。比如被乡亲们昵称“兵哥”的湖南卫视《乡村发现》节目主持人李兵,被乡亲们称作“村长”的吉林卫视《农村俱乐部》主持人尹兴军,还有山东电视台名牌栏目《乡村季风》主持人肖东坡,他们都以优质的节目表现高票当选.获得四、五、六届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金奖。  相似文献   

18.
《阿秀嫂的家常话》是嘉兴电台城郊台自2000年推出的一档全新的对象性专题节目。节目运作两年多来,听众反映良好,节目中的主体人物“阿秀嫂”已成了农民听众心目中的“自家人”,《阿秀嫂的家常话》自然也成了嘉兴电台城郊台最有特色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9.
《律师热线》是邯郸电台经济文艺广播一档公益性服务节目。开办六年来,接听咨询热线9000多条,回复听众700多封来信。那么,一档开办六年之久的“老”节目,为什么会受到听众如此欢迎呢?作为一直主持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我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20.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