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近,奥巴马总统在公开讲话中表示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美国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在南海问题上纵容越南、菲律宾与中国对抗,并提出针对中国的所谓“冻结现状”的方案。不久前,美国还与澳大利亚签署新的《驻军地位协定》,为美在澳达尔文市驻扎海军陆战队和海军使用澳港口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举措是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更反映出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中扮演“离岸平衡者”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部分,"南海行为准则"探讨的只是冲突管控机制,而并非争端解决机制。南海争端最终的妥善解决,还是有赖于中国与有关当事国的双边外交谈判10年前,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在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将制订"南海行为准则"作为目标。10年后,当金边又一次迎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南海行为准  相似文献   

3.
黄岩岛对峙持续近一个月,菲方一直保持强硬态度。事件尚未平息,且面临一些新的变数持续近一个月的黄岩岛对峙事件仍在延续。据媒体报道,目前,有14艘中国船只抵达这一海域,其中包括3艘海监船和一艘渔政执法船。此前,菲律宾已经向该海域部署了菲海岸警卫队的"埃德萨"号和菲律宾渔业与水产资源局的一艘船只。在4月30日,还曾另有6艘菲律宾渔船进入黄岩岛海域。菲律宾《马尼拉公报》5月6日报道称,菲律宾外交部已经向菲海岸警卫队下达指示,要求清除在黄岩岛上"与菲律宾无关的标识物和建筑"。  相似文献   

4.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6,(6):14-14
双边········中日高层会谈未获进展经过10个小时的对话后,中日两国2月11日在东京结束了两国四个月以来的首次高层会谈,但没有获得实质进展。此次会谈的双方主要代表分别是中国副外长戴秉国与日本外交部次官谷内正太郎。会谈所讨论的议题,包括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东海岸外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日本在会谈中寻求重开两国间首脑和外长之间的对话,但由于小泉拒绝承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中方的态度依然强硬。中日之间首次战略对话开始于2005年5月,但自去年10月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已进行过三次的高层会…  相似文献   

5.
从9月24日东盟十国外长赶赴纽约召开的一场非正式会议,拟成立专家小组编撰南海行为规则,到最近日本媒体评论称该国准备全面介入南海主权问题,南海问题再次复杂化,并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双方在日本裕仁天皇的葬礼上的接触,被日本媒体津津乐道为"葬礼外交"。中印复交的帷幕就此拉开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病逝,国葬定于2月24日举行。2月,中国收到日方邀请,并获悉,包括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在内的不少外国政要都将出席葬礼。对此,中方着实费了一番思量。裕仁天皇当年发动侵华战争,该不该去参加他的葬礼、由谁去,国际国内都在注视着。中共中央最后决定,派外长钱其琛以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纪念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史为鉴,表达中国人强硬的姿态。""纪念甲午战争,就是要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提醒国人要发愤图强。""甲午战争是局部战争的缩影,但是对中国、日本的发展都有影响,纪念甲午战争要注重探讨战争本质。"这是2014年9月14日上午,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厦门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卓南生先生在厦大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主讲"甲午年谈纪念甲午战争的意义"之前,在场的与会者各自抒发的观点。今年是甲午年,我们该如何纪念120年前这场影响深刻的中日甲午战争?在"厦大新闻学茶座"上,卓南生教授为50余位与会者带来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北约理事会会议上发表演讲,决心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共同社称,日本政府不顾外界反对,强行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重要依据,是日本最高法院对"砂川事件"的判决中"没有否定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但就连日本国内也普遍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那么,所谓"砂川事件"是怎样一起事件呢?上世纪50年代,东京都砂川町(现立川市)居民和全国学生联盟发起一场反对美军基地扩建的运动。当时,美军正大规模在远东修建军事基地,确保在该地区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9):66-72
菲律宾经历了西班牙300多年殖民统治、美国40多年的殖民统治以及日本的4年军事占领,二战后基本确立自由主义新闻体制,但其中经历了20年的马科斯的"黑暗统治时期"。本文从不同媒体形态的发展角度观察菲律宾新闻传播业在各个时期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10.
《波茨坦公告》发布日本数次"乞降"1945年5日7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宣告结束。两个多月后的7月27日至8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国首都柏林郊区幽静的小镇波茨坦举行了会议。会议期间的7月28日,邱吉尔下台,遂立即由继任首相艾德理接替参加会议。三国的外长、军队参谋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拟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但由于中国未能参加这个  相似文献   

11.
一上个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于 1 945年 8月 1 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前 ,中、英、美三国于 7月 2 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十一条指出 ,日本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赔款所需要之工业 ,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 1 945年 1 2月 ,根据莫斯科外长会议决定 ,由中、美、英、法、苏、菲律宾、荷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1 1国组成远东委员会 ,督促日本履行投降条款 ,解决各国赔偿要求。远委会是当时对日索赔归还的最高决策机关 ,设在华盛顿。处理赔偿事务的执行机关 ,是美国将军麦克…  相似文献   

12.
拉尔夫·格里菲斯,参加美国军队不久便随部队到达菲律宾,三个月后,在克雷吉多岛被日本人俘虏,当年他只有17岁。被日军俘虏使年轻气盛的格里菲斯感到屈辱和沮丧,但是他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灾难。登上"地狱之船"与死神擦肩而过格里菲斯被俘后,在菲律宾的卡巴纳图战俘营关押了6个月,突然有一天,日本人通知要把他送到其他战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台湾问题已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头号问题,那么南海争端将是潜在的下一个。中国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南海将成为令人瞩目的亚洲安全新焦点。 “发生在那里的纷争会日益升温,中国、菲律宾、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越南都有可能卷入其中。而今年3月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上发生的新一轮冲突就是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14.
速读     
双边日本解冻对华贷款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6月6日宣布,对2005财政年度(至2006年3月31日)的对华日元贷款解冻,具体数额为740亿日元(6.593亿美元),比前一个财政年度约少100亿日元。近年日本已逐步减少对华贷款,并决定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停止提供新的贷款。日本对华贷款通常在财年初期决定预算,财年结束时公布具体数目。随着两国关系进入低谷,日本今年3月推迟公布贷款数目,直至5月23日,两国外长举行了一年来首次外长级会谈,会谈后日本政府决定解冻对华日元贷款。中国外交部6月6日表态称,日元贷款或两国的资金合作是中日关系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日本法院权衡审判公开和审判公正之间复杂关系的经验得失。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日本更注重保障审判公正,因而对媒体在庭审中的摄像报道等取材行为设置了相对严格的限制。本文首先论述日本审判公开的传统限制及其发展,然后讨论198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庭笔记案"及其后的制度进展,最后探讨日本目前对庭审摄像与取材行为的规制。从日本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审判公开是未来方向。在日本公众和新闻界的不懈努力下,日本法院最终将在审判公开和审判公正之间达到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6.
王晓莉 《档案天地》2012,(7):33-35,47
近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断挑战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非法侵占岛礁、掠夺资源。尤其近期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公然挑衅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引起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关注。西沙、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曾对南海诸岛这块战略要地实施武装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南海诸岛日本驻军先后撤离。  相似文献   

17.
正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由盟军最高司令部与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管制。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对日本实行占领。1945年12月16—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举行了莫斯科会议①,议定并征得中国同意:为管制日本,成立设在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和设在东京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其中,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由中、美、英(包括英联邦国家)、苏四国各派一个驻日代表团参与管制。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主席是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代表艾其森。中国派  相似文献   

18.
郑敏 《航空档案》2004,(3):64-65
1945年初,日本法西斯节节败退,太平洋美军开始向日本本土方向推进。随着美军攻占菲律宾,美军大量轰炸机和战斗机开始进驻菲律宾基地,准备向台湾日军发动进攻,打击日本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为向日本本土推进提供跳板,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驻菲律宾的美军航空兵终于决定,2月20日派出大量战机空袭台湾日军。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21):15-15
“德国人和法国人对欧洲的一个根本问题产生了不同看法,这是50年来第一次。”法国外长米歇尔·巴尼耶说。德法两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有力推动者,但5月29日法国全民公决拒绝了欧盟宪法条约,无疑放缓了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的讲话是对执政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宪法问题很多新的论述,也为宪法后30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今年是中国现行宪法(八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如此总结。"这篇讲话,把宪法和法律的很多问题说到了极致。"12月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