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郑胜 《课外阅读》2011,(6):266-266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提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来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和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可见,对诗歌的鉴赏是培养文学趣味的最佳途径。而意境的赏析又是诗歌作品阅读中的重中之重,诗的意境美是古今诗论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诗歌艺术的最高审美规定。那么,如何赏析诗歌作品的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朱光潜先生说:“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别类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所以,为了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体裁。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开启诗语,怡情懿德,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指导中学生写诗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诵读品味,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在诗歌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4.
快速写诗是快速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诗歌写作的思维方法入手 ,从“联想成诗法”、“感情直接流露成诗法”和“重叠成诗法”三个方面的教学探讨 ,打开学生写诗的思路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引导他们走进诗歌这座神秘的殿堂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可以写诗歌吗?有些老师允许学生写诗歌,但那也是在文学创作的范围内(文学社里的活动),大多数老师不会鼓励学生写诗歌。他们认为诗是一种最没用的文体,我们的语文书教学生写记叙文,写议论文,写说明文,写应用文,但是从来没有教过写诗歌。诗歌是一种有别于小说、散文等的文学体裁,它的自由、抒情、凝练、含蓄、象征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过程,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无法给一首诗像给一篇记叙文一样打出准确的分数。一首甲老师认为是好诗的,在乙老师的眼里或许是“臭诗”。但是诗歌写作是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快速写诗是快速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诗歌写作的思维方法入手,从“联想成诗法”、“感情直接流感成诗法”和“重叠成诗法”三个方面的教学探讨,打开学生写诗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走进诗歌这座神秘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  相似文献   

8.
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等都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曾经这样教化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让每个学生过着诗的生活。当今有识之士更是大声呼吁:“让中华诗歌大步走进中小学校园”。而现在的社会上,兴舞蹈,热音乐,冷诗歌,语文课本上少诗歌,平时训练不写诗歌,高考作文也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教师缺乏教诗的热情,学生也没有学诗的兴趣。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诗是最严谨、最纯粹、最精微的文学形式 ,要培养高尚雅致的审美情趣 ,诗歌是最好的载体。但诗歌教学又往往是最难激发兴趣、获得趣味的教学 ,它没有“故事”的情节吸引 ,更没有“卡通画”的感管刺激。因此 ,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和浅显的感官满足中跳出来 ,获得一种纯正的文学趣味 ,从而实现“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那么 ,什么是诗的趣味呢 ?试以初中语文第四册《古代诗词五首》略作说明。《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回师至碣石山所作。全诗意境恢宏 ,气势雄浑 ,情感奔放 ,有“天行健 ,天子以自强不息”的情…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被称为文学之母和语言的钻石。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然而,品诗写诗并不是人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诗教传统。自信“不学诗无以言”的大教育家孔子开启了以“兴观群怨”为价值取向的诗教源头,并使诗教与礼教融为一体。通过诗歌教学来感发意志、陶冶情操、内修德性,完整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同时“诗歌教学对怡养学生美感、拓展其形象思维、优化其语言能力,都发挥了重要和长久的教育价值”,可见诗歌教学是引领学生叩开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要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应当重视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诗歌写作,把诗歌写作当作学生学习作文的入门,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进行诗歌写作有助于学生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锻炼学生补充诗篇跳跃间隙的能力,让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人戏谑说语文教学还是有些效率的,不过这效率多数是“无心插柳”。还举了例子说像写诗歌,阅读教学诗歌不是重点,中学六年也学不了几首诗。作文又几乎没有写诗的训练,特别是各级各类考试统统规定了“不准写成诗歌”,按说学生应不会写诗了吧,但学生中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要学会写诗,写好文章就要多读诗,从诗中学习技法。借鉴得失。  相似文献   

15.
学习写诗     
学生:听说现在中考作文也可以写诗了,老师,真有这么回事吗?老师:的确是的。随着对作文文体限制的逐步放宽,近年来各地的中考作文中出现了不少诗歌。例如在陕西省2002年、2003年的中考作文中就涌现出不少诗歌佳作,其中《窗外有只小小鸟》《开花的秘密》等诗还获得了满分。可以这样说,未来的考场作文,必将不再是常规作文一统天下,而是各种文体、各类篇章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学生:那您能告诉我们一些写诗的技巧和方法吗?老师:好的。诗歌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宣泄。它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写诗并不难,我们可以从理解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诗人智慧的结晶 ,也是文学的精华。诗的语言字字珠玑 ,情感引人共鸣 ,思想精警蕴藉。“青少年从来都是诗歌热情的读者”。如果把诗歌作为构建语文教学大厦的“钢筋”来诗化语文 ,就将架起“要我学”与“我要学”之间的桥梁。正基于此 ,我们说 ,诗歌是语文的天使。一、诗化语文 ,前提是充分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读诗兴趣可以后天激发、培养。 (一 )阐释读诗的重要作用。读诗能“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朱光潜 ) ,更能提高多项能力 ,增添人格魅力。 (二 )授以鉴赏诗词的重要方法———驱遣想像。“在想像中睁开眼睛来” ,“从文字看出一幅…  相似文献   

17.
王文玉 《成才之路》2010,(14):I0009-I0009
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在教学中,我们把诗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推动作文教学的烈革,提升作文教学质量,以诗性、诗心、诗情让学生重拾写作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语文教学实践,通常也是学生反映最难、最没有兴趣的方面。许多小学生怕写、厌写,经常犯难:"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也写不好!"教师为了教会学生写作,往往不厌其烦给予指导,甚至提供开头、结尾,并给出一些指定语句,帮助学生“妙笔生花”,这种作文教学可谓费心费力,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作文教学不能就事论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正如陆游所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教学是系统完整的输入——加工——输出——反馈的过程,要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一、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文要写好 ,创新很重要。”学生作文是一种融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想使学生作文写得好 ,除了要让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外 ,还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一、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常言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入门的向导。”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 :“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至关重要。我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作激情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满了思维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激发兴趣作文心理学家指出 :“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而不是当作负担。”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和好奇 ,就有了作文的潜力 ,就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因此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是少年儿童兴趣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人、物和事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个明白 ,问个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