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13):50-51
人类寿命达史上高峰人类的寿命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且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上升的这种趋势无放缓迹象。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发布的年度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90年的64岁上升至2011年的70岁,这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失效专利维持年限统计法对上海市2001年至2020年的全部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和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通过对比表明,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与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总体上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后者,上海市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计算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9.12年。同时,上海各区之间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很大,应当采取针对措施提升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专利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兼顾了失效专利与存量专利的数量与维持时间长度等因素,可以客观全面反映专利的整体现状,应该成为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份全球人口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与1970年相比,2010年人类整体预期寿命延长了10多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延长了11.1年,女性延长了12.1年。虽然寿命延长了,但是人类遭受疾病折磨的时间也随之变长。随着人类预期寿命普遍延长,遭受"耳聋眼花"或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失效专利维持年限统计法对上海市2001年至2020年的全部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和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通过对比表明,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与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总体上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后者,上海市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计算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9.12年。同时,上海各区之间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很大,应当采取针对措施提升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专利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兼顾了失效专利与存量专利的数量与维持时间长度等因素,可以客观全面反映专利的整体现状,应该成为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社科文摘     
狗年,本世纪最长的农历年翻开丙戌年历本,人们会发现有许多与往年不同的历法现象:鸡年除夕是“廿九夜”;狗年岁首春节落在1月份;立春这天巧逢“甲子”日;一年两头“春”;闰七月;全年有13个月。一年13个月当然日子比平年长,由于农历月份的大小不固定,丙戌年13个月中有8个大月,而小月只有5个,因此全年有385天(结束于2007年2月17日)。这是本世纪最长的一个农历年。北京人口预期寿命居全国之首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公布的国内首份《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显示:北京城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6岁,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2.8岁相比,人均寿命增加…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技发展、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提升和医疗保健的完善,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增加,全球进入老龄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人口老龄化除了对养老等提出了巨大挑战外,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也是另一个严重问题。进入老龄社会后,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病,AD)会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高投资性和高回报性使得近几年里房地产业的发展如脱缰之马.住房作为房地产的主体,其质量和寿命更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目前我国的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远低于设计寿命50年的标准,而发达国家的住宅寿命一般高达80年”.中国的住宅寿命如此之短,房屋产权“70年大限”如同虚设,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导致其“短命”原因.本文将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为背景,从住宅寿命的现状入手,引出重视住宅寿命的必要性,同时探讨导致住宅“短命”的原因和提高住宅寿命的主要措施,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0,(6):78-80
穷国富国寿命差距惊人格鲁吉亚老太太安蒂莎·克维查娃的身份文件显示,她出生于1880年,今年7月即将迎来130岁生日,所以她比目前已知的全球在世最长寿老人日本老太太——115岁的知念釜——还要年长15岁。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人口平均预期寿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美国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一种叫“我还没死”怪名的基因的突变能把果蝇寿命延长一倍,研究人员说,这个发现也许有利制造新药,延长人类寿命,甚至减肥。康涅狄格大学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一个基因的单一染色体后,果蝇的寿命从平均的37天延长到70天。在研究中,一些果蝇的寿命长达110天。研究报告的高级作者赫尔方说,人类体内也有同样的长命基因,“它将成为将来延长寿命的药物治疗的目标”。以人类来说,寿命加倍等于活到大约150岁。基因突变的奥秘似乎是限制细胞吸收热量,也就是说,让细…  相似文献   

10.
林森 《百科知识》2009,(16):11-13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正因为如此,60年来(1949~2009),中国快速发展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人的健康的增强和寿命的延长。通过历史的比较以及横向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一些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1.
龙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22-222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详细阐述了现代文明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并从“生物钟养生”、全面均衡适量营养、适度运动及好的心情等多个角度提出应对之策,旨在为提高人类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及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1,(17):38-38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知道影响人类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大致可以推算出人的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13.
正在1820年,一个人的预期寿命不到35岁,当时全球94%的人口都处在极端贫困当中,80%多的人都是文盲。今天,人类的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0岁,全球只有10%的人仍然生活在极端贫困当中,而80%的人都能够识字读书。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进步,主要要归因于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兴起于工业时代,到今天已经是信息时代。未来,还将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科技改变我们的世界,为人类带来更好的福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170-170
引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问,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创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也是中医诊断之根本,在这里笔者仅以此来证明何样的企业才适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洪昭光 《金秋科苑》2008,(23):70-71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16.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17.
自从有了电脑,人们就梦想着有一天能让电脑的“智商”达到人脑水平。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它利用齿轮的咬合转动体现数字之差的规律。1833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准备设计更高级的机械计算机,提出了“全自动化计算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权力与金钱,是人类历史上两个永恒的话题。圣贤如孔子,在学有所成之后,不也驾着马车,周游列国,一心想谋个一官半职吗?但是,孔老夫子说,当官要有“命”,那么做老板呢?也许不必有“命”,但一定要有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古人将天地并称,有“天公地母”之谓,认为“天地媾精,化生万物”。不单神圣的“天公”能够创生出神奇的生物,“地母”同样具有这样的伟力。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北京市6个区县6000多名成人志愿者的调查表明,北京人在其一生的时间里有1/4的时间不健康。按性别划分,18岁年龄组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0岁,他们的健康预期寿命为43.4剩余年;18岁年龄组女性的预期寿命可达84岁,她们的健康预期寿命为38剩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