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徽州在其发展历史上是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出现了执掌商界牛耳数百年的徽商,“千丁之族,未尝散处”的徽州宗族和被誉为“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的徽州教育。徽商、徽州宗族和徽州教育是徽州发展不可缺少的三个核心要素,关于其中每个要素或者其中两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但是关于它们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涉及的还很少。徽州的发展离开不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本文试图就徽商、徽州宗族与徽州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明清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状况及原因。明清时期徽州绅商积极投资于徽州水利,促进了粮食生产。徽州绅商投资徽州水利的原因有:政府的倡捐,徽州粮食短缺的自然因素,儒商的仁义观念,徽人强烈的宗族意识。徽州绅商在家乡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徽州宗族以《朱子家礼》为标准,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属于自己宗族的家规族谱,对于冠昏丧祭四礼之中的祭礼作了较详细阐述。《茗洲吴氏家典》作为当时众多家规族谱中的一部,对于探究清代徽州宗族祭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对明代至民国徽州拳头庄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徽州拳头庄地位低下,他们对徽州宗族乃至徽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等都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在经济、人格、劳役和法律上长期遭受不公平对待,在外因的促动下,明末以后徽州佃仆反抗活动此起彼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徽州佃仆制的消亡。  相似文献   

5.
徽州地区的人地矛盾促成徽商团体奔走中国各地,而徽州海商在传统的内商经济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曾经一度“叱咤沿海”的独立集团.徽州海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宗族血亲的凝聚力、海商武装集团的形成以及江南市镇的繁荣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在私人海上贸易体系中,徽州海商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徽商经营运作网络,并对明代沿海民众、王朝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江南区域的繁荣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史上,中原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地理单元与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表现出了强大的辐射力,这种辐射力的现实载体就是由中原迁出的一批批移民。这些移民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中原认同现象,其实质是认同产生于中原地域上的悠久传统和先进文化。由于迁徙至徽州的宗族族群亦不例外,反映在明清徽州家谱中的这种认同现象就尤其明显。通过考察这种认同现象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契合与反差,能够管窥这些迁徙者们与原住地之间的文化传承等联系,进而在更为原始的层面上了解徽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由于清代徽州女子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名媛的不断涌现。清代徽州名媛呈现出家族化、分布在各个阶层及与徽商同兴衰等三大特点。清代徽州名媛的涌向促进了徽州社会文学主体的不断扩大、家庭教育水平的日益提升,但也加剧了徽州的节烈之风。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古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从体育的角度展示了古微州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古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征,着重阐述了古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缘起、文化特点,提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保持古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地方特色,使其优秀的文化成分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道光中叶以前,广州是徽州茶叶外销的唯一集散地。太平天国战争的爆发,阻断了徽州茶叶南下广州的运输路线;与此同时,五口通商后,上海作为茶叶市场的功能日益完善,逐渐取代广州成为近代徽州茶叶外销的新集散地。之后汉口、九江、杭州、天津等通商口岸逐步开放,近代徽州茶叶外销集散地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民国年间,徽州至杭州公路的修建和沪杭铁路的开通,节省了运费和时间,近代徽州茶叶外销集散地逐渐回归上海,其作为近代徽州茶叶外销的中心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审美等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徽州壁画是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徽州文化艺术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徽州壁画的历史成因与历史价值,并从造型特点、艺术风格与内容寓意三方面探讨了徽州壁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明清贞节观念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时期,明清时期徽州节烈现象与其他地方相比,尤为突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明清节烈风气特别是徽州妇女节烈现象形成的原因,但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等暴力因素也是导致明清大批节烈妇女出现的重要原因。除了战乱以外,地方豪强强娶、流氓凌辱等暴力因素也可能导致妇女的殉烈。  相似文献   

12.
徽商在扬州     
徽州 ,山多地少土瘠人稠 ,徽人很早外出经商。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了一个徽州府籍商人组成的商帮集团———徽帮。明中叶以后 ,徽商云集扬州。明清时期 ,徽商经营行业繁多 ,主要是盐、典、茶、木 ,并在经营中积聚巨额财富。徽商的高消费 ,给扬州带来辉煌和繁荣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徽州武术分布现状及文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徽州区域内共有21种拳种流传,其中歙县和黄山市区分布拳种最多,歙县分布有18种拳种,占拳种总数30%,黄山市区分布有13种拳种,占总拳种数22%。从拳种分布范围来看,徽州地区内分布较广的是太极拳和徽派武术,其中,徽派武术以板凳花、腰带舞和楸担为代表。这些拳种都具有典型的徽州文化特征。徽派武术拳架低、起腿少、重防卫,以自卫为出发点,强调后发制人。习武者抱拳礼让,并相互退步以示尊敬。徽派武术具有徽州文化典型的"归"、"闭"思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和民间遗存进行分析.徽州民俗体育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价值,是徽州民众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并积累起来的,与地区民众的生活、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体现出徽州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借助徽州文化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建立一套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节日民俗活动、特色节庆演出等形式,推动徽州民俗体育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也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充分认识徽州文化底藴及其旅游价值,对徽州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可以提升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水平,提高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和对有关史料的收集、分析,从现代休闲观出发,探讨了徽商与徽戏的不解之缘,研究了徽商休闲体育普遍具有的自由、社会交往和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徽商与二者之间的循环推动作用,启迪我们在对当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不能墨守成规,应兼收并蓄,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休闲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