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体育课堂与教学训练中。体育高考特长生的田径素质训练,一次训练课时间长、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在教学训练课中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为课堂教学服务,不仅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陶冶美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时的兴奋性,及时缓解训练后的运动疲劳,对有效提高训练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协调作用 音乐应用在体育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音乐是一种节奏明显的艺术形式,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种奇特的作用。在教学中,音乐作为一种节奏感很强的工具,使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学习动作、技能的同时,可感受节奏与动作配合的默契与和谐,带给他们充分的想象和表现的空间。在音乐的伴奏下,他们积极的、活泼的、自由的想象,可充分展示他们在姿态、形体、气质等方面表现出的个人潜能。因此,  相似文献   

3.
浅谈健美操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健美操的教学基本上是以音乐为背景作为衬托,教师的口令作为指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身体练习。众所周知,健美操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严格控制着动作的节奏与速度,同时音乐的强弱变化为动作的力度与起伏创造了内在的条件,使动作与音乐在结构上产生了必然联系。那么,只有在深刻的理解音乐伴奏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健美操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才可能学好健美操。  相似文献   

4.
节奏是人体运动的空间、时间、力量上互相配合的集中表现。作为周期运动的短跑,表现更为明显。节奏有别于动作频率,它是时间、空间及人体完成动作时各部位的有机协调配合,有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和强弱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节奏。建立良好的节奏感,有利于学生掌握加速节奏和快速节奏;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快速有节奏的支配,并以肌肉的快速收缩与放松表现出来。不仅能节省体能,而且能达到最适宜的动作效能,提高跑的速度,从而体现短跑的经济性、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富有节奏的动作,还能给人们以轻松自…  相似文献   

5.
<正>一、妙用节奏元素提高速度素质音乐能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关联点就是节奏元素,节奏元素融合将会激发学生练习的兴奋性,提高练习的效果。如,节奏性较强的跑、跳动作速度练习,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如果融合一些音乐节奏元素在内,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如针对课课练中的摆臂、高抬腿和行进间高抬腿,可以选配特定的节奏明显的音乐《踏浪DJ》等。分析:在实际运用中,体育教师要精心选择和剪辑音乐,将音乐节奏与体育动作有效整合,发挥音乐节奏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适宜的教学节奏,有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而不良的节奏,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的教学方法,运用富有变化的教学形式与手段,适时组织教学高潮,就能形成适宜的教学节奏,激发起学生的练习欲望,使他们自觉自愿、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所谓节奏,是指在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和谐的节奏能给人以快感,使人觉得愉悦。由此,我想到体育教学,好的体育教学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使学生在欢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往  相似文献   

8.
试论艺术体操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在艺术体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音乐节奏是音乐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节奏是音乐的精髓,也是动作力度的感情基础,在艺术体操中,一切动作如跑、跳、转的速度,都是以音乐旋律中的节奏为依据的。因此,在艺术体操的训练中应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培养。在节奏感的培养中,应循序渐进,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节奏,从而更好地使艺术体操与音乐完美结合,使艺术体操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赛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运用音乐节奏来提高短绳单跳速度和成功率就是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来练习短绳单跳,要求他们的跳绳节拍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每一次跳绳都必须踏准音乐鼓点,如此一来,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学生的跳绳速度也就会随之加快。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对健美操音乐的学习。初次进行健美操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根本就不能把动作融入到音乐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进行锻炼,往往把动作和音乐脱节,脚步的动作踏不上音乐的节奏。做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听健美操音乐。如选一首健美操乐曲,要求学生把每一乐段的第一拍,用击掌的方式表示出来,不断刺激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感觉,再把健美操的动作与音乐的乐段对应起来,就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在进行组合动作教学时,学生们就能把动作与音乐较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对于人们情感的激发更为直接,所以音乐的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认为:音乐具有激起勇敢精神、表现忧郁和悲伤、引起愉快满足的情绪和表现喜气气氛的作用。可见不同音乐有其不同的作用,笔者试着谈谈音乐的信号功能在体育课的妙用。音乐主要是以旋律、节奏两大要素与人体发生联系并产生作用的。有研究认为:音乐能对人体产生两种反应,即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是指音乐通过声波(旋  相似文献   

12.
李琴 《精武》2013,(24):96-97
在健美操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差,要发挥学生实习领操能力仅有良好的自信和规范动作是达不到的,必须需要学生拥有对音乐节奏较好的感知能力。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1.准备部分的音乐运用特点:音乐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气氛。在这个时候所选择的音乐应当是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迪斯科、摇滚音乐,其节奏以22~24拍/10s为宜,并最好分前后两部分进行。前一部分节奏稍慢,逐步加快过渡到后一部分,如《韵律操》《兔子舞》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散打选项课学生在音乐伴奏下15周的教学实验,证明了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理、生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揭示了音乐节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节奏感,使学生运用散打组合技术击靶协调、快速而有力,同时Wingate实验结果表明,音乐作为散打打靶练习的辅助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垫子是传统体育器材之一,在教学中多用于体操类项目和素质练习,用来缓解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在教学中巧用小垫子,穿插一些简便、实用又有趣味性的游戏,就能使单调而枯燥的练习变得有乐趣,从而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质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一、拼图游戏。如在肩肘倒立时,把小垫子摆成荷花图案状,随着音乐的节奏,花瓣可以层次分明地从里向外绽放,活灵活现荷花开放时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比拼图创新和技巧,不同内容变换成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可在游戏中促进学生动脑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邓越  田茂莉 《精武》2013,(36):196-198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节奏是健美操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目前健美操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对健美操音乐节奏感的训练,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能力普遍偏差,从而影响了健美操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健美操教学中可以讲解健美操运动的节奏和音乐节奏的构成,采用讲授法、手势训练法和击掌练习法、身体素质配乐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节奏感的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诠释音乐,从而让音乐真正地融入到健美操之中,给健美操人们以最完美的感受,也使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倩 《体育教学》2000,(6):30-30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如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这一重要环节,教学效果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乐感的培养应从兴趣出发。让学生了解音乐是学习的需要,它在艺术体操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音乐对人体的作用。用优美有节奏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在课上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加以分析、比较。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简谱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懂得掌握2/4、3/4、4/4拍节奏。为进一  相似文献   

18.
李赫雄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95-95,99
音乐伴奏不仅能激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激情,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的成绩,还能使运动员对动作的性质、力度和肌肉的紧张程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同时音乐伴奏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音乐修养,培养美感,且有消除疲劳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音乐在足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体育系普修班足球运球绕杆技术教学进行教改实验,运用音乐节奏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课时中,掌握足球运球绕杆技术,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和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动力,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素养,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能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提高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本文对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