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耶利内克:获奖却感"绝望" 204年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理由是"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相似文献   

2.
《钢琴教师》是奥地利著名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半自传式的原著小说。耶利内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关切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撰写了许多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揭露了女性承受的各种压迫,展示了女性不同的生存悲剧,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强烈批判男性的专制和暴力而闻名。《钢琴教师》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中的荒谬与强权,主人公埃里卡正是男权社会压迫下被雕琢出来的艺术品,也是牺牲品。埃里卡生活在缺乏男性,但是男权压迫又无处不在的环境下,她的母亲"望女成凤",给她安排好一切,用自认为成功的方法教育埃里卡,让她在密不透风的压抑的母爱中成长。《钢琴教师》描述了当时广大女性的生存状态,折射出一个男性缺失而男权压迫又无处不在的无情社会,展现了在男权统治压迫下女性日益艰苦的生存状态和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多部作品都以女性为主题,描写了妇女在残酷冷漠的社会中被压迫的悲惨命运.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女性主义代表作家".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作者就以抽象的语言,不同于传统女性主义文学的刻画方式描写了主人公埃里卡·科胡特的被压抑扭曲的人生.本篇文章将以女性主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主题内容、文本结构、语言技巧、美学内涵等多个层面剖析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钢琴教师》,并将其与国内作家进行比照,揭示了这部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外,许多专家预测过的捷克的米兰·昆德拉、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和英国的多莉丝·莱辛,在欧美和全世界的知名度都大大高于耶利内克。连耶氏本人也说,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竟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我却得到了,这是个笑话。”在此之前。奥地利右翼的自由党在竞选海报上气势汹汹地逼问国民:“你想要耶利内克,  相似文献   

6.
《死亡与少女》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的一部戏剧作品。拟从"女性主义"的内涵出发,对《死亡与少女》进行细部分析,试图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作者的思想作一对照,浅述耶利内克解剖女性自我、超越"女性主义"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得了200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这三个研究角度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两部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与《克拉拉·S的音乐悲剧》中所反映的女性生存状况,旨在分析两部剧作中所刻画的女性生存书写的问题:生存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处于客观从属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斯坦纳的阐释理论在翻译的最终目标上提出,译者应在形式与风格上对语言进行补偿,以达成文本之间的平衡。林语堂先生的自译式作品《Moment in Peking》不仅在语言形式与风格方面使用了文化补偿,还在文化输出的框架内作出了相应的文化补偿,为译者在文化传递过程中进行文化补偿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鼓》是由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弗里茨·克莱斯勒所创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后经过改编移植到二胡中,以二重奏的形式登上舞台。笔者结合演奏经验,试图从作品创编背景、胡琴重奏版演奏分析、作品对二胡重奏的启示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期待演奏者在二胡重奏中能更好地把握乐曲的风格韵味与重奏特征。  相似文献   

11.
潘云丽 《文教资料》2011,(15):92-93
埃贡·席勒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和表现风格。席勒作品中的独特表现性风格集中体现在他的扭曲而夸张的肢体、强烈而主观的色彩、强劲而有力的用笔。本文通过对席勒作品绘画语言的分析,了解席勒的绘画创作及其独特魅力.进而分析席勒在当时绘画领域的崭新探索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奖项获奖者国籍年龄主要贡献文学奖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奥地利57在《我们都是诱饵,宝贝儿!》、《精彩,精彩的年代》和《钢琴教师》等一系列作品中,展现了一个充满暴力和屈从、尔虞我诈的无情世界。她用超凡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陈腐思想及其巨大禁锢力的荒谬”。生理学医学奖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58发现了一个大约含有1000个不同基因(占我们基因总数的3%)的大基因族,它们产生了同等数量的嗅觉受体类型,这些受体帮助人们确定闻到的气味。琳达·马克(女)美国57弗兰克·维尔切克美国53物理学奖戴维·格罗斯美国63他们在1973年公布的发现,导…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与赞美诗》以小人物为作品主人公,成功运用情景反语修辞艺术,叙述语言于幽默中带着残酷,故事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料,集中体现了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暴力电影影响,暴力叙事成为美学风格和表现方式,暴力美成为审美客体。暴力美学的本质在于超越暴力的血腥与残酷及反人道的一面,反向追求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通过战记文学《平家物语》,力图探求暴力美学在作品中的深层内涵与美学效果,从新的角度解读古典文学作品,批评传统文本话语中常被忽视的暴力叙事。  相似文献   

15.
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简·奥斯丁以其作品中轻松诙谐的喜剧艺术、细致入微的讽刺风格而备受世人喜爱。《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丁讽刺艺术使用最完美、最富有幽默性语言的经典作品,以它为代表解读作者的作品风格。简·奥斯丁的作品作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带给我们幽默的喜剧世界的同时,其中蕴涵的讽刺更值得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人们深思,引人发醒、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与诗人,《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自面世以来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影响深远,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小说之一。以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语言方式为研究对象,其语言表达风格极具特色,希斯克利夫和奈丽的讲述都使用口头语言,口头语言贯穿作品的始终。此外,对书信和诗画的景色描写也体现出书面语的特点,在作品中也容易见到。勃朗特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色为后世留下了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17.
歌唱音色的变化对演唱技巧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歌唱音色与内心视觉、情感表达、角色定位、作品风格密切关联。《菩提树》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创作的一首德国艺术歌曲。通过结合艺术歌曲音色变化的运用技巧,分析《菩提树》演唱过程中歌唱音色技巧的运用,包括内心听觉表现、角色定位、情感表达、作品风格特点等,最后结合《菩提树》各乐段的音色变化来完成整首作品的演唱技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宁瑛 《科技文萃》2005,(1):60-67
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被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摘得了.消息传来,国内普遍感到意外,因为对这个作家我们没有介绍过,除了德语圈子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文学研究领域我们也只知道她的某些作品的名字,知道她在当代文坛和剧坛上都是颇受关注,在媒体上也经常引起争议.1997年我到德国短期访问,收集了一些这位作家的资料,并且着手翻译她的<女钢琴教师>一书.在对有关她的资料做了一些了解后,我感到,耶利内克的确是一位极有个性,有独立见解,在艺术上也很有造诣的作家.今天她能够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也说明她的文学艺术成就终于获得了承认.  相似文献   

19.
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后发展为“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不仅包括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化的对等,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言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意义、风格、文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功能对等,从而论证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敏 《海外英语》2014,(17):150-153
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后发展为“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不仅包括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化的对等,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言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意义、风格、文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功能对等,从而论证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