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然而,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要与新的时代条件相结合,做好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非常重要。文章剖析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并探讨了推动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子。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工具。当今时代不断进步,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生生不息、延绵发展。因此,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回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程,找寻其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探讨如何转化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及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文明的国际传播问题,也再次强调了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在理论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是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整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人类文化传承与演进的内在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创新实践的历史必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然之义,更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培养国家认同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思想资源,承载着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国家认同教育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将国家认同由思想自觉落实为行动自觉,有助于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进行更充分结合。该文主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培养国家认同的思想资源,以及思政课融合传统文化对培养国家认同的价值优势,探讨思政课融合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政课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培养国家认同的思想资源,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契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提供了价值源泉和升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该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古诗文引用为研究对象,将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古诗文引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条主线进行有机结合,对其引用古典名句的资料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具体分析引用古诗文的原因、类型、特点,以及古诗文引用的方式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国家领导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古典继用、灵活化用、内涵延伸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开启创新性发展征程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法治教育,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新媒体时代要以技术为抓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青年群体在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强大精神内核的同时,发挥其当代价值,将其运用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主动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演变进行分析,探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以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8.
高山青  李波 《文化学刊》2024,(2):111-1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而墨子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后,其中的尚同思想以其极具启发性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逐步走入大众的视线。新时期通过研究墨子尚同思想的主要内容,重点探讨尚同思想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从而促进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它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世界认知基础之上,要求具备自强不息的主体自觉,践行革故鼎新的治理追求,拥有见几而作的行动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可以促成产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顺天应人的时中意识、勇猛精进的自强意识、止于至善的进取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道德的精神寓所,有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基于农耕文明,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及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包含茶礼、茶德、茶事、茶道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内涵和价值意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习惯。该文旨以“中国茶文化”为载体,溯源中华传统文化,探究其中蕴涵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至关重要。新时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认知奠定理论基础,能为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夯实价值指引,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需要从完善课程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及提高重视度上下功夫。深耕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前进方向。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见当前此领域的学术研究已经进入日趋成熟阶段;重要论述与基本内涵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理论定位研究为这一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但在下一阶段,应当避免主题的重复,在方法上减少定性研究方法,加大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提升研究的学理性;提升研究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二者在相互融合中共同促进。该文针对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零散、融入形式单一和配套保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开发特色资源,增强文化认同力;用活技术手段,提高知识转化力;优化教学体系,推进实践创新力;完善保障机制,提高育人协同力等。以期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广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层面内涵丰富,在高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坚定文化自信,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形成文化自觉,同时要注重文化创新,坚持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动力之源,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利于赓续中华文脉,更能汇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的方式、与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及文化霸权等方面入手,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来激发文化的创新力,又要建构中华文化国际话语体系,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在转化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深厚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出师表》字里行间无不饱含诸葛亮在“危急存亡之秋”“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的忠贞思想和“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定决心。该文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为切入点,多角度分析了《出师表》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性,并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探索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山西吕梁于成龙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他的廉洁精神有着崇高的历史传承地位,于成龙以清俭家风传世。于成龙廉政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也拥有深厚的发展历史,其内涵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相得益彰,是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研究于成龙廉政文化的基因脉络,提炼好于成龙廉政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是加强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其文化资源可以从历史遗留的建筑古迹、历史文献书籍着手,充分认识其文化资源内容,阐述传播现状,分析其在当代具有的传播价值,从创新性传播角度,整合于成龙廉政文化资源,结合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实现于成龙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岳雪侠 《文化学刊》2015,(1):212-216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提出了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地位,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内涵,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当代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阐述其重要的当代价值,进而探讨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弘扬其精神。该文通过梳理聊城商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剖析聊城商业文化的内涵及鲁西商人的精神内核,立足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背景,阐述聊城商业文化两创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同时,结合新商科人才职业素养塑造的相关研究,探寻将聊城商业文化融入新商科人才职业素养塑造,并归纳总结出可行的实施路径,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商业历史,自觉接受商业文化的熏陶,传承本土优秀商业文化,古为今用,增强文化自信,以期为促进本地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