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主”教育实验就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该项实验在“九·五”期间内(1996-2000)实施。 一、依据与假设 1.实验依据:三个“需要” 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先”。班级管理无疑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准方向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德育教育应立足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塑造其创造性人格,引导他们追求美好的未来,从而使他们为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信心,大胆开拓进取。用美好未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使他们在不断追求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一、“爱”的教育,才是最成功、最具魅力的教育为师者应“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  相似文献   

3.
课外读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方针,帮助他们树立为振兴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加大学校图书建设力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活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八字法”古浪县一中祁成勤“爱”。爱学生、爱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只有关心爱护学生,事事为学生、为工作着想,才能打开学生心扉,增强教育认同效应,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亲”。亲近学生,和他们交朋友,与他们心...  相似文献   

5.
主体、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有两个热点问题:一是素质教育,二是主体性教育.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主体,他们具有独自的个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他们主体性的培育,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素质.主体性教育是针对客体性教育而言的,其宗旨是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主体人格,唤醒他们的主体意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有两个热点问题:一是素质教育,二是主体性教育。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主体,他们具有独自的个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他们主体性的培育,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我校开展“我能行”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我校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的现状,学校提出“我能行”教育,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儿童喜欢被赏识、称赞、鼓励、肯定,教师多次鼓励学生说“你能行”,会提高儿童进步的内在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韩正光 《教书育人》2014,(12):77-78
班主任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技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智能。同时班主任应该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进行引导,把他们的潜力开发出来,让他们的“小宇宙”燃烧起来,使得中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脱颖而出,成为“出彩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的提出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知识基础、个性特征、心理倾向均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面向全体,对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一、“目中有人”。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变“目中无人(学生)”的教育为“目中有人(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投,环境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环境教育应从小抓起。培养少年儿童的环境意识,增强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环境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树立为保护环境造福人类自觉做贡献的决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一、“三项”还有与课堂拉学相结合课堂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小学各学年的语文、数学、思品史地、自然等学科教材都有丰富的爱国…  相似文献   

12.
邹仪 《现代语文》2006,(6):9-10
语文教学有双重任务:一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爱因斯坦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责任心、有个性的公民,而不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听话的机器。因此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学习自由,引导他们通过活动和交往主动地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沛县初级中学创办于1923年,是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和文 化积淀的老校。近年来,他们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学校 和学生实际,积极践行“生活教育”,努力让学生“学会自学,学 会自律,学会自理,学会自护,学会自强”,从而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现代中学生。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校 的发展,该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学 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现代化示范初中,成为沛县乃至徐州市初 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差生”现象在普通中学,尤其是郊区、农村中学里比较普遍。如何提高他们的质量,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劳动者,是我国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年来,我所教的几届学生均属“大面积差生”班,经过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他们毕业时思想政治素质和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有几  相似文献   

16.
“以学定教”,为学生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效能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区内不少中小学的教师围绕“以学定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把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作为在教学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移理念的一个抓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和“学会学习与潜能开发”成果的推广。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教师尝到了甜头,学生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17.
田萍 《孩子天地》2016,(7):255-256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它的管理必须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尊重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理念,使他们有教与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创新,积极授课与学习,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爱因斯坦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责任心的有个性的公民,而不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听话的机器。因此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学习自由,引导他们通过活动和交往主动地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爱因斯坦关于教育教学的论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当代教学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各科教学的总目标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本文就如何发掘和发挥物理教材的教育因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教育决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加以诱导。如教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节课时,要求学生以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分析身边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而后让他们开展“我为开发、利用能源做贡献”的活动。活动中他们讨论热烈,动脑积极,动手自觉。更可喜的是他们把这次活动当作有意义的事记入周记之中。这次活动是很有成效的:①以前对  相似文献   

20.
我觉得学校不是为精英而设的,当然我不反对有好的学生,我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我要动脑筋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自我概念,我们必须教育他“忘我’“‘奉献我”。学生有“我”了,我们才能教育他”忘我“。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有自信,有“我”,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