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教育》2011,(5):80-80
步骤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任凭教师夸夸其谈,天南地北,也是枉费口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反之,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生搬硬套地把知识灌给学生,而是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充分结合起来,那么课堂教学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葛艳侠 《学周刊C版》2014,(7):140-140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使这一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亲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掌握化学知识大有益处.就能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综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限于教材知识内容的讲解,只把学生的学习禁锢在课堂上,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下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我们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们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我们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不求助于情境感染和形象地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表情呆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上课时,通过生动的表演、优美的形体语言,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童话境界。老师生动的表演、丰富的表情、语气的转换无不刻划出剧中人物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了“兴趣”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这也是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直接影响着英语听、说、读、写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我们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只有好奇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在满足后很快消失。而兴趣有较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浓厚。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像餐桌前没有胃口一样。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努力求知.勤奋钻研而乐此不疲.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比较差。如果教师总是用单一的方法去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他们的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化学课堂的教学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新课导入就是其间的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本文就针对高中化学的课堂导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小红 《学子》2013,(8):98
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头,特别是机械基础课程,课程本身就带有浓重的理论基础色彩,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就会令学生觉得课程很烦躁,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机械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使这一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亲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掌握化学知识大有益处,就能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综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可塑性大,对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也容易厌烦。如果他们感到有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求知欲;反之,如果感到厌烦,就会在课堂上走神、讲话、搞小动作等。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拨动学生的求知欲这根心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励下,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可塑性大,对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也容易厌烦。如果他们感到有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求知欲;反之,如果感到厌烦,就会在课堂上走神、讲话、搞小动作等。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拨动学生的求知欲这根心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励下,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上说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如果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学习的收获就会大。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一节课下来.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听讲。尤其是课上教师枯燥地讲解和练习.只是进行知识传授并且长期使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学生渐渐丧失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就能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学习.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落实课堂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董宏霞 《考试周刊》2012,(14):181-18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精神动力,而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就容易多了。美术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可以带着学生到野外写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6.
邓晓芒 《教书育人》2008,(11):52-53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激趣促学呢?  相似文献   

17.
张军 《考试周刊》2011,(38):118-1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更快、更好。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尤为重要,而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觉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王琳 《考试周刊》2012,(85):111-112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领域倾向时产生动机的前提条件。对于初次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老师能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乐于去学:只有乐意去学,才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不畏艰难地把它学好。作为学生内在动机体现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的。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注重实效与形式结合,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就没有自觉性,就没有动力,就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甚至感到学习活动是一种痛苦的负担,丧失学习的毅力和信心,产生厌学情绪。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赵景芳 《考试周刊》2012,(94):93-9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开始学生学英语就已经不感兴趣了,那就好像鸟儿还没有飞上蓝天就已经折断了翅膀一样,是很可悲的,只能“望空兴叹”。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科兴趣放在首位。兴趣不仅是学习动机的起因,是引起一切注意的先决条件,而且是课堂实效的试金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从兴趣人手。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