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具高度显著性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宽硬拉成绩与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成绩与挺举成绩直接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下蹲翻半挺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前深蹲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挺举成绩;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受爆发力和绝对力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了解举重训练中常用的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的训练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影像测量结合动力学测量,对高翻、窄速拉、窄硬拉等练习动作进行量化分析,重点研究了"人/杠"重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实例进行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与结论:发现这3种练习动作对于挺举提铃训练具有不同的作用特征,而且受完成动作质量的影响。训练中应将这些特征与训练目标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并且要有练习要求,才能较好的达到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内蒙古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挺举下蹲翻技术训练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自1972年举重竞赛中取消了推举动作以后,挺举成绩的多少有了更加突出的竞赛意义。它不仅决定挺举竞赛的名次,而且直接影响着总成绩的名次。目前挺举的成绩我国仍然比较落后。虽然我国优秀运动员已经达到了200公斤大关,但与同级世界纪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对挺举的技术研究已成为我国目前举重运动中的重点课题之一,它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挺举的技术研究,绝大多数都着重在提铃发力和予蹲环节的分析上,而对握距与支撑技术的力学分析和研究却极为缺乏。  相似文献   

5.
徐芳  陶江  黄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123-124
女子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是我国奥运金牌的重点项目.对挺举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于保持我国在世界举重领域的领先地位,发展我国的奥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三维常速摄像和视频解析系统,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我困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挺举技术进行测试和分析,试图揭示这一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挺举技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提铃至胸 (即下蹲翻)技术是挺举中的主要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上挺。怎样节省下蹲翻的能量消耗,已成为重要的探讨课题.1  相似文献   

7.
<正>1.力量训练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应采用各种手段全面训练运动肌群,为以后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2.起跳练习应经过较长的基础训练后再安排。应认真地学习举重技术(高翻、抓举、挺举、半蹲等技术),这是起跳力量练习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正> 1 前言男子举重在我省是一项较强项目,但我省部分队员存在抓举和挺举成绩不平衡现象。主要问题在于抓举技术动作不够完善。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省队员存在的问题,我们对部分队员的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同时分析研究了国家队部分优秀选手的技术动作,以进行对比借鉴,从而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为今后解决技术动作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举重历史上,挺举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出我国运动员在挺举竞赛中,具备极高的运动技术水平。然而,近几年来,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反映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上挺动作成功率偏低。故此,经过认真的分析找出阻碍举重运动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浅析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本人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和观察,发现我国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基础教学或训练中人们大都认为,上挺预蹲正确姿势是上体严格保持正直、屈膝下蹲、臀部沿足跟方向垂直下降。但我认为正确预蹲动作应为上挺预蹲,在屈膝的同时相应屈髋,臀部在向下移动时稍向后移动,上体稍出现相应的倾度,这一观点已在国内外运动实践和许多研究资料中得到证实。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预蹲动作,初步探讨该预蹲动作的理论根据,旨在改进上挺预蹲动作,使挺举技术得到改善和提高。2 研究方法运用人体重心稳定平衡原理、运…  相似文献   

11.
挺举技术     
两手挺举是比赛最后一个项目。挺举举起的重量最重,对比赛成绩好坏有很大影响。挺举分为两个大的动作,即提铃至胸和从胸部上挺。挺举的阶段、步骤、动作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发力是抓举、挺举两项技术动作过程的关键,而伸髋蹬腿提踵又是发力的关键。七十年代,我们在分别对赵新民、杨海平和李顺柱、张跃鑫等两批少年队员的训练中,取得一些体会。 在技术训练中,首先要让队员明确抓举、挺举动作的技术原则和技术规格,然后普遍性地狠抓关键环节“发力”练习。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目  相似文献   

13.
挺举是举重比赛最后一项动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良好心态。因此,合理地安排挺举训练,加强上挺的力量、技术训练,是广大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谈挺举的预蹲角度与预蹲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蹲技术是挺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挺举预蹲技术的研究早已被国内外举重界所关注。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我国1972年恢复举重运动后的屡次重大比赛中,研究工作者对影响挺举技术发挥的关键环节一预蹲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76年国家体委举重调查组对该年在武汉举行的青少年举重比赛的统计。调查组对八十一名运动员的二百五十六次挺举试举作了全面的观察,得出了挺举的失败,有百分之六十三是出在上挺  相似文献   

15.
作者使用精密摄影机拍摄(每秒100格)国际级举重健将的挺举动作,然后对影片进行分析,研究挺举提铃至胸阶段技术的空间和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举重运动历史上,挺举曾多次打破世界记录,曾成为我国领先世界水平的优势项目,同时也展示出我国运动员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然而,随着世界举重水平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举重上挺动作成功率却偏低,原来领先世界水平的优势项目——挺举,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为此,我国举重教练员们,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2004年雅典和2008年北京两届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冠军陈艳青在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主要辅助练习和竞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具高度显著性相关;宽拉、后蹲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抓举成绩;借力推、高翻混挺、垫木窄硬拉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挺举成绩;陈艳青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有其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举重历史上,挺举曾多次打破世界记录。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出我国运动员在挺举竞赛中,具备极高的运动技术水平。然而,近几年来,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反映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上挺动作成功率偏低。故此,对1997-2000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分组赛1086人进行现场观察统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体操运动迅速发展,新动作新技术不断出现,沿身体纵、横等轴混合旋转的“旋”空翻等难度大,质量高的动作技术日新月异。如何使我国的体操运动水平向更高的方向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近几年自我训练和对青少年进行体操训练中的点滴体会,我感到不论做简单的滚翻、手翻、较难的后手翻、后空翻和高难的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旋空翻等动作,  相似文献   

20.
1、原地小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原地小翻(也称原地后手翻)是舞蹈、戏剧、杂技等艺术表演的毯子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点技术动作,也是竞技体操、技巧、艺术体操、健美操等体育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动作。该动作的运用频率之高,是跟斗(技巧)动作之最。并为高难度动作的连接起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