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谈当前影视剧中的"方言热"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的影视剧中出现了“方言热”现象。从社会原因和言语使用者共同的社会心理以及方言和普通话关系等几个方面来看,这种语言现象出现有一定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其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方言被影视语言艺术化之后应用在影视中,为影视增添了色彩,给观众带来了幽默和诙谐的新感受,也逐渐的被影视人和观众所喜欢和推崇。但是,也不能说所有的影视创作运用方言都是有利的,要酌情考虑影视因素来定,否则会显得突兀。  相似文献   

3.
严涛 《华章》2013,(19)
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较之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平民化的英雄、知识型的精英,个性化得士兵,军人的形象在影视剧中变得愈加丰满,这些特点与其中存在的不足一起构成新时期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这些特点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折射出新时期军人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4.
在影视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要促进河南的影视产业发展,河南的方言文化资源可以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河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地位辉煌。2005年至今,一些用河南方言制作的影视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影视创意中添加河南方言元素,对河南影视产业的发展作用巨大,它有助于河南文化的传播、河南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已经形成的对河南文化形象的误解,更有助于新时期河南文化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5.
笑眯眯的小陶红,在影视剧中塑造了一个个令观众难忘的人物形象;现实生活中。陶红是个孝顺女儿、温柔妻子和乖巧儿媳。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观众在追剧时不经意地会记住剧中的各种知识,然而不少影视剧中频现各种常识性错误,很可能会误导观众,特别是影视剧中出现的医疗方法,会被视为"偏方",极易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邓杲为大家盘点了各类影视剧中常见的医疗错误,也告诫观众:影视剧中的土方子千万不可轻易相信和使用,因为大多缺乏科学性。用蚯蚓、鸟屎治病我们看到《女医明妃传》中用蚯蚓、鸟屎、观音土的混合物治病,用鸡屎治霍乱,捣碎土鳖虫治病,还有男主  相似文献   

7.
王香玲 《海外英语》2020,(7):136-137,164
影视剧语言来源于生活,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同时又经过艺术加工,高于生活,具备"戏剧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影视剧中人物语言最能直接呈现人物性格特征,因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留人物语言之"味",用地道的中国话表达出来,做到精辟深刻,发人深省,达到影视剧特有的艺术效果.文章选取了英剧《唐顿庄园》中老夫人的语言为例,从"性格化""生活化"和"哲理化"三个角度对比分析译制版和"破烂熊"字幕组的翻译,并适当加以改译,让影视剧中人物语言具备影视剧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影视艺术及其要素研究》一书介绍了影视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影视艺术共有的元素,如声音、画面、场景等;分别对影视美术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述。声音作为影视艺术最具情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影视作品最重要的设计点。在任何一部影视作品之中,观众都不能拒绝影视剧的声音,影视剧中的音乐借助人类的听觉感官提升了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人们通  相似文献   

9.
旗帜在中国古代曾广泛应用。古旗已然消逝,使用的时代距我们也很远,所以对现代人而言,偶尔从一些历史影视剧中看到古旗的形象,旌旗飘飘,有图案的不同,有颜色的区别,有形状的差异,颇为好看。然而,历史影视剧中的古旗与用旗场景,是不是与历史环境相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影视剧类型越来越多,从以前的爱情剧、谍战剧到如今的都市剧、玄幻剧,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影视剧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导演非常考究,细致到连演员谈话时桌上摆放的酒壶,都完全符合剧中的时代背景;有的导演可就没那么细心了,把古筝和古琴弄混了也浑然不知.其实,有错误的影视剧不在少数,有化学错误的影视剧更是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出现在当红影视剧中,如电视剧《活色生香》和电影《黄金大劫案》.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来中国影视剧的繁荣,带来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新一轮的发掘和利用,促进了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和保护,使影视剧拍摄场景的选择利用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互补功用,是摆在影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影视服装设计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服装效果的紧密配合,服装在影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日常服装设计来说,影视服装的设计具有其特性。这些特性能够给从事日常服装设计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是语言与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有很多,而文化的异同是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对应、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四个方面,来举例具体分析荚汉民族文化的异同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影响,以期找到一条研究荚汉语言与文化,增强荚汉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剧艺术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产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电视剧,而且引发出一连串的文化热点和谈论话题。国产电视剧业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起了中国当代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景观,它包蕴着中国人对社会文化现实的感悟及思考,并有着境外影视无法替代的意义——所具有的文化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妓女作为被放逐的“另类女子”群体,游离于礼法之外,被贴上无耻、堕落、卑贱、下作的标签,被主流社会鄙夷,被传统道德唾弃。但在影视作品中,她们却永远是以另一种面目出现的,不乏善良、可爱、重情、隐忍、爱国,讲气节,有着超越凡俗的独特美学意义。本文从影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塑造入手,通过对一系列影片的分析解读,探讨了创作者对另类形象的影像呈现规律,提出了影视创作中的一个值得深究的命题——影像人物塑造的悖反法则,并尝试从不同层面解读其原因和意蕴。  相似文献   

16.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为影视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域,令我们对影视艺术的接受者——观众及其接受心理给予了关注。在影视艺术接受中,文学期待视野表现为观众对影视剧的类型、结构、具体表现手法、风格的定向性期待以及对影视剧中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的崇尚,甚至是对影视剧中人物的行为方式等的模仿。而能够重视和把握观众的公共期待视野是我国新时期影视剧创作能够复兴、繁荣的重要原因。接受美学理论对读者接受的重视和对期待视野的探索对于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赵本山、黄宏等东北演员的崛起,《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东北电视剧的热播,《同桌的你》、《不差钱》等东北小品的广受欢迎,以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东北歌曲的高度传唱,东北方言呈现出其大热的趋势。本文通过收集资料,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着重探讨东北方言大热的原因,并加入了前人未探讨的角度不仅从东北方言的自身魅力加以探讨,更是从外在的传播媒介来进行分析,让人们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东北方言的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8.
闽语的“卜”和“挃”都是“要”的意思,是口语中的常用词,也是未见于外方言的闽语特征词。但是在各地闽语中,“卜”和“挃”不论是用字还是读音、意义或用法都有许多差异。通过对闽语的“卜”和“挃”的分析,研究认为,方言词汇的研究应着力于常用词,尤其是口语常用词。但是,常用词的比较研究,不能只取某一个词义作孤立比较,而必须从整个义位的系列并联系义素的组合,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才能认识单个常用词的完整含义和功能。而且,常用方言词的比较。应对内比较同区方言之间的异同,对外比较方言与古今通语的异同,如此才能准确提取归纳方言的特征词及其历史层次中的语言事实与演变规律。最后,对方言常用特征词的词源考证很重要,但必须经过音韵论证、字义分析和古籍用例引证等环节,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9.
电影特性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电影的困境与中国电影界长期以来对电影特性的认识模糊不清有关。传统电影的特性是绘画性与学性。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电视的冲击,电影的生存面临着危机。针对这一强势竞争对手,好莱坞在多年的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即将电影的传统特性绘画性与学性变异、置换成电视一时还无法企及的新特性:奇观性与智慧性。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是文学传播的又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小说颇受影视改编的青睐,由此带来的"如何改编"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网络人气小说大多是有独特性的,但这些独特性能否在改编时成功地被影视转化,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