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择业期内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各高校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对毕业生的档案及户口采取了多样灵活的处理方法。针对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增大的现状,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延长毕业生择业期”的政策,即放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年限,凡在择业期两年内找到就业单位的,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办理有关毕业生就业手续。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的处理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是毕业生十分  相似文献   

2.
高校并轨制度的改革,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并轨后高校毕业生中的择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毕业生择业观出现偏差,择业心态各异。本文对毕业生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及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个人的看法及对策,为今后毕业生正确择业减少误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何瑜 《教师》2010,(22):25-26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障碍。本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适的建议。有利于引导高职高专毕业生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工作.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就业。  相似文献   

4.
李霞  项中 《考试周刊》2009,(24):139-140
高校毕业生普遍择业期望值较高,自动放弃自认为不好的单位,因此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影响了高校的就业率。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观的问题简析,指出高校毕业生错误的择业观念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就业率就要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毕业生错误的择业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和可雇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何瑜 《教师》2010,(19)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障碍.本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适的建议.有利于引导高职高专毕业生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工作,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就业.  相似文献   

6.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择业受挫的形成原因.对应对择业挫折的心理教育工作,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和行动意向,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顺利与否。这是高校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自我流露。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是复杂的,传统的就业意识和新的就业观念同时在毕业生中存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在适应新的就业体制过程中体现出的择业心理比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显得更复杂。地方高校大多是专科院校,地方性强,生源范围较狭窄,主要为本地区培养实用性的高等技术人才,学制较短,就业的范围也比本科院校小。在新的就业体制中,…  相似文献   

8.
邢颍在《出国与就业》2010年2月(1)期《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一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在性别、学历、专业、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不适当的高焦虑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负担,降低效率,因而要进行及时的调适。择业焦虑是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择业对毕业生来说的确是一场危机,可是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毕业生就是在这场危机中成长的。最重要的是积极应对择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情绪。毕业生应该明白择业中的阻碍来  相似文献   

9.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因此,充分认识择业指导的意义,深刻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对择业的影响,引导高校毕业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以实现顺利合理择业,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10名毕业生择业期问焦虑水平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在性别、学历、专业、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择业焦虑和应对方武在学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择业焦虑与积极应对方武成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 .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给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结合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分析和研究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提出适合于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  相似文献   

12.
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大体可以划分为过渡期、探索期、逐步确立期和完善期四个阶段.相比而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激励性和适应性方面都体现了较"统包统配"制度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当前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期望收益偏高、制约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障碍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突出高等教育的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13.
曾恒 《教书育人》2008,(1):54-57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已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毕业生直接与用人单位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之高校连续扩招,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度日渐增大,给广大的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这非常不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学院就业工作的开展是毕业生就业重要环节之一,其中择业期望值、自我认知程度、择业信息获取程度,都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本文就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先就业再择业”不宜提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春三月,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签约高峰期,"先就业再择业"一时成为众多高校的流行词.2月下旬以来,一些高校做毕业生工作的老师先后在当地媒体上推崇这种就业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现高校毕业生出现择业焦虑的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心理状态问题:接着针对学生出现的择业焦虑采取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机制,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及其实施方法,分析了其实施方法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原理所在,说明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帮助其正确面对择业问题.本文认为,焦虑心理在高校毕业生进行择业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焦虑心理可使学生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各大高校都适当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机制,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正确面对择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后,给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在毕业生中较易出现的择业心理问题,找出缓解和消除毕业生不良择业心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毕业生"召回"作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一种改革措施,在一些高校悄然兴起并引起争论.文章在对召回制度的概念和依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角度论述了毕业生"召回"面临的困境,指出了实行毕业生"召回"存在的问题,认为在高校不宜推行毕业生"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7届甘肃省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力求真实反映西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心里。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明显增强;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工作;择业观念比较务实;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关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正视就业形势,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两方面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择业心理问题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