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2.
哲学·逻辑学斌淡具体概念的语词表达《墨辩》论类的本质和作用传统逻辑、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试论《周易》与现代科学对艺忭动静关系的一点思考淡谈编辑的哲学修养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看中国人的生命意识论实践标准的辩证性 美学·文艺学彭家煌论气敛神藏聚为渊潭简论现代“田园抒情小说流” 、“大学语文”课刍议“工业诗词”刨作美学漫笔从《沁园春·长沙》看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淮海词与故实谈《祷机闲评》的艺衣成就李杜并称、李杜优劣论探源文学内容与形式新议三题骈俪派创作的艺术价值及其艺术形式追求上的失误论《瑶沟人的梦…  相似文献   

3.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4.
《庄子》之思想与《周易》有关 ,这可从《庄子》论《易》、《庄子》论“命”、《庄子》之文句等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5.
“通变”论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勰不但在《通变》篇集中阐发这一理论,而且将有关观点贯串于全书。要确切全面了解《文心》理论体系,不可不对“通变”论作认真的探讨。但是过去和现在的不少有关论著把“通变”解释成“继承与革新”;又有人把刘勰的“通变”论指为复古论。窃以为这两种说法有欠切当,值得再行斟酌,故特作此文,稍加辨析,请教方家。一欲辨“通变”之义,先探“通变”之源,即刘勰所谓“观氵兰以索原”。刘勰把《周易》尊为五经之首,在《文心》中频繁采其哲理以论文学。他的“通变”论也不例外,不少重要观点,本于《周易》。兹举证于下:  相似文献   

6.
和谐思维对中国的艺术一直有着深刻影响,它直接制约和支配着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表现方式种类繁多却有着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它是某种音高对比关系的和谐表达。《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蕴涵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对中华文明演进的影响深远。《周易》的和谐思想贯穿于诸多相关学科,其阴阳和谐思维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因而,与其说音乐艺术契合《周易》和谐论思想,不如说音乐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周易》和谐论思想的影响。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通过对音乐艺术本质的把握去实现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1.有一个掌管教育的官员,给学生出了一道论说《周易》的考题:“乾为金,坤又为金,这是什么道理?”学生们揣着《周易》的监本去到官员面前说:“我们对题目有疑问,来请教老师。”  相似文献   

8.
杨天才 《天中学刊》2006,21(6):33-35
朱熹认为《周易》是“古之卜筮之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就远远不是什么“卜筮之书”了,虽然如此,《周易》的富赡精深的哲学思想还是与以“蓍”为工具的卜筮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蓍”也就在《易传》里被赋予儒家的道德观和特殊的哲学内涵。这是因为“蓍”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的崇拜意识,更重要的是,它使《易》学思想建立在一个严密的数理逻辑系统之上。  相似文献   

9.
王符虽然没有研究《周易》的专门著作,但将周易的“太极”、“阴阳”学说与王符的宇宙生成论略加比较,可以看出《周易》学说对王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对八卦掌流源正名分辨之争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地方民俗体育项目八卦掌与《周易》哲学之间的文化流变关系,再从卦象、卦图、卦数和卦理四个维度阐述了八卦掌与《周易》哲学易理的融合关系。研究认为,八卦掌由董海川所创具有时间上和文献逻辑推理上的考察依据;八卦掌阴阳鱼、八卦掌技变、八卦掌取象、八卦掌修身与《周易》哲学思想中的阴阳论、易变论、卦画论、道德论存在“底层”与“借用”的文化关系;八卦掌对《周易》哲学融摄表现在“卦象、卦图、卦数、卦理”论域。八卦掌的肢体运动特征、“站、转、换、打”功法、四正四隅、门派武德之风与《周易》“卦象、卦图、卦数、卦理”易理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民俗体育特质的武学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1.
论老子的“道”思维及其美的内涵刘彦生《老子》与《庄子》、《周易》并称为中国古代著述的“三玄”。《老子》玄就玄在其理论核心“道”的含浑性。因为《老子》通篇论“道”,却没有给“道”一个明确的界定。“道可道,非常道。”①故而老子提出用直觉体悟去把握“道”。...  相似文献   

12.
《周易》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生和谐思想,其中关于生命产生的来源及生生和谐的途径尤为丰富和完备。“易”学将个体“生命交流”本体化,这就必然涉及到个体之间的和谐问题。同时,《周易》的生生和谐思想对当今社会大有精神转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易》作为一部论述东方生命哲学之书,对生命产生的本体论、生命和谐的条件论、生命和谐的样式论,进行了完备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龙场悟道”是一个重要的转机,而处于下锦衣狱、谪龙场驿的忧患中,王阳明曾精心研读《周易》,并有不少抒论之作。本文对此展开论析,以探明王阳明“龙场悟道”中的《易》学因素。  相似文献   

15.
读了《哲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徐志锐同志的《论<周易>的乾坤哲学》一文,很受启发。文章对《周易》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见解是精辟的。但总的印象是,由于作者方法的偏颇,导致了把古代《周易》的哲学思想抬到了现代唯物辩证法的高度。这是有害的。因为它不能准确地揭示《周易》“乾坤哲学”的真实内容,还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本文不拟对《论<周易>的乾坤哲学》一文所涉及到的《周易》哲学思想做全面的讨论,只是就治《易》方法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徐志锐同志和海内治《易》通家。  相似文献   

16.
李铁荣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1):78-81,124
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自然之道也”这一关键性问题的真正内涵,梳理出刘勰写作思路与推理方式的明线是:天地之文(道之文)一人类之文(《周易》之文)一六经之文(圣之文);暗线是:广义之“道”(老子之“道”)一《周易》之“道”一狭义之“道”(儒家之“道”)。明暗两线通过原文的中心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而扭结在一起,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从论“文”的角度出发,刘勰是从老子之“道”开始,中经《周易》之“道”,而与儒家之“道”彼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呈现为儒道互补、阴阳相济的辩证之“道”的样式。  相似文献   

17.
一、《周易》是部什么书?《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人把《周易》列入五经之内,名之曰《易经》或称之为《易》,又把它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人对《周易》十分重视。那么,《周易》是部什么书呢?陈立夫先生在他的《天道、人道、道统》一文中说:“《易经》是中国一本最伟大的书。”王新春在他的《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中说,《周易》体现了“天人宇宙哲学”的内容。黎子耀在他的《周易秘义》一书中说:“它是披着宗教外衣而掩盖其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李镜  相似文献   

18.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与《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对《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颇有影响 ,但鲜有人探及。因此本文首先考索王弼哲学观的渊源演变 :《周易》彰显的“以一御多”观是其原始根艹亥 ,王弼开掘、延展了这一观念 ,并参会孔老思想 ,提出自己的“以无为本”、“举本统末”本体论 ;进而分析它在《文心》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全书结构等所建筑的金字塔式体系 ,以及创作论建立的博———一———博的模式 ,揭示出刘勰对王弼思想有承继更有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的感性存在状态和终极关怀问题,是最深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哲学美学问题。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为“弥纶天地,无所不包”的《周易》,其精光所聚之处亦在于此。纵观《周易》,蕴涵着深沉的生命忧患意识,又扬溢着超功利价值的审美精神。其卦序的排列即隐喻着生命运程的周期。从象征艰难忧患的屯卦到象征生命有终无成的未济卦,概括了整个人生之旅。《周易》对这一悲剧性的“性命之理”作了超越性的审美观照,启示我们从自我的局限性中超拔出来。  相似文献   

20.
“位”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周易》观察宇宙、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原则。无论在《易经》还是在《易传》中,“位”都不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精神便是,符号性地看待宇宙人生,并试图把自然与社会归纳为一个理性的抽象的结构,以期用这样一种结构来解释具体的人生关头或人生经历。《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也是数学科学的基本精神,我们顺理成章地在数学科学中证明了它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学说与实践中也得到了发挥和应用,如韩非有关“势位”的思想、孔子等人的“名位”观念,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所惯用的“名教”伎俩等。更有意义的是,《周易》这一思维方式对文艺学也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这就是由此而推论出的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问题。艺术家与生活、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文艺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了“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的观点,认为由于它生发于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并符合辩证的逻辑,因而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