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教学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根据学生思维起点,顺应知识结构,创设“起点问题”;第二步是解决问题,强调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变性,使问题朝纵、横两维不断拓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点燃"学生思维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思考和分析,获得知识,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3.
思维来源于疑惑 ,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 ,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 ,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又称课堂设疑。设疑与解疑的良好配合 ,既能理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强化应用 ,又能从解答的质量、速度上“诊断”出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因此 ,创设“问题情境”是…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故事、实验、现代教育技术、游戏等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鲜活"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思维,增强其问题意识,可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再乘机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情景,形成新的认知,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实效。结合一些教学经验和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情境创设案例,就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常被单纯地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置,而情境设置的思维功能却常被忽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笔者认为情境设置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固然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目的,但若能充分发掘它的思维功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新知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和旧知的差异和矛盾,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发现一些新的联系和规律,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做数学","经历"数学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真正提高情境创设的作用.本文试从椭圆教学中的几个情境创设探究如何挖掘与发挥其思维功能.1 引入椭圆概念时鼓励猜想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要使生物学复习课运行在“活跃思维、启迪思维、训练思维”的轨道上,问题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问题的创设是提高问题质量的关键,只有用心创设具备激疑价值的问题,才能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如下图:(一)提供素材,发现问题:指教师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画面,也可以是图表、对话等。然后让学生从中去发现可以解决的问题。1.呈现素材。教师根据例题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向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事实材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2.联想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选择、判断、收集和补充信息,并根据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联…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堂是师生围绕语言知识进行交流的"聚会"。通过对话,发现学生的英语表达问题,有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对提高他们语言运用敏锐性和地道性有着积极迁移作用。多元对话使得学生在彼此语言信息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活化认知视野思维,大胆交流与畅所欲言,主动调整学习感知策略方法,积累语言知识和优化表达技能。1.引导学生对话教材,丰富理解思维文本教材是学生认识英语的物质基础,也是丰富认知感悟的"摇篮"。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筛选找出有效  相似文献   

9.
杨会军 《甘肃教育》2010,(11):52-52
一、创设情境,从发现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进行"设疑",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得当《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情境创设通常有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思维情境的创设.在这  相似文献   

11.
米苏群 《教育》2011,(15):48-49
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激情导入,创设互动气氛;起点适宜,利于学生活动;搭展示平台,让学生都动起来;注重激励,让学生动起来四个方面阐述怎样使学生动起来的问题,有利于创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还原规律发现过程"的教学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通过"情境创设、生成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拓展应用"的展示,探讨物理规律的教学要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创设与规律的发现过程相似的情境。要求教师必须对原教材进行重新组织与二次创作,引导学生经历物理规律发现的过程,使之成为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以促进物理规律教学的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应注重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创设好奇的实验情境,触发学生提问欲望;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创设"见而不知"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提问;创设突发事件的社会情境,引导学生献计献策;创设直接经验的思维情境,释疑抽象的微观世界.创设情境在于让学生思维向前"跳一跳"就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在问的基础上释疑,在释疑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并巩固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激情.  相似文献   

15.
郭兆芹 《考试周刊》2012,(63):112-112
利用英语交际性功能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以对话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本文从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对话、教师与学生沟通对话等方面来阐述该种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认知思维起到的促进作用。围绕任务教学目标要求,拓展思维模式来丰富对话探究能够使学生在彼此交流过程中不断内化自身的语言知识积累和技能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探究,发现规律结论;启发想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创设出生动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发现的欲望,并引导其思维逐步深入,从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开展了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所谓探究式教学,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探究环节.探究性学习的最基本程序是:围绕问题开展探索、研究,问题成了探究的核心,包括问题的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教师创设一定的探究式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动因,其目的在于引发探究和思维的火花,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播下思维的种子.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让学生从对问题情境的感知中激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然后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就教学中对问题的创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孙凤琴 《教育与职业》2012,(12):130-131
问题解决是一种认知过程,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着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此,文章以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化学知识储备;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注重解题思路剖析,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方面为切入点,提出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愿望,使学生能自主地创设问题情境,由被动思维到主动思维。新课标把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重视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话式”教学是叩响学生思维大门的有效教学方式.对话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能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案例反思后发现教师要有精确的问题意识.对话切入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兴趣点.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激发思维;要创设情景引导争鸣,让学生思维碰撞;超越课堂.拓宽对话的空间几点出发,试图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