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订单培养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建立了高职订单培养在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理论支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订单培养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其利益平衡方式,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订单培养的目标、过程、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方式,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了订单培养与传统公共管理在组织、目标、模式之间的异同,基于整合理论探讨了订单培养全生命周期的校企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生的社会公共人身份和现代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学生必须更多地参与到各种公共事务中;同时,公共参与有助于学生个人的身份认同并形成归属感,从而促进其公共理性和德性的发展.公共参与是新时代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现代性的重要实践.当前,由于受个人主义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公共参与精神,或消极参与,或功利参与.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精神,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建构学校公共生活环境,促成学生公共参与启蒙;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公共责任感;教给学生公共知识和技能,奠定其公共参与信心;深化学生公共参与体验,升华其公共参与认知.  相似文献   

4.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基于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涵,着重从公共治理及公民个体层面分析了公共治理的价值诉求——公民参与,即从公共治理层面而言,公民参与是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有助于公共治理目标的实现;从公民个体层面而言,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的基本保障,有助于提升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公民自身利益的实现。进而提出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构建公共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5.
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教师公共精神的力量。教师公共精神由教师公共利益、教师公共责任、教师公共参与三个维度构成,经历了蛰伏期、萌芽期、徘徊期、回归期的发展阶段。当代教师公共精神体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公共利益、以培养“公共人”为己任的公共责任、以公民自由和自治为吁求的公共参与。现实中教师公共精神存在“公共责任模糊、公共利益单向和公共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新时代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应重视“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的时代化与生活化、公共责任培育实践的在地化与场域化、公共参与渠道的多元化与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构建在利益基础之上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是政治生活的中心。其中又以主要表现为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力为核心。政治权利凭借政治权力得以实现,政治权力要以政治权利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它们的共同基础是利益。但政治权力总是要借助具体的个体实施,所以,要实现公共权力的良性配置和有效运行,必须首先着力研究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运用利益分析法,分析论证了公共权力是一种资源价值,公共权力的工具性及其价值的正负向释放可以给不同权力主体带来各异的实际利益,着重讨论了公共权力负价值方向运行(以下简称负向运行)的表现、根源、危害和它的人民性、社会性复归的理论路径,对公共权力价值的最佳实现形式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2009年发生的“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中,各种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对公共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由此形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到维护,公共决策的理性得以回归。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机制,应大力推动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并实现决策主体多元化,致力实现决策程序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决策监督机制与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9.
利益驱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21世纪道德教育,必须突出利益原则。高校道德教育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导之以利。通过利益诱导,使大学生产生渴望成才的需求。“导之以利” 即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追求利益的利己性、社会性和应当性,使利益驱动内化为大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和道德精神,外化为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实践行动。  相似文献   

10.
地位不对称、偏好分歧、策略非稳定性等问题造成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重复博弈。在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下对其重复博弈的可能性、行为冲突、策略选择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减少背叛、增强合作的技术突破提供了方向:搭建目标利益的协调平台,建设有利于偏好分歧表达与信息渠道沟通的制度环境,探索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路径,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1.
对当下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处于建构阶段、大学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当今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培育德的“空场”。这种状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应将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核心与优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利益驱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21世纪道德教育,必须突出利益原则,高校道德教育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更导之以利,通过利益诱导,使大学生产生渴望成才的需求,“导之以利”即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追求利益的利己性,社会性和应当性,使利益驱动内化为大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和道德精神,外化为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实践行动。  相似文献   

13.
学校公民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公民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培育一种公共交往生活和公共氛围,以此来奠定更为坚实的生活实践基础和伦理实践基础。在公共交往生活中,学生的公共理性、公共德性和公共行动能力将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实践和培育。学校的公共交往生活在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参与式交往、社团式交往、论辩式交往和服务式交往等等,它们都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最终实现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相似文献   

14.
对公共选择理论和利益分析说这两种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理论的不同更多地产生于制度文化的差异,吸收这两种理论的精华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从人性假设上进行比较,这两种理论实质上都不否认人有两面性,但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上直接采用经济人的分析方法显得更加现实,而利益分析说采用比较利益人的分析法就显得更为全面。在如何看待公共利益问题上,两种理论出发点不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其无,利益分析说认为其有,这就提供了不同的思维视角,使我们对公共利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如何看待政府利益问题上,因为这两种理论分析的情境不同而产生了差别。吸收这两种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公共管理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制度建设是推进公共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应当合理界定政府的边界,强化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道德的力量促进公共管理,而不是单一的推进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需要充分的物资保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公共精神的彰显和培育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利器和重点任务。疫情应对中,大学生公共精神突出表现为理性与冲动并存、网上与网下联动、坚定与困惑交织等基本特质。疫情防控形势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体现了新思想对青年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诉求,彰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吁求,促进了大学生成熟成长与全面发展。回应与契合时代要求,激发与融入时代课题,耦合与超越时代现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致思取向和践履指向。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包含着公平和正义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为理念引领着社会成员的生活。从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诠释出发,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共精神的关系,提出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只有深切关注公共精神的培育,方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以Z大学为例,利用专家评分法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并筛选出其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设计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调查问卷表并实施调查。结果证实了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Z大学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对Z大学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实现方式,并且对各种利益要求实现方式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大学应采取适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现大学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校课程建设是引领人们在追求公共善的过程中超越个人理性,开展课程价值协商与集体审议的过程.公共性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应有形态,蕴含着公开性、平等性和公益性的本质特征.公共精神的匮乏,主体意识的缺失,公共空间的不足导致了学校课程建设公共性发展的困境.为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课程公共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公共精神培育的基础上,提升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拓展学校课程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9.
学校课程建设是引领人们在追求公共善的过程中超越个人理性,开展课程价值协商与集体审议的过程.公共性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应有形态,蕴含着公开性、平等性和公益性的本质特征.公共精神的匮乏,主体意识的缺失,公共空间的不足导致了学校课程建设公共性发展的困境.为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课程公共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公共精神培育的基础上,提升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拓展学校课程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中的"公共人"所显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取向、道德与秩序观念的总和,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是合格公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精神的培育当中,学校教育担当着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却面临着公共理性消弭、公共空间萎缩闭合、公共关怀失落等现实异态,对此,可尝试深化公民教育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