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文科各系今年以来陆续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或作学术报告。七、八月份,历史系邀请来蓉旅游的美国克拉克学院历史系教授杰克·林格乐博士来院举办了“美国历史讲座”。本学期,外语系又通过签订交流协议的美国戈申学院,邀请了詹姆斯·邦伯格教授和他的夫人爱丽丝·邦伯格副教授来院,为该系毕业班讲授《美英文学》、《应用语言学》和《英文写作》等课程。外语系邀请北京外国语学院著名教授许国璋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和赤峰学院主办,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于2011年7月28日至29日在我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的各民族专家学者近8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汤晓青女士,学院副院长德力格尔教授、崔其福教授,学院巡视员席永杰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于10月22日至2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次论坛别具匠心地采用了“一课三讲”的形式,吸引了1500多名与会者。“一课三讲”指的是一篇课文分别由课文作者、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各讲一次。这次论坛共选三篇课文,它们是《致橡树》、《驿路梨花》和《我的长生果》。著名诗人舒婷女士、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和湖北黄石实验高中的何建中老师分别执教了《致橡树》,著名作家彭荆风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先(?)教授和湖…  相似文献   

4.
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于10月22日至2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次论坛别具匠心地采用了“一课三讲”的形式,吸引了1500多名与会者。“一课三讲”指的是一篇课文分别由课文作者、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各讲一次。这次论坛共选三篇课文,它们是《致橡树》、《驿路梨花》和《我的长生果》。著名诗人舒婷女士、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和湖北黄石实验高中的何建中老师分别执教了《致橡树》,著名作家彭荆风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先霈教授和湖…  相似文献   

5.
《襄樊学院学报》2013,(12):F0003-F0003
10月31日,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峻教授应邀到我校讲学。他以“三顾茅庐与隆中对新解:在隆中谋天下”为题与我校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勉励大家在隆中谋天下。沈伯俊教授历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6.
1852年,美国女作家哈丽叶特·比彻·斯陀夫人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汤姆大伯的小屋》,无情地揭露了奴隶制度的不人道、不合理以及生活在奴隶制度下黑人的悲惨遭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结构模式、情节、人物原型、环境来阐述《汤姆大伯的小屋》与《圣经》的关系。 西方著名文学评论家诺思罗普·费莱把《圣经》称作“文学象征渊源之一”。南京大学朱维之教授说:“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圣经’是世界上最幽邃神奇而富于魅力的书。从中世纪以来,它成了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读写新闻     
本刊主办的“一课三讲”引起强烈反响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于10月22日至2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次论坛别具匠心地采用了“一课三讲”的形式,吸引了1500多名与会者。“一课三讲”指的是一篇课文分别由课文作者、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各讲一次。这次论坛共选三篇课文,它们是《致橡树》、《驿路梨花》和《我的长生果》,著名诗人舒婷女士、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和湖北黄石实验高中的何建中老师分别执教了《致橡树》,著名作家彭荆风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先霈教授和…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上午,由我校文学院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今日世界文学》期刊联合举办的《今日世界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专刊”出版座谈会在文学院召开。莫言、余华、格非、食指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批评家与会,就世界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当下中国文学发展趋势及其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08,(19):F0003-F0003
2008年7月10日-12日,第五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文学教育研究”专题组年度工作会议在北国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市果戈里宾馆召开,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晓苏教授,天津市著名特级教师李振林先生等专家学者与会并作了精彩的报告。王先霈教授在报告中着重指出,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之前,先要清楚什么样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才是精品,要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首先要进行文学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学阅读、欣赏、批评的互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学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五册课文《文学和出汗》的第一段说: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里“上海的教授”一语应作何理解?历来有这样两点比较流行的解释:第一,上海的教授就是架实秋;第二,认为作者之所以用“上海的教授”加以指代,乃是寄寓嘲讽、鄙视之意。我以为这种解释不尽妥当。诚然,《文学和出汗》中所涉及的反面材料,均出自梁实秋的《文学批评辩》和《卢梭论女子  相似文献   

11.
一、文学形象与文化负载的界说  关于文学形象 ,赵炎秋教授在其新著《文学形象新论》中从作品的角度定义为 :“形象 ,就是形式化了的生活。文学形象 ,就是通过语言形式化了的生活。”[1] 他认为 ,文学的本质是形象。赵先生的这一论述是在分析了中外文学理论关于文学本质情感论、形式论、语言论及传统的形象论的基础上得出的 ,正如童庆炳教授在该书的《序》里所说的那样 ,“赵炎秋很熟悉 19世纪的文学 ,也很熟悉 2 0世纪的文学” ,“其推论的背后有文学史的支撑” ,“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赵炎秋的这一论点看似普通 ,但却有‘正本…  相似文献   

12.
潘啸龙教授的《诗骚与汉魏文学研究》今年元月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38千字。该书乃作者30年来在“诗骚”和汉魏文学方面最有影响的论文之结集。其中对《诗经》“赋法”和“抒情人称”的研探,深入精到;对屈原“放逐”和“沉江真相”的考察,推动了屈原生平研究的深化;对《离骚》“抒情结构”、《九歌》“祭神特点”、《天问》“问难艺术”、《招魂》“民俗背景”和“楚文化”对屈原创作影响的探索,至今驰誉楚辞学界;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1,(3):16-17
今语轩2月18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前不久,美国的一位华裔妈妈、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育儿著作《虎妈的战歌》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然而在中国,“虎妈”式的家长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学究竟有何关系?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争论,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的教授、学者们对此问题也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在《文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一书中,各抒己见、分歧不小。强调文学对语言作用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学习研究院”的西尔马·金特纳博士曾于1972年在题为《文学在文化学习中的作用》(The Role of Literature in Culture Learning)一文中说:“从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5.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Maryemma Graham)是堪萨斯大学终身教授,堪萨斯大学黑人书写历史项目的创立者和负责人。她的作品包括《非裔美国小说剑桥指南》(2004)、《非裔美国文学剑桥历史》(2011)及其他关于美国非裔文学和数字人文领域的书籍。格雷厄姆教授已经完成了多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目前正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开展"黑人作家再发现"项目。王丽丽博士在堪萨斯大学访学期间采访了格雷厄姆教授,访谈主要涉及数字人文领域的众多问题,数字人文是近些年文学研究应用的前沿方法。访谈聚焦数字人文的定义、当今发展形势、应用于文学研究的问题和挑战。访谈还包括数字人文对现存的文学假设、文学理论和经典文学研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一束     
正《莫言文学精神》出版纪念会在东京举行《莫言文学精神》出版纪念会日前在东京举行。出版纪念会由东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藤井省三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敏洁,庆应大学教授长堀祐造受邀发表基调演讲。来自中、美、日、韩、新加坡等多地的专家以及中日友好人士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林敏洁教授就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发表主旨演讲。林敏洁指出,  相似文献   

17.
王立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列入“当代名家文库”面世了,这是国内主题学研究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该书由四编组成:“国别文学主题史接受编”、“国别文学主题母题个案研究编”、“文学母题跨文化溯源比较编”、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事实上黑色幽默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分析《睡谷传说》《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色"和"幽默"成分,总结得出以上三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因素。这些美国早期作品可以认为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元月20日下午,“庆祝《河东学刊》公开发行座谈会”在运城高专二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张满谦、校长杨宗和、副校长冯福臣、全国著名演讲艺术家景克宁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树山先生、著名生物学家膝崇德先生及各系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著名《西游记》文化学家、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博士生、《河东学刊》主编李安钢教授首先向各位领导、教授及与会同志汇报了近年来的学报工作以及申办刊号等情况。《河东学刊》公开发行,是原《运城师专学报》以及后来的《运城高专学报》和今天的《河东学刊》创刊15年…  相似文献   

20.
杨仁敬教授的新作——《美国文学简史》承续前著《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的优点,文献资料翔实新鲜,叙事语言明快简洁,集普及型与研究型为一体,力求创新,为美国文学的研究与普及再建新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