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它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使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其工具性的操作,中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工具性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或者称之为大语文教育观。要把语文学科放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大环境去整理教学的科学性,而工具是在基础教育多学科学习中才能起作用,所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无法摆脱基础教育,仅就语文科本身而言,离开了工具性也就无所谓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张银朋 《成才之路》2011,(2):17-I0012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教育是一个开发心智、塑造人格的复杂系统.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张生虎 《青海教育》2003,(10):29-29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语文课程性质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教育注重于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至今仍以应试为核心目标进行技能训练,使它不仅成为教会学生说话、写字、阅读等基本能力的工具,更重于使它成为传达道德意识和权威意识的工具,从而失去了本身的趣味性,失去了特有的人文关怀,进而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学生上课觉得索然寡味,甚至厌倦。  相似文献   

5.
高金秒 《河北教育》2004,(10):35-36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二是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揭示的是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上,也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偏面性;往往只侧重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们普遍认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多年来.语文教师的教学实际活动未能注重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的充分发挥,最为明显的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只侧重于语言知识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具有它独特的教育魅力。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体验的指导,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还给孩子一个真正鲜活的生命和世界。  相似文献   

8.
栗慧琴 《小学生》2010,(12):53-53
1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只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把学生识字看作是老师教字,即今天学的字怎样记,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应把握的两个问题●太原任建敏高素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它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质都是通过工具性来体现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才能适应现...  相似文献   

10.
朱珠 《学周刊C版》2014,(4):60-60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汉字书法当前正面临书写对象、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三项重大变化。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汉字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创新问题,电脑硬笔书法便应运而生,有关它的理论、实践、教育普及等,提上了日程。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了它的特点与优点,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就是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这个工具。而人文性、思想性等等只是它的相关属性。明确了这一点,语文学科才能在保持个性的前题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围绕特定话题进行对话练习的情形,我们用贝叶斯定律构造了中文专家系统的原形。系统里存储的知识来自于中文教科书。学生通过WEB浏览器的用户界面,能够展开对话。本系统自动生成合适的句子来维持用户与系统之间的对话。实验结果表明,本中文专家系统将给学习汉语的学生提供非常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汉语作为交际和思维工具,承载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然而,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无处不在的广告宣传、不规范的大众传媒、不负责任的外文翻译及欧化的文学创作都对汉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文明时期,我们希望回归语言生态:求同存异、匡谬正俗、保持汉语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不是语言教学,也不是言语教学,是修辞语用规律的教学,是“教学生学修辞”,这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掌握了修辞学的理论与规律,就等于掌握了语文教学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便可得心应手.这是因为修辞学启下承上的学科地位及其理论价值、认知价值决定了它对语文教学的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今昔物语集》的具格助词有四个"シテ""ニテ""ニシテ""ヲ以テ"。"シテ"前接具体名词,后续能动动词,表示工具。"ニテ"和"ニシテ"前接具体或抽象名词,后续能动动词,表示工具或手段。"ヲ以テ"前接具体或抽象名词,后续能动或使役动词,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用例最多且语义最为广泛。通过与汉语原典的比较发现,《今昔物语集》的具格助词用例所对应的汉语原典大都使用介词"以"字,由此可知《今昔物语集》具格助词的使用深受汉语原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汉字最主要的存在价值就是它具备交际作用。汉字的交际作用主要包括汉字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促进了汉民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汉字记录、保存、传递和发展了汉语;汉字保存了中华历史、文化科技等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于一体,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量大、速度快,传统教学媒体无法与之相比。中国的"语文"在文字造型、语言表达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塑造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多媒体的使用不能过分追求外观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我们要牢记语文教学媒体的本质——"媒介",它仅仅是载体或工具。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与教学研究方兴未艾。在语言学习动机的结构分析方面,加拿大学者Gardner的融入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的划分最具影响力,而国内学者对于汉语学习动机的结构划分偏重因素分析而缺乏理论建构。为了测量汉语学习动机,有的学者改编了国外的经典工具,有的学者自行开发一些测量工具,但其信度与效度没有很好的保证。今后的研究应重视汉语学习动机的理论建构并开发更加有效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语文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阐述。指出从语文的实际运用和文教学来看,语文的本质属性只能是工具性一个,唯有它才能同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