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NCEP1°×1°逐6 h再分析资料和浙江省自动站雨量资料,对2107年6月12~13日1702号台风和梅雨锋共同作用下浙江地区1次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1702号台风未使副高北抬中断梅雨,而与西退副高北侧的梅雨锋共同作用产生暴雨;(2)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以及高空辐散场抽吸作用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台风上空的反气旋环流产生的高空辐散加强了暴雨上空的抽吸作用;中低层激发出局地气旋性涡旋的垂直环流的上升支与锋面次级环流垂直上升支叠加,促使上升运动加强;(3)台风强度及其结构特点,为暴雨水汽通道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暴雨发生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附近;(4)暴雨发生在由南北热力差异造成的E指数密集带的能量锋中,不稳定层结并非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MICAPS、自动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20年3月2日~3日锡林郭勒盟东部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条件是乌拉尔山高压脊和极地冷涡,而高空蒙古低涡、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是这次暴雪的触发机制;"阶梯槽"的建立与维持使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与极地南下的冷空气在锡林郭勒盟地区交汇,为此次大(暴)雪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形势;强降雪主要发生在地面暖锋一侧,降雪集中时段也同暖锋锋生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此次降雪属于暖区降水;强降雪区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空急流出口区左前侧,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显著,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卫星云图上,暖湿输送带从建立到维持直至消散的过程,对于降雪的强度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1年江南地区梅雨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卓蕾 《科技通报》2012,28(5):51-58
2011年梅雨季起止日期都较早,降水量较大,且呈现出相当的地域分布特征,值得深入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对梅雨相关环流成因和西太平洋海温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压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偏早,是梅雨偏早的强信号;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导致降水带偏南偏东;高空西风急流与降水异常有密切联系;中层"三阻型"环流分布有利于冷空气的持续南下,促进强降水的激发和维持;低空急流是梅雨主要水汽来源,长江中下游为水汽集中辐合区;此外,OLR和前期海温分布对副热带高压提早北跳和降水的地域性分布也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浙江梅汛期强降水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娟  郭巧红  胡淳焓 《科技通报》2012,(1):34-38,50
采用浙江省常规自动站、MICAPS资料和NCEP/NCAR1.0°×1.0°资料对2010年浙江梅汛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是浙江近几年来比较典型的梅汛期降水年份,梅雨量较常年偏多,暴雨过程频繁;(2)500 hPa双阻形势的稳定维持,有利于浙江梅汛期的持续性降水,5次强降水过程700hPa、850 hPa都配合中纬度低压槽和切变线;(3)梅雨前期100 hPa南压高压呈西部型,梅雨中期由西部型转为东部型,梅雨后期呈带状型分布,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有着相向而行的移动路径;(4)阿拉伯海和印度的西风气流和西平洋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为暴雨区提供水汽来源,东路、中路和西路三支冷空气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雨带位于高空急流的右侧和低空急流的左侧。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卫星云图及日本GPV客观分析场资料对浙江省2008年5月28日和6月9日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528暴雨是由高空槽配合低层切变东移南压所致,0609暴雨是由暖切变(梅雨锋)长时间维持所致,影响系统完全不同;两次暴雨都由低空急流为其提供充沛的水汽;700 hPa正螺旋度带与天气系统对应较好,850 hPa、925 hPa正螺旋度带与冷性系统配合较一致,而对应暖切变反映信号较弱,暴雨中心出现距正螺旋度中心东南侧1~2纬距;地形作用对降水起加强作用,暴雨中心一般在地形作用最强处。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FNL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大气电场资料、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探讨了2016年6月20日浙北梅雨锋大暴雨和强雷电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中以低强度负闪为主,正闪频率较低但强度高,雨强与闪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带距地面静止锋以南50~150 km,与700~850 hPa水汽辐合中心重合;环境大气湿层深厚、高不稳定层结、对流有效位能呈狭长分布以及弱的对流抑制能量等特点有利于持续性暴雨的发生,中层浅薄干区和中等偏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风暴的维持与发展;雷达回波结构紧密,具有典型的列车效应,高度集中在0℃层以下,为低质心暖云降雨,持续风向和风速的辐合有利于MCS的维持和发展;降雨和闪电的五个阶段都对应强单体影响,雷达回波强度能较好地反映降雨强度,回波高度则与闪电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风廓线雷达能清楚地反映垂直方向上风向风速的波动变化,降雨和闪电的五个阶段都有波动过境,波动高度和深厚程度与降雨和闪电强度的对应关系较好,波动高与低对应闪电强与弱,波动深厚与浅薄对应降雨强与弱; 3000 m高度风场是雨带变化的主要引导气流,也是产生"列车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水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天气预报)中尺度模式模拟2020年3月22日在浙江中部地区发生的一次超单体降雹过程,并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超单体的雷达回波特征、内部风场结构和云物理特征,研究冰雹形成、生长的机制。结果表明:本次超单体过程是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并配合低层冷切、配合较大的风切变、充足的不稳定能量等动力热力条件共同作用下发生发展,雷达图上有典型的钩状回波、高悬垂回波、有界弱回波区、三体散射长钉以及强烈发展的中气旋等特征。数值试验成功地再现了超单体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垂直结构,降雹过程的雹粒子的增长和过冷却水密切相关,发展阶段的过冷却水、上升气流、雹三者处在统一位置,有利于冰雹的粒子增长;成熟阶段和减弱阶段则缺少这一配置,导致雹粒子缺少增长和补充,降雹趋于结束。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2月20日~21日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雪的环流形势是500hPa高空槽、低空急流及切边线配合地面倒槽共同作用的天气系统;(2)暴雪区位于200hPa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后方、700hPa西南急流的左前方、850hPa偏东急流的左前方;(3)高低空急流耦合,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低空急流是在高空急流的耦合下形成和发展的;(4)高、低空急流耦合所形成的次级环流,增加了上升运动并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增加了暴雪强度和持续时间;(5)850hPa偏东急流在暴雪区的边界层形成了干冷空气垫,有利于偏南暖湿气流的爬升,加强了动力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7年6月23~25日,受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影响,钱塘江上游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FY2E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和对流层低层的风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在相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经历了3个不同时段的强降水,相应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组织结构、传播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与低层风场中的风速脉动密切相关,低空急流轴的形态结构及急流核的位置决定了对流云团的组织结构和传播特征,暴雨区与低空急流轴及急流核位置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79~2010年的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和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热带气旋资料,文章通过研究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东风波、赤道辐合带等的影响进而揭示低空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与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关系。传统意义上,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可划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行路径、转向路径和异常路径,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西行路径和西北行路径。首先利用风场资料对低空(925h Pa)经向风进行低频(10~20天)滤波并对滤波后低频经向风场进行EOF分解,分析表明低空越赤道气流及与其相联系的经向风存在明显的准双周(10~20天)振荡现象。研究表明,越赤道气流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较大的低频越赤道气流经向分量使得季风槽位置北抬,从而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偏北,相反,较小的低频越赤道气流经向分量或负的分量不易使台风转向。  相似文献   

11.
黄华 《科教文汇》2013,(21):207-208
动画传达的是创作者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内涵,承载的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特征。随着全球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动画均以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大众传播着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观众在理解动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被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所影响。本文旨在研究美国民族精神及文化品格在动画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一次局部雹灾的天气学成因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东  曹楚 《科技通报》2010,26(1):51-57,62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探讨了2008年4月7日14时左右在泰顺地区发生的雹灾过程的天气学原因。认为:高层冷空气的侵入,中低层的增温回暖导致了大气层结不稳定,700hPa的西南急流以及风速在浙南闽北的辐合为雹灾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地面上泰顺附近的辐合线以及700hPa上干线的存在,为雹灾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自动站资料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测预警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还对此期间的多普勒雷达产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三体散射特征(TBSS)对于冰雹的出现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中气旋的生消与产生冰雹的对流风暴的生消基本一致,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值的突增对于冰雹天气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而以上多普勒雷达产品的综合比较分析可以有效的对冰雹过程做出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13.
MM5模式在风能资源普查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应用MM5模式以2001年4月辽宁省沿海及近海海域为例试验了中尺度气象模式在风能资源普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模式基本能够反映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等复杂地形下的风场特征,也基本能够反映风能资源参数的分布以及风速的变化情况。可以模拟出风能资源量的相对大小分布,并识别出辽宁省近海、海岛、沿海以及内陆一些地势较高的山口地带风能资源比较丰富,但模拟的风能资源量偏小,特别是对大于10m/s的较大风速模拟得明显偏低。试验表明,MM5模式对大范围区域风能资源的宏观评估以及风电场宏观选址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但目前还不足以定点模拟和确定风电场场址位置,但数值模拟作为风能资源普查的一种新型手段有发展和研究价值,是未来风能资源普查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双磊  王伟胜  刘纯  戴慧珠 《资源科学》2009,31(7):1233-1237
规划风电场短期测风数据的测试相关预测(Measure-Correlate-Predict MCP)是反映风电场风能长期平均水平的主要技术手段,对于预测规划风电场代表年年发电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工程实践中,气象站长期参考数据常受到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数据质量不能满足MCP要求,进而造成对规划风电场风能资源的错误评估。NCEP/NCAR数据是由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推出的再分析数据集,该数据作为一种可替代的长期参考数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NCEP/NCAR数据在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该数据的MCP分析方法——风指数法。通过算例分析后发现,以NCEP/NCAR再分析数据为长期参考数据,风指数法为计算方法的短期测风数据MCP分析原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0-2010年的出口效率进行测度.我国出口效率的实证研究表明,各地区技术进步显著,并且比较均衡,技术进步对出口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由技术进步所致.出口的规模效率普遍偏低,但同时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说明,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加应该注意优化资源配置,注重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调整贸易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海燕  方创琳  蔺雪芹 《资源科学》2008,30(11):1667-1676
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阶段,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源短缺,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大力发展风电产业能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和减少环境污染。西北地区是中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风电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目前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正在规划和筹备,风电行业也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已建和在建的风电场23个,总装机容量达到140.09×104kW,预计到2010年末西北地区风电站总数将达到43座,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828.83×104kW,到2020年有望达到3 200×104kW(其中非并网风电约占16%左右),约占全国预计装机容量的30%。西北地区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该地区风电大规模开发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在综述国内外风能资源开发态势和风电开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找出了西北地区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与大规模并网及非并网风电发展目标,以此为指导,规划布局了66个风电场址。根据规划风电场址整合出2个国家级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基地:即北疆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产业基地和甘肃酒泉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产业基地,两个风电产业基地构成了我国西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针对每个产业基地提出了相应的非并网风电产业布局思路,最后针对西北地区风能开发和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创新的本质和内涵,构建了创新系统功能分析模型,并对我国风电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功能演化分析。研究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复杂的价值创造过程,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新的价值,包括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创新系统构成、创新系统功能和创新政策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闭环。风电产业创新系统功能演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并遵循政策路线和技术成长两条路线。  相似文献   

18.
海上风电作为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德国作为新能源领域开发利用的强国,与中国同处于海上风电的起步阶段,其相关政策值得我国借鉴研究.本文分析了德国政府关于海上风电政策的政策演变,德国海上风电在新能源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德国海上风电发展在政策上对于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宇杰  陈志刚 《资源科学》2012,34(5):889-895
以江苏省为例,分别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2009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两者的时间变化和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致表现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从空间特征看,江苏省各个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同时也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昱  夏君诺  王晓娜 《科研管理》2022,43(2):118-125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有何影响?本文使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8年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了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对不同研发投资存在非线性效应,对研究阶段投资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而对试验开发阶段投资呈现出“N型”影响特征;(2)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具有异质影响。随着分位点提高,其对研究阶段抑制效果更明显,对试验开发促进效果不断加强,但存在最优界限;(3)随着产融结合程度加深,其对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具有明显挤出效应,而对开发阶段促进效果显著;相反,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水平,而不利于其试验开发阶段投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产融结合进行外源融资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研发类型,选择与自身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产融结合水平,为达到提升研发投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