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普遍伦理应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思考伦理问题的有效背景。家庭伦理因此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解.也许这种理解就是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在此道路上,我们就有可能把握其存在、厘定其范式以及应和其召唤。从而,获得家庭伦理规范与人的存在的相互圆融与相互宽宥。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家庭也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棱心的传统家庭伦理发生深刻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夫妻关系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既要发掘蕴含于传统家庭伦理中优良的人文资源,更要与时俱进,对之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重构现代父子伦理和现代夫妻伦理。  相似文献   

3.
传统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具有同构性。在社会转型之际,社会伦理应再造,家庭伦理也应重新定位,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以"孝"治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伦理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安宁祥和。随着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变迁,家庭伦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一般而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庭这一细胞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有必要解决好家庭伦理问题,使其良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切入传统家庭伦理,审视传统家庭伦理中的性别偏见源流,为实现家庭伦理的社会性别公平,构建新的家庭伦理和妇女解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略论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家庭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家庭伦理包括婚姻伦理、夫妻伦理、亲子伦理等内容,具有禁欲性、矛盾性和通融性的特点,它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维护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强调了亲子之间的相互义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变革,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冲击和挑战,现代家庭伦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家庭伦理价值观由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家庭伦理原则由家长专制向民主平等转变;夫妻伦理由重理轻情向重情轻理转变;家庭生活由亲子关系为中心向夫妻关系为中心转变;家庭伦理规范体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状态的标志。个体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以及依赖时间之长短会因进入文明社会时所面临的历史背景之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维持中国传统家庭和西方家庭关系的伦理规范和秩序就有所差异。但家庭伦理的基本构成却都包括这样一些方面:家庭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缔结婚姻的目的、意义;以及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碰撞与交融:关汉卿杂剧的家庭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现存杂剧内容丰富,有相当数量的作品直接或间接涉及了家庭关系及伦理道德,反映了家庭伦理与亲情、法律两方面的关系。家庭伦理是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既出于人的自然感情,也出于社会对人的道德约束。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关剧中家庭伦理和亲情、法律产生了碰撞和交融,理性的超越和感性的升华在矛盾中达到了和谐。此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广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伦理文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踩影游戏》呈现了消费主义引发的美国化印第安裔家庭的伦理危机。吉尔创作妻子的画像以谋利,用购买礼物取代对孩子的关爱,遵循了一切事物都可被商品化的消费主义逻辑,最终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印第安传统大家庭在收养孩子后对其进行关爱和照料,抚慰其原生家庭创伤。瑞尔与母亲间的脑文本传递寄托了以爱、谅解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诉求。夫妻的婚姻悲剧与子辈充满希望的结局表明:夫妻之间的爱与责任、亲子间的相互谅解,不仅是从内部化解家庭危机的良方,而且是维系家庭稳定、重建家庭道德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公益伦理原则的公平应当强调机会均等和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因为公益伦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关注和关心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使他们能够具有各种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并最终使他们能够生活在比较公平合理的贫富差距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12.
和而不同:应用伦理学达成共识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而不同”思想蕴涵了丰富的伦理价值,其与应用伦理学的特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从“和而不同”的历史内涵看,其伦理价值可以为论证应用伦理学的产生与建构提供指导,应成为应用伦理学达成共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伦理危机及伦理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经济体制为先导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不仅引发了伦理功能、标准和行为方面的危机,也要求与传统的伦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和资产阶级的伦理不同的新伦理的重建;在新伦理重建过程中,社会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其原则,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总目标的个人与社会伦理是其内容,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是其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我们能否简单地沿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道路走下去呢?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大学这一社会现象,弄清大学在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良性永续中该享有何种权利又需承担何种义务,即应审视大学的伦理问题。针对人类终极关怀这一目标,在当前,大学伦理从理念到实践的建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在为人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面对网络引起的伦理道德环境的新变化,针对网络环境下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的涌现,有的放矢地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伦理道德建设,协调网络人的关系,规范网络人的行为,不仅是网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伦理道德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加强现代家庭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家庭也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发生深刻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夫妻关系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既要发掘蕴含于传统家庭伦理中优良的人文资源,更要与时俱进,对之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重构现代父子伦理和现代夫妻伦理.  相似文献   

17.
信息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外信息伦理学发生发展历程的考察,把信息伦理学的发展划分为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和信息伦理三个阶段。阐释了信息伦理学的特点,信息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的关系。并就构建当前中国信息伦理学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着重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家庭伦理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分析了当前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和谐社会理念对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导向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