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文章探究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包括发展道德品质促进中学生个体品德发展与完善;通过"三观"教育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法纪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一个特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情感品质。"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3.
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多元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冲突下,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评价和选择上出现了困惑和迷茫。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与所在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及个体应有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钓偏离现象。一方面,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冲击,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然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现象是价值观教育过程客观存在的问题,那么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现象并探讨教育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13年6月10~1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全民教育:成果与前瞻"高层论坛在法国巴黎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多个会员国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20余位嘉宾分别就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与学习变革、教育信息化与教师发展、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5.
对人生观教育的另一种解读--来自生涯辅导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在人生观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来自生涯辅导的教学实践表明,人生观教育要真正收到实效,就必须与真实鲜活的生活情境融为一体。只有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与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引发他们对人生的主动探索与深入思考,并通过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新生人生观教育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观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90后"大学新生人生观教育有利于实现角色调适、充实大学生活、明确人生理想、理性思考人生。创新"90后"大学新生人生观教育的途径,包括身体力行,进行榜样教育;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教育;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教育;军训实践,进行体验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对一位三本院校农村女大学生叙说个案的分析发现,农村女性具有阶层出生和性别"先赋型"双重劣势,在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和就读过程中,制度和结构所赋予个人的场域和资本始终左右着她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是个体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结构对个体行为选择的限制是一种隐性不公。为此,在制度桎梏之下,可从个体选择的心理行为层面制定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围绕这两大主题,教育将责无旁贷地承负起神圣的使命.直接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和"终身发展教育",作为新世纪新的教育范畴与内容,正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政府与各类教育机构乃至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广泛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是当今比较教育学界一个极为重要的全球性组织机构。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附属非政府组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出席国际活动。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在促进比较教育学术研究、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教育和文化理解以及推动全球教育平等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人生观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以被看成一个事实,它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人性是积极、建设性的,是可信赖和有限可塑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观教育中,教师应当从批评者和主导者转变为促进者,和学生建立"主体-主体"的新型关系,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人生成长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学校是学生人生成长和人生观形成的社会环境,也是改造社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并以此提升学生人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全身心投入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彭丽媛教授在这一事业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促进教师性别平等、为女童和妇女通过教育获得独立作出了杰出贡献。教科文组织对与中国的长期伙伴关系表示赞赏,这种合作让男女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成为现实。"阿祖莱说。2014年3月27日,随同习近平主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人生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观教育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不同群体提供共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我们必须加强义利并重、利益兼顾的人生观教育,诚信友爱的人生观教育,积极进取、心理和谐的人生观教育,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平衡的人生观教育。在新时期人生观教育有新的特点,人生观教育注意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不仅提供人生的范式,更提供发展人生的武器;人生观教育回归生活,不仅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更注重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教育;人生观教育尊重价值多元化,不仅注重灌输,更应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基本精神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教育活动不断促进生命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而教育活动中的人是一个具有心理差异、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14,(6):71-71
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4年2月13日报道,当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与中国海南航空公司董事会主席陈峰在巴黎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海航集团将在未来5年内捐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71万元),以资助促进非洲和亚洲教育领域性别平等的活动。博科娃说:"女童教育事关正义与尊严。在非洲、西亚和南亚,男性和女性在识字方面一直存在巨大的差距,此举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个体在涡式循环的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育中,个体生成的最终目的体现为"智慧人",他是个体的"生命与意义"、"社会与实践"、"灵魂与境界"的完美和谐统一。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面向具体个人,通过自由与纪律的节奏、借助技术教育及其科学与文学的统一关系、挖掘古典教育在当代的意义是教育促进个体生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合作"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倡导创业教育全民化、终身化、生态化,呼吁各国提升全民创业精神与技能,将创业融入终身学习进程,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秉承着三重实践逻辑:教育赋能以增进个人福祉、激活潜能以促进区域平衡、变革思维以维护共同利益。因此,在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关注女性和青年群体,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积极促进创业教育与绿色发展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能力建设等领域相结合。就其实践路径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方面通过构建国际创业教育交流合作网络,促进其创业教育理念的传播;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创业教育融入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为各国发展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实践仍存在着针对性、强制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叶琳琳 《文教资料》2012,(14):120-12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评价对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激励作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注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主动发展。现代教育背景下,大学阶段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评价是大学生个体构建价值导向、体验人生意义、进行目标选择的有效途径,因而对促进主体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作者尝试构建"自我评价—主体性发展"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毋胭脂 《成才之路》2009,(27):24-25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通过“萨拉曼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首次提出“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以尊重人的基本人权为前提。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帮助相应的学习主体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每位受教育的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郎燕  李英 《陕西教育》2009,(1):41-42
"终身学习"早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周际会议期间,就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也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理念与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