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艳 《现代企业教育》2010,(22):218-219
成就目标的研究倍受国内外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成就目标理论是近30年来动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框架,该理论从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的角度解释学业成就、自我效能、应对策略等特征,过去大量研究证明,成就目标对于预测教育相关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生未来目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调查样本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175所普通本、专科院校的45559名2007级学生。数据统计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未来目标按重要性程度排在前三位的项目分别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拥有良好的人际网络和享有优质的精神生活;性别与各项未来目标皆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男生期望追求事业成功,女生则更期望家庭幸福;男女学生在各项未来目标选择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从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大学生未来目标的性别差异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这种差异将影响学生实现未来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由此可能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未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成就目标理论作为解释成就动机行为的社会认知模式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心理研究的极大重视。本文在详尽介绍当代成就动机研究中三个重要的概念:成就目标理论、潜在能力理论和能力自我知觉以及最近提出的2×2成就目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一个把成就目标与8种完全分离的成就情绪联系起来的理论模型,从而深化了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成就目标定向是学习者目标达成的重要动力机制,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业倾向,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业质量的提升。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早期被分解为“成绩目标”和“学习目标”,并由此衍生出了“2×2结构”和“3×2结构”维度。研究依据行为动力学假说、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自我归因理论等阐释了成就目标定向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趋近目标定向可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有助于提升个体语言技能;掌握目标定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塑造学生的完美主义人格特质。未来的研究需开展大量的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扩大研究对象的范畴,使用实验法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验证成就目标定向结构模型的科学性,探明成就目标定向影响机理,强化教育干预与认知训练的实践研究,提升成就目标定向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就目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传统成就目标理论,并对成就目标相关因素方面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涉及成就目标与社会行为、与学习策略、与自我能力感知的关系等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成就目标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目标是目前解释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要框架,自其问世以来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对于成就目标概念的准确界定和测量,不同类型目标的作用,成就目标的实质及形成机制,成就目标的外部效度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Dweck和Nicholls是成就目标理论研究的先驱,他们同时提出了两个类似的成就目标概念。在总结二人概念的共同点的基础上,介绍Ames等人在成就目标研究领域中的整合性研究及Elliot的扩展研究;指出成就目标研究中所面临的四个问题:概念界定的分歧、概念的操作化问题、概念术语的整合、成就特质与状态之争。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对当代学习动机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强化理论、期望价值理论、归因理论、能力自我知觉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进行了概述 ,反映出当代学习动机研究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为教育研究领域介绍一种认知动机理论,即期望理论。它包括目标的概念化、获取目标的策略(即途径)以及追求目标的动机(即动因)。在一次长达六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控制入学考试分数的方差后,高期望(由期望量表测量而得)的大学新生往往取得更好的总平均成绩。并且,与低期望的学生相比,高期望的学生更有可能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专心致志地求学,直到最后毕业离校,而很少有中途辍学的。我们将要讨论大学生的学业以及期望理论在教育研究与应用领域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属于中等水平,且存在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差异。独立学院的课堂目标结构通过个人成就目标影响自我调节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students’ personal achievement goals are most beneficial when they match the goal structures of the classroom, but interaction between achievement goals and goal structures is not well researched. In this study, we aim at providing a nuanced picture of the direct, interaction, and nonlinear effects of achievement goals and goal structures on test performance and autonomous motivation. We us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including interaction and quadratic terms, in combination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o analyze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students in Grades 6-10. We found no evidence for a general match effect, and only weak indication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achievement goals and goal structures. Thus, the match between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s and students’ personal goals may be les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than previously assumed. Still,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recommend a focus on mastery structures 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采用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研究并探讨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不同专业性质的大学生在掌握回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掌握回避显著高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掌握目标的两个方向,即掌握趋近和掌握回避有着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掌握目标取向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相似文献   

14.
国外成就目标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国外成就目标理论的最新进展和部分争论,指出内隐能力观、能力的感知、班级目标结构的感知,压力、认知参与和反馈对成就目标定向产生影响,希冀教育者能从这些方面入手,影响学生的成就目标.  相似文献   

15.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he achievement goal approach has attained prominence in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literature and has produced a valuable empirical yield. However, the precise nature of the achievement goal construct is in need of scrutiny, as is the issue of how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ir antecedents combine to produce competence-based self-regul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address these important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 approach–avoidance distinction, which has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literature since its inception, is highlighted throughout.  相似文献   

16.
成就目标理论与大学生有效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lliot和Pintrich在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将成就目标划分成掌握趋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不同的成就目标可激发学习者产生不同的动机过程,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动力和调节作用,从而影响其学习的指向与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成就目标理论的发展过程——从简单的掌握目标观到复杂的多目标观,该文通过追踪有关成绩接近目标作用的讨论,阐述了当今研究者对成就目标动力学的认识,接着分析了掌握目标观和多目标观争论的原因,最后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把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结合起来,应当进一步研究个人成就目标和课堂目标对学生的独特影响,应当进一步研究成就目标在不同文化、不同课堂环境中对不同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成就目标理论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成就目标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动机的内部关系。掌握性成就目标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创新学习的主要动因,但研究发现,大学生有随年级高掌握性成就目标呈降低趋势,而且有专业差异。为此,本文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63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初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初一学生的掌握趋近目标极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二学生又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一学生的成绩趋近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学生;(2)不同学校的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差异,表现为:重点学校学生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极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而普通学校学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重点学校学生;(3)初中生男生和女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0.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two moderators –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perceived autonomy –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with a broad range of learning‐related variables, including interest, effort, learning strategy us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played roles as moderators by strengthen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mastery goal pursuit on outcome measures of adaptiv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ffort, respectively. However, no moderating role of either perceived competence or perceived autonomy was found for the effect of a performance‐approach and performance‐avoidance goal pursuit. In addition, perceived competenc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context of multiple‐goal pursuit. For students with high perceived competence, the adoption of high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s resulted in a higher level of achievement regardless of the levels of mastery goals. In contrast, students with low perceived competence showed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when high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s are paired with low mastery go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