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文华 《现代语文》2007,(4):90-90,113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中口语应用能力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张晓宏 《教书育人》2001,(12):44-45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院校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具体说来,第一,“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应用语言学;第二,就应用语言而言,“教师口语”的内容是关于口语方面的应用而不是其他方式的语言应用;第三,就口语而言,“教师口语”的教学目的最终是培养师范生──未来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运用口语的能力,而不仅是培养一般口语表达技能;第四,就教师职业用语而言,这门课不…  相似文献   

3.
口语课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曲英华教师口语课是目前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新课。这门课是在语言理论指导下,通过系统严格的训练,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的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口语技能。但实际上口语能力又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袁蕾 《教育与职业》2004,(27):44-45
教师口语课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修课程,它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表达技能等内容,是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1994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程,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口语课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师口语》课是应现代教育之运而生的一门内容新颖、实践性强、融多门学科为一体的新的边缘学科,是一门职业技能训练课,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开设教师口语课程,是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需要,也是师范院校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实践中对《教师口语》课的教学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借助电教媒体强化口语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口语课是以培养师范生运用教师职业口语基本技能为目的的一门口语实践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是口头语言,因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就成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侧重于教师示范,学生操练。被训练者只能从教师的评析中得...  相似文献   

7.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课.论辩作为教师口语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论辩的立足点与突破口、思维特征及语言特色,以求达到对教材的不足进行补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师口语课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修课程,它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表达技能等内容,是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1994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程,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口语课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师口语课是国家教委在总结了师范院校多年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新课,它担负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口语表达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正音.一般口语表达训练、教师口语表达训练三方面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语运用的技能,培养一定的言语应变能力。这是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口语课应结合口语教学的特点,认真遵循口语教学的原则,选择并运用好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性却出现了偏差。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些新的认识及建议,希望口语课能成为真正具有指导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它一诞生,资本主义国家就采取了各种对策,如武装入侵、核战、冷战、和平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经过长期的较量,双方谁也摧毁不了谁。就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到挫折,进入低潮时,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走出了一条全球化时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竖起一面旗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政党的建设是政党健康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中国的政党体制下,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与执政党的建设密切相关,加强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和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执政党的健康发展,实现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形象是高校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体现大学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借用“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模式,提出高校进行形象塑造和形象传播的基本框架-“UIS”(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并认为高校形象塑造的核心是培育独特而又的大学精神。高校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是大学精神的追寻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一个神话,其所塑造的狂人并非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多种指向的符号人。他是多种人、多种心理、多种文化、多种趋向的集合和代码。鲁迅通过狂人形象的塑造,融合了鲁迅对人生、文化和世界的多种理解。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乡徙》中女主人公由一个把生存需要看成人生第一要义的人,由一个丧失了自主性与自觉性的“异化”的人,成长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具有精神独立性的、努力进行自我拯救的人,作品的这种展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作品在对这一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剖析上存在着价值判断的偏差,仿佛下岗不是对人以往拥有的各种社会权力的无情剥夺,而是救赎、启蒙精神氓众的治世良方,因此不能不说作者对弱势群体精神世界的如此解读是遗憾的。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不仅指概念层面上的,更是指实践层面上的,只有不断进行积极的公民实践,才能培育现代民主意义上的"公民".公民精神的培育有赖于国家力量,特别是国家的制度建设,同时,还有赖于一个各方力量可以充分沟通的意见平台.互联网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正日益成为这样一个空间.2007年的"两会"网络报道在"两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日益成为培育公民精神的有益土壤,并将对未来的政治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论贫富差距对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贫富差距是社会不公的重要体现。贫富差距会造成社会阶层分化,引发社会心理失衡,损害社会制度正义,导致社会环境恶化,从而诱发犯罪,破坏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贫富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