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言和陈忠实同为以乡土为创作背景的重要作家,二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经典农村女性形象。由女性形象的异同性可以反映出两位作家在女性观念中认知的异同性。本文将在比较视域下,对莫言陈忠实小说展现出的女性观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观念和女性创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深远。郭沫若的小说创作鲜明地印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郭沫若运用弗氏理论尝试文学创作的实践过程和创作成果,表明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思潮这一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命题,总结和展示了弗氏理论对中国新文学创作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野圭吾是日本当今文坛较有影响力的推理作家,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本文通过对《白夜行》的详细解读,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东野圭吾小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林白是当今文坛从事私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林白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的文本分析,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历时性地揭示了这篇小说的语义特征,即寻绎林多米的自恋型人格与童年期生活经验的内在关联,并分析了这种固执的自恋型人格对她童年期以后的生活或内隐或外显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论冯沅君小说创作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沅君笔下的青年叛逆者是作家用以呼唤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张扬女性意识的最突出的形象载体.本文依据其小说文本,从男女青年叛逆者形象的性格塑造及情感模式抒写等话语特点,探讨创作主体女性意识觉醒而又缺失的创作情态.  相似文献   

6.
《简爱》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勇敢、坚强,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独立女性,但在作品中这样一个刚强的女性却频频选择出走。本文欲运用弗洛伊德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压抑机制的探析和几组象征着压抑机制的具象的分析,解读简爱选择出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现代青年》是一部看似传统实则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小说,小说借助于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架构表现了作者对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人的命运的关注,其中涉及城乡文化的对立、传统与现代思想观念的对抗以及现代都市文明病等一系列具有现代色彩的命题。小说中所述及的人和事都留下了鲜明的"过渡时代"的烙印,记录了处于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张恨水对社会人生的特殊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8.
孙佳 《职大学报》2008,(4):7-10
萧红小说中处处渗透着她独特的生命体悟和女性情感体验,却又不乏对国民性弱点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她的小说以鲜明的散文化特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述模式,并与自传式的叙事方法、诗意的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这既是对小说传统的背离,同时也是对小说文体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无论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在黑人文学史上都堪称一部力作.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的痛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对遭受同样迫害的大自然的关爱和怜悯.沃克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同一道德水平线上进行描写,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地道》是拉丁美洲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埃内斯托·萨瓦托(Ernesto Sabato)的代表作,小说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手法细腻,文字精练,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引起了读者无尽的解读。文章大量的篇幅着重心理分析,可以看作者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理论分析卡斯特尔心理冲突和荒诞行为的原因,并解读小说的主题寓意。  相似文献   

11.
悲剧的人生——《野草在歌唱》人物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中有关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来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深奥的心理世界,探析无意识在人物命运中的作用,揭示无意识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2.
萧红的小说或者将时代性主题与女性关怀紧密结合 ,或者不受时尚影响执著于女性关怀的命题 ,这与那些单纯用“高音喇叭” ,发出时代呼喊的女作家显出明显不同 :其小说同时具有女性的细腻与非女性的阔大 ,呈现一种萧红所独有的女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伊莱恩·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女性写作的发展过程。其中《颠覆女性小说:奇情小说和女性抗议》一文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拉开了女性奇情小说的帷幕,不是戴上有色眼镜,站在男权的角度上去审视女性奇情小说,而是让人们真正了解女性奇情小说的独特魅力,并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14.
Frankenstein是浪漫主义文学史上一部众所周知的小说,其在文学范畴之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Frankenstein'’一词已被吸收进入普通的英语词汇中。小说中的人物安排尤其引人注目,从Freud的精神分析学角度看来,这部小说是一个研究双重人格的绝佳文本。本文欲通过Freud的人格理论分析主人公Victor Frankenstein和他所创造的怪物的微妙关系,尤其侧重在对Victor的id(本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珍妮姑娘》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曾被评论家誉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文章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小说中男主人公布兰德和莱斯特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的分析解读,阐述主人公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外界环境所致,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16.
川端康成笔下的波子,反映出他战后的女性意识:张扬女性魅力,赞扬女性在时代浪潮中积极对自我价值进行审视和重新体认,强烈批判男权制度及其卫道士,揭露在战后无法勇敢承担爱情责任的男性。川端康成对波子等女性爱情命运的把玩与对比,形成他女性意识的矛盾之处,也是其独特之处。论文主要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结合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对波子爱情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川端康成战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上海为背景,反映大都市人物的病态生活。另外,施蛰存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等新兴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施蛰存这种将现代派的手法与小说融合的做法,丰富和发展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性,使得新感觉派小说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潜意识分析角度、变态心理的刻划、厄莱克特拉情结的叙写三个侧面,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呈现的或深或浅的精神分析色调,指出张爱玲从一个全新角度体验人生,透视社会,并将精神分析手法在作品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和湘西文化风情等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爱尔兰诗人和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文坛都有着深远影响,其作品含义深远、语言波澜起伏个性鲜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便是他众多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本文以这部作品中的语言转换(即语言渐变)为侧重点和切入点,通过浅析力求加深本文读者对这部作品以及意识流小说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