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鸿章 《武当》2000,(5):49-50
《道德经》之训诂释译的著述,历代络绎不绝,至今仍在翻新。20世纪50年代曾有一次解评《道德经》的争辩,按王力当时的见解认为,“现在有人说:‘如果他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的,那么他注释的老子就是唯物主义的老子,如果他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的,那么他注释老子就成了唯心主义的老子’”(《龙虫并雕集》)。《道德经》怎能任意解释呢?诚如明&;#183;憨山释德清所说:“搜诸注释,皆以己意为文,若与其角,则其义愈晦……是以注乃人人之老庄,非老庄之老庄。”(《老子道德经解&;#183;序》)愈注离老子的原意愈远了。  相似文献   

2.
孔德 《武当》2015,(1):60-62
(接上期)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释解】本章句内容,依笔者之见,原来本该是《道德经》全文的最后一章,是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发出的一番感慨。其实这个感慨在老子还没写《道德经》时同样存在。因为老子在正式撰写《道德经》之前,早就将其中的思想在社会中宣传了。因为宣传的收效令他有些失望,所以在撰写《道德经》的时候就将这一感慨抒发出来。不然就没  相似文献   

3.
林书立 《武当》2011,(12):47-49
老子不但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养生家。《史记》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益寿也。"司马迁认为,老子的长寿得益于他的"修道"。《列仙传》也说:"老子好养精气"。在《道德经》中,老子不但提出了"道法自然"、"少私  相似文献   

4.
我国俗称的老庄学派,系指以《老子》(又称《道德经》)和《庄子》两书为理论指导的学派。《老子》的作者,据考有多人,现公认者为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我国道家尊为鼻祖,道教尊为“玄玄上帝”。由于他一生中重视养生,所以成为我国古代的寿星,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老子列传》。其中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庄子》(又称《南华经》)的作者公认为庄周及其门人,庄周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中心人物,他继承了老  相似文献   

5.
李德建 《武当》2011,(4):29
老子《道德经》是言道之书。《道德经》说的是宇宙中自然之道,乃中华上古流传迄今之道。它所一以贯之于全书的核心就是老子的天人合一观。老子深邃地回答了天与人源于何处、天与人为何会合一以及如何合一等人类关心的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6.
孔德 《武当》2010,(8):46-48
中国内丹学是一门特殊的生命科学。它的最高目的是追求人心性的彻底解放,智慧的与道圆通,和肉体的超原质变化、无限自由、超脱生死。这一独特的生命科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其近两三千年来,坚实的理论根自于《黄帝内经》、《阴符经》、《道德经》、《周易》,以及反映这些哲学思想的伏羲、黄帝、老子、周文王、庄子、孔子等著名代表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7.
我知“道”     
方瑛 《武当》2009,(1):46-47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进了70个“道”子,这标志着“道”是《道德经》一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文中最最重要的词语。是否理解“道”的真意,成为正确解读《道德经》的关键。但是,当今却有一部分人,对“道”的认识还处于蒙昧之境,根本还没有弄明白《道德经》里“道”字的真实意义,就写出了大量与“道”意向悖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道德经》中也体现了他饮食的智慧。在《道德经》第12章,老子说:为腹不为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贪求声色的悦目,只要填饱自己的肚子。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肚子只有这么一点容量,所以圣人的饮食之道是吃饱肚子,还有基本上不寒冷,有衣穿,就行了。为腹是“以物养己”,就是用外部的事物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为目是“以物役己”,用外面的事物来奴役自己,这就不对了。那就意味着人变成物化了,你喜欢金钱被金钱物化了,你喜欢美色被美色物化了,你喜欢喝酒被酒物化了,这就叫“为目”不叫“为腹”。老子又提出他饮食之道的另一点,即“五味令人口…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包含了老子的思想和理论,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华,从太极拳的原理依据上来看,两者颇有渊源。太极拳中的“柔”与“慢”的原理与《道德经》中的“守柔”与“道法自然”的紧密联系即是渊源的印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朱道琼 《武当》2012,(6):40-42
其二,《道德经》典籍被当今世界所瞩目。近200年间,《道德经》外文版有250种,涉及17种文字,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老子被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这说明其人其书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留下了"李约瑟之谜",或称为  相似文献   

11.
即将发行的《古代思想家》邮票中的老子是一位扑朔迷离的历史人物,道教奉其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政治家将其当作“无为而治”的开创者;学者又把他和儒家始祖孔子并论。因为史书对他记载很少,所以存在不少谜团:  相似文献   

12.
李玄辛 《武当》2008,(10):44-45
老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他的智慧光芒从春秋一直闪耀到现代。他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生活追求、治国方略等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所著《道德经》,思想体系庞大,内容博大精深。他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和宇宙发展的自然规律,对后世人类的启迪、教化、导向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他的思想已经融合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相似文献   

13.
路迪民 《武当》2007,(6):20-21
太极拳的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之中,特别是老子《道德经》和《易经》,可谓太极拳的主要哲学基础。近年来,《亳州老君碑古字谱》逐渐面世,并受到太极拳传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历经历史长河。至今仍为人们注目。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其以"道"诠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创作的寿山石雕《道家始祖——老子》,以自己的创作"悟道",通过寿山石雕新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当今寿山石雕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师传为据,以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视角,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经》,认为“柔弱胜刚强”与“刚强胜柔弱”乃是老子提出的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6.
戴卓群 《收藏》2012,(2):66-67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邱启敬曾经给我讲过一个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在他最彷徨无力、前路也最黯然的那段时间,借了4000块钱参加一个博览会。一个年纪稍长的人对他说:"你就拖着这么一个破包就来了。"他是无意当中一句话,当时就极大地刺伤了这个年轻人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7.
一、道家与太极道家将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圣典,并且由许多道家把《道德经》加以发挥、演化,更被做为炼养的重要思想理论加以动用。道家在探求长生,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经》思想,历经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修炼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获取了巧夺天机的炼丹秘密。所以说,谈起养生之道,必然要谈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炼养之道。  相似文献   

18.
祁志波  李超 《精武》2011,(1):46-47
道与德是人修身立命的根本,更是指导太极人悟拳、习拳的原则。只有做到以道为体,以德为用,才能够体道合德;只有明晰正确的太极拳理,才能参透与练出"真正"的太极拳。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中向我们揭示了他所珍藏的“三宝”:  相似文献   

19.
在遥远遥远的春秋时代,有一位大思想家名曰李耳,后人称他为“老子”,老子当年骑着一头老牛出函谷关,据说化道成仙,当上了牺游记》被猴王孙悟空捉弄的太上老君,老子写了一本书叫《道德经》,其实我看来看去只看到6个字:我为什么出走?在比老子还要遥远遥远的时代,还有一位男人,叫大禹。当时洪水横行,中原的人们修了无数个子堤都抵不住洪水的威势,好在他们有这个叫大禹的男人,大禹在大水来临的时刻,离开家园,闯荡天下,跑遍了中原的角角落落,连清带疏,终于为天下治取了洪水,大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一句话:大水未治,…  相似文献   

20.
刘学春 《武当》2011,(3):34-35
《内经图》又称《延寿仙图》,以山水人物为主要表现形式,既是一幅道家内丹修炼图,又蕴含老子的养生思想、岐黄和道家之文化。整体上看,此图犹如一个发育良好即将从母体分娩的胎儿,又如同一个正在打坐修炼者。《内经》所注诗文和图像,其中隐喻了《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两部经典著作基本理论及道教和中医养生学说。现存有明确出处的版本有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