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通过指导学生课前动手制作模型、课中展示讲解模型,之后由教师重组模型和设问,引导学生在分析总结中自主建构,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2.
<正>"染色体变异"一节课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其中染色体组是建立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的基础,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易混淆,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建构物理模型,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突破该难点。1构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模型以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等原理构建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两部分.对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内容,教材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还增设了对应的实例,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是本节的重难点,教材前后涉及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多个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难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影响到对"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的理解.如何突破概念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瓶颈制约,努力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分析、运用和辨析中来,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类比法,通过播放视频,以橡皮泥和泡沫板作为载体,组织学生活动,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再组织、再加工、再创造,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4.
1基本情况1.1教材分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苏教版必修4中1.2.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线是本小节的难点,掌握有向线段及其数量的概念,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函数  相似文献   

5.
林文官 《中学生物学》2011,27(12):40-41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这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之后,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它对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后面生物的变异、遗传病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洁 《教师》2013,(28):122-123
一、设计理念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模拟探究游戏自主获取新知。二、教材分析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都是本节的重点。另外,这一节的内容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学习的与遗传相关的基因、DNA、染色体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7.
田国华 《广东教育》2008,(4):112-113
一、课前分析 授课内容:众数、中位数.它们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的重点是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及两概念的运用.难点是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抽象,充分利用视频资料、课本图形,设置问题串等手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1课前分析 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 难点是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背景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概率的实际意义,提炼相关概念,培养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本节的重点是领会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含义,掌握其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对事件相互独立性的判定.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尝试从细胞学水平去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动画、图片和实验观察来突破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和DNA含量变化的正确认识,并为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奠定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郑好 《考试周刊》2008,(47):204-204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改革创新课堂教学,这些是每位生物教师的必修课。1创设方法,设计教法,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抓主线、重对比,优化教学过程。"伴性遗传"一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高考重要的考点。本节课重点讨论了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征,以红绿色盲的遗传为例来探究性染色体与常  相似文献   

14.
1 教学内容解析 "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一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有关概念、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n次方根的概念、表示和性质.这是一节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所在.概念课的教学又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课型,是其他课型的基础.而这节课又是指数函数的开端,教学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着指数函数的教学质量,所以这节课值得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量"有人称它为高中化学的敲门砖和拦路虎.主要因为本节课理论性强,学生学习过程难以理解和应用.本节课采用"类比"法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注意是记忆、思维的基础,运用注意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对低年级教学有用,在高年级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对生物学教学尤具特殊意义。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这节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上好这节课要采取的教学措施很多,本文仅从注意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注意的最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师生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有了注意的对象,整个课堂教学就指向这一目标。通过布置思考题,可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注意的另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集中性。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方面和困难之处。本节的重点是染色体变化,难点是染色体行为变化。教师一方面应抓住染色体变化这根主线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必须采取措施,突破难点。 三、归纳整理,重视联系 把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不仅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也有利于记忆和思维。 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16.3节"分式方程"第一课时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约分、通分,以及分式的乘除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对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进行类比、对照,给学生渗透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是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难点是理解分式方程无解  相似文献   

18.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课教学内容多,知识抽象,教学难度大。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与学过的有丝分裂知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且染色体的数目、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后面教学内容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规律、生物变异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全章知识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增加了课堂容量,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1选编录像,精心设计,引发思维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从教学录像带中精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我有幸观摩了浙江省特级教师项先银的一节公开课,惊叹于项老师的教学魅力,折服于项老师秉承的"生本教育"理念。故撰此文,与大家分享。一、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项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思如泉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增强,愉快学习、自由成长。在本节课中,"实践"概念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理解"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教学难度很大。而项老师  相似文献   

20.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地位和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数学第四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与有关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学习函数及其图像、曲线和方程的基础,是沟通数与形的桥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让学生感受“对应”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好素材.1.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已知点求坐标,已知坐标描点.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