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泽东对于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看法在新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致持发展和利用的态度,党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制定相关政策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夕,毛泽东由于过分强调私人资本主义的负面作用而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这一改变直接促成了私人资本主义的消失,也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私人资本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肯定了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民营经济仍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建国前后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非常丰富和深刻.他科学地阐明了新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并使之在实践中获得丰富和发展.但这一思想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自相矛盾之处,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毛泽东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资本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肚利,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认识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对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予以了较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建国前后科学地阐明了有条件地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批评急于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胡。但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与实践并非尽善尽美,它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自相矛盾之处,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主要是:“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和资产阶段的特点,党正确处理同私人资本主义关系的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思想的领导人。他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从理论上全面阐述过利用私人资本主义问题。其中,他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私人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探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时期 ,党和毛泽东同志在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充分肯定了私人资本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必要 ,制定出利用外资、发展外贸的政策。将保护民族工商业列为三大经济纲领之一 ,并提出对私人资本的限制、利用政策。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也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 ,它对我们今天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842年至1894年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本主义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中国具有成功走向近代化的有利因素,但由于封建统治的顽固不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发展,使私人资本主义逐渐衰落,中国丧失了第一次近代化的机会。第一次近代化机会的丧失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对中国现实的深邃思考,逐步形成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于20世纪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过程中,对如何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论述:由于中国生产力落后,所以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之外,要保护和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要对资本进行节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毛泽东的民族资本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有所突破,体现了一定的理论创新和进步性并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我国社会的经济性质及经济成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在农村建立供销合作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不仅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计划,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实践表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过早地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的这一“放弃”和“提出”,是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偏差密切相关的。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这种认识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肯定发展而来,邓小平理论体现了新时期党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联系,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股份合作制及发展资本、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真正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进步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提出的“让资本主义绝种”思想,人为地过早消灭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三大改造的任务提前完成,造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模式化和商品经济理论探索的中断。导致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走向误区。毛泽东在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的失误,给我们今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任何形式的商品生产都具有私人目的和社会目的两重性;商品生产私人目的和社会目的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且两者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目的之间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学说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有一条:剥夺剥夺者,消灭私有制.鉴于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立场的定位是"软弱性、妥协性",过渡时期党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社会主义改造60年之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研究党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建国前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指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不要怕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在我国,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在革命胜利后相当长时期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发展的,历经了萌芽、发展、成熟和正式形成四个阶段。以恽代英、彭述之、张闻天、毛泽东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构想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于建国前夕确立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主要体现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在建国后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表现为明显的一时肯定、一时否定、一时又肯定和一时又否定的时断时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毛泽东泽东作为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他的一言一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试图通过对此现象的分析,以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