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鲁迅先生的《祝福》问世以来,多数人对作品中的“我”这个形象的理解倾向于:为人善良有同情心;怕负责任,软弱无力;串起情节,见证事件……我认为,要真正地理解和把握“我”,还应该结合创作者的特殊情感体验及作品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谈“人称”     
本文所谈的人称,就是指用某种人称去写作的“人称”。即我把“我”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一人称;我把“你”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二人称;我把“他”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曾经多次强调好的作品是诗,渗透着诗性,这既是他评价作品的标准,也是他自己创作作品的出发点。《我与地坛》感动了无数人,其中诗性的贯穿也是该作品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史铁生对“诗性”的理解出发,进一步探寻《我与地坛》的“诗性”所在,再一次感悟该作品的魅力,找寻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引流行歌曲,重音乐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霞 《师道》2008,(1):30-31
这天,我给高一(6)班上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先朗诵《阳关三叠》诗词导入新课,问学生诗的出处,接着让学生聆听作品;然后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范唱,带学生演唱作品;最后结合所学的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一下课,我听到学生说:“这节课好闷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孙玉石先生的《关于<风筝>》研究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对儿童心灵施暴是近于犯罪的行为,是不能、也不应该得到谅解和宽恕的,这正是作品的深刻主题和内涵,而大多数研究者却忽略了这一点。同时,《风筝》中的“我”应理解成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果简单地理解成鲁迅本人,会削弱作品的普遍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鉴赏”.就是鉴别和欣赏.实际就是对作品的品评.就是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主体意识和情感体验。鉴赏的前提就是鉴别.而鉴别则离不开阅读中的理解.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别的核心就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我从理解和审美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出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标题之于文章的内容有如眼睛之于人的心灵,都有“窗口”的作用。那么,教学中处理好“破题”这一环节,就可以引导学生透过“窗口”登堂入室地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因此,精彩的“破题”有时可以说是使一堂课成功了一半。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初中阶段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篇文章。这不仅因为鲁迅这个伟大的战士及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反封建主题对今天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学生不易理解;还因为这是学生们进入初中以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杂文,因而对杂文的特点的理解也有较大难度。我在上这一课时选择了“破题”作为突破口,巧施烟雾,化难为易。 我在教学的开篇精心设计厂一个错误:板书课  相似文献   

8.
6 1的希望     
“六人行”能够在《中文自修》上连载六期,无疑是幸运的;对我而言,竟然有机会加入“六人行”的行列,谈谈对“六人行”专栏的管见,无疑更是《中文自修》给我的幸运。限于篇幅和自己的学养,我不可能对36篇精彩纷呈的佳作详加评论,只想就每位作者的作品选择二三篇,用一句话力求表达出拜读后的感想,这些话未必都是恰当的评价,其中还包括了我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蕴含了我会如何演绎同样主题的未必高明的构思,当然,有些也表示了疑惑。  相似文献   

9.
在著作权司法实践中,要判断两部涉案的文学作品是否构成抄袭,关键看“后续作品”是否对“一次作品”进行了穿越,“后续作品”是否具有不同于“一次作品”的个体化理解。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看是否发生了创造性转换;二看是否自有境界;三看是否构成了他人作品的替代性作品。  相似文献   

10.
理解是爱父亲爱生母,但父亲更理解生母;后母爱父亲,但后母更理解父亲;女儿也最终理解了父亲,更加深爱自己的父亲;理解,使得一家人其乐融融。故我高呼“理解是爱”。接着,教学课文《我的担心》,我又精心设计了朗读环节,整个课堂到处弥散着爱的气息……我轻问“:今晚,你将怎样去爱你的爸爸、妈妈?”“我妈妈老是腰疼,今晚我帮她捶捶腰。”“我帮爸妈拿拖鞋。”“我对爸爸妈妈说声‘谢谢’。”“我喝完妈妈为我冲的豆浆。”“我早点睡觉。”“我收拾好自己的书桌。”……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板书:担心是爱而后,我又补充了2003年3月红版《青年文…  相似文献   

11.
2000年语文高考的考试内容有什么变化?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下面我就其变化的各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及理解。1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知识系统为序的写法,变为大块以知识系统为序,大块内则以能力层级为序来排列考试内容。删去了“语音”、“汉字”、“标点”、“词语”、“句子”、“修辞”、“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文学鉴赏”、“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文句”、“分析文章”、“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等表示考查对象的词语;在各大块内改用“识记”、“应用”、“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标明能力层级的词语来领挈考查内…  相似文献   

12.
解读作品既要读出作者,也要读出自己;虽可作多元理解,又万不可勉强了作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问世已近80年,自30年代起就一直为各类教材所选用,其艺术魅力可谓历久不衰。然而,文中的“我”,即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长期以来被作“政治”化处理,许多人认为“我”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中流行一则“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之所以怕上鲁迅作品,或由于他的作品篇幅较长,不易整体把握内容;或由于其语言深奥,思想深刻,理解起来有困难;或由于其写作背景离现实生活太远,无法走进其作品与他进行思想交流和精神对话。我倒认为,这些都不是学生怕“周树人”的真正原因。其实,真正让学生“怕周树人”的责任在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一件小事》开篇说:“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这里所说的“我的坏脾气”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理解作品内蕴的一把钥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历来倡导多读,多想,多写。多想是在多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想像、理解等多种综合心理机能,将学生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召唤结构”相互作用、相互生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把握和领悟作品深层意蕴的玩味过程,必须“以我之心”参与创造,填充文本的意义空白,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  相似文献   

16.
“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语高考的两项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为了帮助师生进行复习,在此,谈谈我对这两个考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结尾“哥哥回来了”,其意可作两种理解:或理解为“由点到面”开拓——许多青年都能像“我”哥哥一样舍己救人;或理解为“另一层面”的开掘——“我”全身心地投入对哥哥的怀念。  相似文献   

18.
白福伟 《广西教育》2007,(7B):20-21
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思想感情缺失问题 (一)从“诗缘情而绮靡”想到教学中的思想感情缺失 陆机的《文赋》中有“诗缘情而绮靡”之说。古人所讲的“诗”多指全部的文学作品,作品的妙处就在其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现在我们再学习古文(多数是文言文),也要从感情上做文章。我所说的“情”指的是,作者之情、教授者之情(教师对鉴赏作品的专业的感情理解)、学习者之情(学生对鉴赏作品的个人的感情理解)三种感情的结合。文言文教学,容易出现过分强调“诗”而忽视“情”的倾向,我把这种倾向称为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感情缺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谈对著作权客体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著作权客体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从什么样的东西才是作品?即要成为作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什么样的作品才是著作权的客体─—即“真正意义的作品”两个方面来阐释对著作权的客体即对“真正意义的作品”的具体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与中国诗歌教学相比,外国诗歌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完成“意象—情感”的理解之后,还要往前走一步,将诗歌的理解导向对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理解。对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要基于作品分析来完成,这隐含一个问题:文本解读要求阅读者“直面作品”,而外国诗歌文本是经由翻译的间接文本,也就是说阅读者“直面”的是译作而非原作,译作与原作的差异会影响阅读者的文化理解。外国诗歌教学如何面对这一影响,语文学界还较少关注,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