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尔·波特莱尔(1821—1867)是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在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家。他的诗集《恶之花》、散文《巴黎的忧郁》都是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说到波特莱尔对文学的贡献,一般论者都喜欢引用波特莱尔本人的夫子自道:“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之美。”他因擅写“恶中之美”而备受非难。但是,高尔基却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了这样的意义:他“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波特莱尔创作的丰富与深刻又是“恶中之美”所不能包容得了的。波特莱尔也说过:“诗在本质上是哲理,但是由于诗首先是宿命  相似文献   

2.
释旦     
有关旦字的形体结构,历来说法不一。举例如下: 象形说此说流行的时间最长,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说文》:“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此后,高亨先生把“旦”字归入象形中的合体象形字(见《文字形义学概论》)。梁东汉先生认为“旦”字象太阳刚刚升起之意,是象形字(见《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会意说此说流行甚广,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旦,从日见一上,一,地也。会意。”他是把“旦”归入会意中的“字之部位见意者”,即“日”的部位在“一”之上,表示“明”的意义。台湾学者戴君仁先生的《中  相似文献   

3.
讲授《在暴见孟子》时,随机设置了一道写作练习题,从中得到启发,给自己的感觉是“小练习”锻炼了“大能力”。《庄暴见孟子》是孟子宣传‘与民同乐”思想的著名篇章。孟子这位说理大师,总能把他所劝说的对象说到口服心服。当他由“好乐”()说到“与民同乐”()的时候,他构想了两幅生动的生活景象作对比,来打动齐王:不“与民同乐”,王游乐时百姓“举疾首巨额而相告:‘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与民同乐”,王游乐,百姓“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回:‘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相似文献   

4.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集的第一篇,属“四始”之一。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约有8说,即:“美后妃之德说”“美太姒之德说”“美文王之德说”“刺时说”“妇德说”“美世子娶妃初昏说”“婚歌说”“恋歌说”。综合察之,当以“恋歌说”较为切合《关雎》本意。这的确是一首描写黄河边一位青年男子热恋采荇菜的“窈窕淑女”并幻想与其成婚过上和谐美满生活的婚恋之歌。其艺术审美价值甚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比兴美、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与风格美等5个方面。其思想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5.
骆霞 《文学教育(上)》2008,(13):134-135
自然,有自由发展之意。其字面上可解释为“本来的样子”。“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源于道家美学。庄子在其《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渔夫》篇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素朴之美”与“天真之美”都是一种“自然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反复强调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7.
夏昆 《师道》2003,(10):44-44
第一次知道陶渊明,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他的《桃花源记》。那时,对他的感觉恐怕只有痛恨:古人一天到晚没事做就写些深奥难懂的文章让我们背,背不着就被老师打手心。当时背《桃花源记》时我是否惨遭打手心之厄运,已记不太清了,不过这种对古人的痛恨至少跟着我一直到高中。于是后来就读到了他的《饮酒》,也并不觉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有什么了不起。后来看到王国维先生说一个“见”字,境界全出,由“有我之境”变成了“无我之境”,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于是试了一下,把这“见”字改为“看”或“瞧”或“瞪”,的确…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的《为程筠作归真亭》诗中,有“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句,有人议为不当。囚为“龟趺”是刻成龟形的碑坐,怎么会出现在树杪呢?如王直方在其《诗话》中说的:“龟趺是碑坐,不应见于木杪也。”但叶梦得颇不以为然,他在《石林诗话》中说:“学者多议子瞻‘木杪见龟趺’,以为语病,谓‘龟趺不当出木杪,殊未之思。此《题程筠先墓归真亭》也。东南多葬山上,碑亭往往在半山间,未必皆平地,则下视之龟趺出木杪,何足怪哉!”何薳在《春渚纪闻》中也认为“木杪见龟趺”是合情合理的,指以为病者,实系“误疵坡诗”。他还举出杜甫《北征》诗中“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句进行反驳说:“岂亦子美之仆,留挂木末,如猿猱耶!”  相似文献   

9.
老子并没有另一套美学主张,把美作为手段、方法去服务于某个宗旨。他的审美观、人生观完全融合在他的自然本体论的内容之中。可以说老子在说自然,也是在说人生,也是在说美。最高的存在是自然,人生的最高法则是合于自然,美也就在人心悦诚服地合于自然之时而显现。自然而然地“无为”,无意识而又合目的,正是老子“自然美”体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庄子在《天道篇》里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刻意篇》里又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在庄子看来,朴素、澹然就是美,并且在一切美之上,是美的最高境界。虽然《天道篇》《刻意篇》所体现的审美观,主要是基于对人的认识,但庄子对文学艺术的评论也贯穿着这样的观点。他以朴素来要求文艺创作,评价文艺作品的高下,并由此而接触到了文艺的某些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触龙说赵太后》(初中语文第五册)一文中,触龙提出了四个“愿”:“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故愿望见太后”、“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乍看起来,这四个“愿”都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把上面四句话分别译作“左师触龙说希望拜见太后”、“所以想来看望你”、“希望你让他补进王宫卫士的行列当一名侍卫”、“希望在我还没有死之前,把他托付给你”。除第二句把“愿”译作“想”而外,其他三句都译成了“希  相似文献   

12.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13.
<正>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荷花淀》是该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荷花淀派”的特色是“诗情画意之美”[1]。选入《荷花淀》的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在“学习提示”中也说:“《荷花淀》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善良勇敢的抗日军民形象,充满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之美”既是“荷花淀派”作家在美学上的一致追求,也是读者对《荷花淀》的一致印象。问题在于,这种诗情画意是如何与抗战的烽烟融合而不令人有割裂之感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释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潇湘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潇湘”,它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名词,连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没把它放过,使他笔下的林妹妹,住在别有风味的“潇湘馆”。 潇湘一词,见《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东晋郭璞在《中山经》注中明确指出潇为水名,但他不知道潇水在何地,只是慨叹说:“所在未详也。”一百五十年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湘水注》中说:潇者,水清深也。把潇字当作形容词,因而将“潇湘”解作清深的湘水,这样潇湘实指湘江一水而言了。今天的潇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标明为“深水”,自九嶷山舜庙(秦汉时舜庙在今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是唐宋时期尊重诗骚传统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诗经》全部作品都“近于人情”的新见,由此初步发现了《诗经》审美价值之主体所在;他对“兴”的手法作了深层揭示,可谓前无古人而后启来者;他还超越比兴说的范围,总结了《诗经》的某些创作经验;他在总体上强调学习和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同时,东坡论诗学传统也有其负面,本文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6.
对于鲁迅的散文诗《雪》的理解和分析,历来有着分歧。“历来”姑且不谈,只说今年。今年《破与立》第三期上,发表了曲辰同志撰写的《谈鲁迅的散文诗〈雪〉》。作者说:《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雪》当然也很不易解。为了不让大家“死于句下”,作者便对《雪》的“象下之义”,做了一番寻求和揣摸。他认为鲁迅当时已经“把希望寄托在广  相似文献   

17.
关于“之”的本义,古今有许多不同解释的。首先是东汉的许慎,他提出“之”的本义是“出”的意思.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小篆体之字),出也.象过(草木初生也……读若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他认为“一”上的“”为草木从地下初生出来的形状,所以他把“之”的本义训为“出”义。戴震也把“之”的本义训解为“出”义;但与许慎对字形的理解不同.他在《礼记·考工记·梓人》的补  相似文献   

18.
《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蒹葭》是美的,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博学多才,善于思考,在思维方法上有许多可供语文教学借鉴的地方。本文初步探讨孔子的一些教学思维及其给我们语文教学的启示。一、学与思结合孔子没有孤立地谈思考,而是将思考和学习结合起来。孔子十分强调知识的获得,要求学生“博学于文”(《雍也》),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他把多闻、多见、多问作为博学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认识到学习不能仅限于闻见,而必须在闻见的基础加以思之功,把闻见中所得来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切问而近思。”(《子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