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孔子学院是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在海外的表现形式。孔子学院的设立及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传播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平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依靠市场运营机制,走产业化道路.这种良性机制将积极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崛起、文化自信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十几年来孔子学院为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增进中外友谊、促进合作共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加强中外文明对话、连接各国人民梦想的"心灵高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与作为,中国引领推动构建人类  相似文献   

3.
正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为适应各国人民汉语学习需求,增进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支持建设了548所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逐渐成为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综合人文交流平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评价说,中国拥有始终有吸引力的传统文化,并在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一个进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亟待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呼唤汉语国际教育课程革命,提倡完成从"中国文化教学必须为汉语教学服务"到"中国文化视域下的汉语国际教学"的战略转型,这一战略目标首先必须具体可操作地落实于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之中。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但目前适合孔子学院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的中国文化教材却十分匮乏,开发出注重中外道德文化的比较与汇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文化教材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应在当今中外人文交流大潮中得到创新发展,应在中外文明的冲突融合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新话语体系的形成,并由此通向更为广阔的实践路径,使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作为孔子学院基本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含了多个要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发展带来不少障碍,但却为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了新契机,如孔子学院办学性质、定位和模式的适时转变,中医药文化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成就,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形成有机的“契合”。面对大变局,孔子学院需要通过全方位创新办学模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建设,积极“拥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营造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其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中外华语广播机构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球华语广播的交流协作,提升和扩大华语广播在世界媒体界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2004年发起倡议,由全球十余家华语广播机构在2004年共同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开始,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地先后成立了数百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世界面前,使各国人民在自己国家就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和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孔子学院是在受到世界其它国家设立的驻外文化机构的启发,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设立的,这样可以扬弃国际上已有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管理机制和传播战略,突显出出孔子学院的中国特色。同时,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广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9月3日,由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和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创办的马第一家孔子学院在斯科普里成立,至此拉开了我国孔子学院文化外交的序幕。同年,美国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在现有中国文化外交模式下,孔子学院以阵地化的形式在境外各地扎根下来,成为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谊桥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伴随着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建设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解决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3个逻辑辩证关系:一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人的关系;二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发展的关系;三是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3个逻辑辩证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会严重影响大学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孔子国学智慧影响历久弥新,思想传播启蒙世界。孔子学院建立秉承孔子思想和谐理念,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哲理内涵,通过向海外国家推广汉语,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促进人文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借势“汉语热”助力传播中华文化。孔子学院作为友谊和平的使者,在增进各国人民了解中华语言文化、巩固文化传播成果、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该文首先介绍了孔子学院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探索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播途径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近年来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的领地日益扩大,地位逐渐上升。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梳理并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以和谐的存在方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既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协调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环节,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的水平和质量,必然会对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服务是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元素与文化场馆建设的有机融合可以提高其儿童服务的水平,促进我国儿童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动漫在儿童文化接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比照了中外文化场馆运用动漫在创新儿童服务形式、延伸儿童服务范围上的效果,并探索了文化场馆实施儿童服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10日到15日,三十余位中外汉学研究者,践行孔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教诲,汇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外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为核心主题,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国际汉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维也纳大学远东研究所、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斯洛伐克孔子学院主办.  相似文献   

14.
企业廉洁文化的特殊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廉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道德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形成的社会对廉洁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它是由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形成的一种廉洁文化、一种廉洁观念和廉洁行为意识。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对汉语及中国特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为适应这种需求,旨在加强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对此有人却持"文化侵略"说。笔者通过对"文化侵略"含义、表现形式、史实特征进行梳理,从而证明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与"文化侵略"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1,(6):4
引言本质上,大学是一种文化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高等教育从一般的文化事业机构中逐步分离出来,但它作为文化机构的性质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其形态、功能和使命得到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同非洲国家长期友好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持续增长和非洲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非洲孔子学院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升级发展阶段.该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非洲孔子学院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文化传播、创造良好环境、提升办学实力,推动孔子学院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小企业靠技术,中企业靠管理,大企业靠文化.文化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显现,已成为中外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企业文化方兴未艾,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建设热潮兴起的过程中,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难免会走入诸多误区,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因而,如何认识并规避这些文化建设的误区,按照自身规律,培育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存在的问题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的方案,旨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24日,在泰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门抽时间参观了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习近平说,教育的文化交流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纽带,它能增进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促进国与国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为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