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梦想,是成为一滴满腔热血、乐善好施的"水"。也许有人会冷笑:这,也算是梦吗?但我必须说,是的,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滴弥足珍贵的"水"。我既不想汇入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与其他雨水一起兴风作浪;也不想成为一瓶奢侈的香水,来满足富人的嗅觉;更不想滴到伤心人的脸庞,嘲笑他的悲伤。我,只想成为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匆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对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老师们在教学时有争议:有的说是两种,有的说是三种,笔者认为是三种,即拟人 比喻 夸张。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对于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在教学时有争议,有人说是两种,有人说是三种。我们认为是三种,即拟人、比喻、夸张。下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作文课上,教师让同学们以《"水滴石穿"的启示》为题作文,有一位同学这样构思:说水滴石穿不可取,为什么呢?水要滴穿石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浪费时间;要滴穿石头不一定要用水,可以用电钻、炸药,可见滴水穿石方式落后;一滴水要穿石头,效率不高。由此可见,滴水穿石不可取。教师听完后,对这位同学新奇的想法大加赞赏,其他同学也顺从了教师的意愿。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5.
<正>叶延滨的《一滴水》是一篇相当优美、文采斐然的哲理小散文。作者匠心独运地构思出一滴水的三次奇特经历。诗人说一滴水就是一个太阳,一滴水就忘乎所以地以太阳自居起来了,结果太阳一出来就把它"化为一缕汽,消失得无影无踪";散文家说滴水穿石,一滴水又跑到散文家那儿试图炫耀穿石的本领,结果石头丝毫不动,自己倒被碰得头晕目眩;哲学家说一滴水就是一个大海,一滴水又赶紧去寻找大海,而当它见到大海时,才知道哲学家把话说反了,大海的浩淼无边完全可以忽略一滴水。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到很高的位置,要求考生“自主创新、张扬个性”。随着新课标第二轮教学实践,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改革如火如荼。从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来看,有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供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等等,真是群星灿烂,百花齐放。为了让各地考生更好地融入这中考作文改革的大潮,笔者想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们:“给你一滴水,怎样让它不干涸?”众弟子不能答。佛祖说:“把它放进大海里。”是的,单独的一滴水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说有所作为了,但溶入海洋,就可以和大海一起掀起滔天巨浪…  相似文献   

7.
在常识课上,老师说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有许多城市受到干旱的威胁。下课后,东东和波波路过水池,看见水池里的水龙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东东走过去把水龙头拧紧了。这时,波波在一旁就说了:“不就是几滴水嘛,我们这儿水多的是,没事!”东东说:“这可不对,一滴一滴,积少成多,会浪费很多水的!”“这一滴一滴的,要多少时间才滴满一桶水?”波波说。两个小伙伴正争得起劲,被路过教数学的陈老师看到了。陈老师弄清了原委,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去研究一下,算一算这一滴水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于是,东…  相似文献   

8.
一滴小水珠无忧无虑唱着歌儿来到一片汪洋大海。巨浪正在睡觉,被欢快的歌声吵醒了。他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一瞧,原来是小水珠,他轻蔑地对小水珠说:“你这个小家伙,怎么搅我的美梦?”小  相似文献   

9.
某间私塾的老师年纪愈来愈大,他选出三名最杰出的弟子,希望从中找到适合人选,接下传道授业的职责。老师出了一道难题,他在三名弟子手上各滴了一滴水,宣布:"一年后,谁能用最好的方法让这滴水不蒸发,谁就可以成为我的接班人。"一年过去,第一名弟子垂头丧气地回到私塾,手上拎着一个空瓶子。他告诉老师:"我失败了,我把水滴入瓶子里,再将瓶盖拧紧,但水滴还是蒸发了。"  相似文献   

10.
获奖感言: 水珠儿的梦想是汇入大海,于是不懈努力;我的梦想是快乐写作,于是我坚定前行。我会像我笔下的水珠儿一样滴滴答答地向前流淌,即使失败,也不后悔。如果水珠儿可以来到它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么我们这些在路上的寻梦人也会找到我们的幸福。一篇《水珠儿漂啊漂》送给你们,让我们彼此明白梦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直面新课改     
有这样一个故事,意味隽永,极富哲理,时时萦绕于我脑海。佛主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想了半天,无人能答。佛主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在激烈澎湃的课改浪潮中,我想,教师也犹如一滴水,应该融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海中去,感悟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这样,老师的含义因富有时代色彩而丰富饱满,新课程因教师的参与更显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2.
暑假将尽,我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一文,深有感触,思绪万千。《匆匆》使我懂得了时间的珍贵,使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是多么令人痛惜呀!八千多日子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多么渺小!在这八千多日子里,你又留下过什么游丝般的痕迹呢?”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暑假里的许多日子。因为我总认为暑假漫漫无期,总是对自己说:“作业明天做,明天做,明天做!”哪知道“明日复明日,明…  相似文献   

13.
童年去哪了     
看到枯黄的树叶被风吹得簌簌飘落,看到树桩上的圆圈一年又一年地增加,看到花儿上的泪珠一滴滴地滑落……时间,又走了许多. 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朱自清说:“就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无不说明时间流逝之快.我,也从一个肉嘟嘟的“小包子”长成了一位正值花季年华的少女.  相似文献   

14.
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一滴水,一阵风就能把它吹没,一撮土就能把它吸干,怎么能不干呢?”没有一个弟子能回答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一滴水被放进大海,它就与周围的伙伴融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除非地球上的水全部干涸,它才会真正消逝。人,也就像这小小的一滴水,也应该把自己融入社会这个大海洋中。在这里,他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在这里,他才会懂得该怎样活着;在这里,他才会学到坚强和爱心;在这里,他才会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只有当人作为群体出现时,他才具有不可征服的力…  相似文献   

15.
纷飞     
《新作文》2006,(Z2)
我今世为你流了一滴眼泪,在生命消散时纷飞了,尽管你不知道。——题记授奖词是水孕育了生命,我们离开了海洋进入陆地,可是我们需要水的程度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相比。《纷飞》中的一滴水,即是作者自己,同样也是我们阅读的每一个人。以一滴水的历程来暗喻自己情感的成长,来包  相似文献   

16.
一滴水里有什么?有的人会说,有整个太阳的光辉;有的人会说,有整个大海的魂魄。如果让何羽回答,他一定会说:有整个时间、历史与生命。  相似文献   

17.
清纯世界     
当大街小巷被丁香花淡淡的紫色渲染得春意盎然时,携着那股若有似无,却又沁人心脾的花香,我,踏上了三尺讲台。初为人师的感觉,很美,就如同那月色下晶莹剔透的水珠儿,闪着别样的脱俗之美。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明眸,我对自己说,我不应仅仅是那一滴水,我要成为浩瀚的大海,让这片广阔的天地为孩子们展现出一个清纯的世界!原以为自己的生命,从此波澜不惊,却没有料想到,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在我的心海中掀起了冲天巨浪,也让我领略到了久违的美丽……那是一个可爱的中午,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吻着我的长发。路的两…  相似文献   

18.
王艳芳 《师道》2006,(1):39-39
我拿着一大叠绘画纸走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拔出钢笔套,一滴墨水不小心滴在一张绘画纸上。“哎呀,老师不小心将墨水滴在稿纸上了,这可怎么办?谁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老师,赶快重新换一张纸。”前排的小姑娘着急地说。“老师,赶快用粉笔把墨水吸掉!”一个小机灵鬼说着就要去找粉笔。哈哈!他们不知道这是我精心导演的小品。我马上接着说道:“在大家眼中,滴上墨水的纸就变成了一张废纸,就应该扔掉;而在老师眼中,它却可以成为一幅很美的图画,不信你们仔细看!”我侧着脸用嘴轻轻一吹,稿纸上凝重的那一团墨竟可以吹成树枝状,很有动感。孩子们…  相似文献   

19.
甘肃兰州市水车园小学四(4)班徐裓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得到好多人的爱和帮助,既有父母无私的爱,也有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的帮助,当然有时也会得到陌生人的帮助。那是秋天的一个下午,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我的鼻子莫名其妙地流血了。一滴又一滴,接二连三地往外滴,我的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沾上了血。我有些招架不住,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叔叔急忙跑到我前面说:“小朋友,让叔叔来帮你!”说着,他先把我抱了起来,然后他蹲下,让我平躺在他的腿上,并让我把手举起来。过了一会儿,血止住了,他又买了瓶水,帮我把脸和手洗干净,并…  相似文献   

20.
管建林 《科学课》2009,(2):62-62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中有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分别取一滴水和一滴食用油进行比较。课堂教学中,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分别用滴管、吸管和筷子来取一滴液体,但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