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德龙 《课外阅读》2009,(23):40-41
公民古利立下了一份惊世骇俗的遗嘱:“当我的生命结束时,我盼望由野生动物来分享我的身体。我希望出现这样的盛宴,证明我将生命献给了森林朋友。”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教育——对教育影片《春风化雨》的一些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以此诗开篇,记录电影《春风化雨》带给我的所有感动、震撼与思考。《春风化雨》我完整地欣赏过两次。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闻一多《色彩》)生命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如同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只有同具体的生命个体联系起来时,这张“白纸”才能赤橙黄绿,五彩缤纷。闻一多,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也是一个画家。他将绘画中色彩的表现与意蕴引入诗歌《色彩》,给抽象的生命以不同的色彩,让人阅读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与不尽的遐思。生命是绿色的,是春天的色彩。是正在探头的…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一片绿叶,它会在你迷茫时带给你一丝清爽,指引你找到正确的方向;它会在你退缩时,激励你,让你勇往直前;它会在你伤心绝望时,带给你一丝希望,让你重获自信;在我生命里也有一片绿叶,那就是我的母亲——个乐观、坚强的女人.  相似文献   

5.
“明天”是一个充满了诱惑力的词,它总是带着希望的幻色,勾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然而为了明天,我却不得不放弃我现在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让我现在的生命变得残缺不堪。但我知道,生命中残缺的部分,其原本就应该是一部完整的自传。于是,我将它们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以纪念我那为了明天而残缺不堪的生命。一题记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知道“明天出版社”,还是当年读小学时,学校发给每个同学一本图书,书名已经淡忘,但“明天出版社”这个名字却深深留在记忆中,让儿时的我感受到生命的绿意——明天,总是与美好和希望相连。[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典型的情理交融的文章。文章的情,主要体现在母爱上。由于“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便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以此来祛除疾病,保佑平安,可以说,在那百衲衣上,寄托着父母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儿子的生命。在“我”10岁时,家  相似文献   

8.
军姿遐想     
总是很吝啬自己的时光,觉得一天24小时远远不够用,想把它拉长再拉长,让我可以感觉得到时间滑过时的细腻感。然而军训时我只希望十天可以变做一秒钟,不经意间奔跑而过。这种十分不热爱生命的想  相似文献   

9.
海棠之死     
还记得川端《花未眠》中的海棠花吗?当一件事物到达生命之美的至时,也就预示着死亡的到来。海棠面对死亡,在寂静的黑夜中诠释出生命的静美,它更想以此来告诫川端,生命的美好,终于让川端发出“要活下去”的感叹。海棠虽然谢了,可它帮助了一位对生命已经看不到希望的人重燃希望之火。植物尚且如此,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川端重拾希望。何况人呢? 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是一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能赋予人智慧,让人对生活与生命的认识不断升华。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希望用真挚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喷薄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我追求“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我期待着“以情蕴情,以情引情,以情促情,以情升情”的教学境界。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的跳跃音符,能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11.
电视里,正在对三个获救的矿工进行采访。一次煤矿的塌方,让他们在井下整整被困了六天。搜救的人员都以为他们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但他们还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每当绝望的时候,他们就打开矿灯,矿灯的光亮划破矿井下死寂的黑暗,给他们带来生的温暖和希望。采访中,一个矿工说:“矿井下寂静得让人窒息,除了我们三个,没有其他的生命。有一次,又打开矿灯,我看到一个极小极小的小飞虫,在光线里飞。我仔细地看着它飞来飞去,内心中涌动着一种生命的亲切感。后来,它落在了我的脸上,我没舍得轰走它。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小飞虫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生命,它…  相似文献   

12.
周建洋 《班主任》2012,(12):43-44
从教多年,我遇到过多起学生淡漠生命的事件,好在他们最终都顺利走过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期。我的做法是尽可能给孩子以希望,让他们知道:总有希望在前方!那一年我在高三任教,发现班上女生小A与众不同,特别是她那忧郁的眼神,让人心痛。经了解得知,小A父亲在她5岁时去日本留学,随后杳无音信;她8岁时,母亲去日本寻找丈夫,同样一去不返。小A从小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几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高考时,关于志愿填报各类型的招生咨询会纷至沓来,让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笔者所工作的院校每年也会参加很多类似的招生咨询会。在会上,经常有考生和家长向我们提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考了XX分,上你们学校有希望吗?”  相似文献   

14.
李虹艳 《今日教育》2007,(2S):50-51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能赋予人智慧.让人对生活与生命的认识不断升华。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希望用真挚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喷薄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我追求“情满课堂”的教学风格。我期待着“以情蕴情,以情引情,以情促情,以情升情”的教学境界。我希望语文能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的跳跃音符.能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15.
“绿色”代表希望与生命。 春天,春雷惊醒了万物,绿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新的希望开始了。夏天,温暖的阳光让绿色更浓。让生命更旺盛。到了秋天,绿色慢慢消失.可是它却送给了我们更多的果实,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教给了我以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诚 ,蓝教我以高洁 ,希望是粉红赐予我的 ,灰白赐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它的色彩。”闻一多先生这段说 ,使我懂得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绚丽多彩的生命。当我第一次面对生命的画布时 ,那双握不紧笔的小手颤颤地画下了一只玉兔———童年的我 ,和这画一样纯真无邪。当我第二次对着我的生命的画布时 ,急匆匆地 ,满不在乎地抹了一轮红日———少年的我 ,和这画一样热情奔放。如今 ,我不在乎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我的眼…  相似文献   

17.
梦游者     
在我出生的那个城镇,住着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她们常常梦游。 一天晚上,当万籁俱寂之时,母亲和女儿再次在睡梦中漫游,她们在雾蒙蒙的花园中相遇。 母亲说:“完了,完了,我的仇敌,是你,摧残了我的青春,它消逝了——是你,在我的生命的废墟上建起你的生活!我多想亲手杀了你!” 女儿也开口了:“喂,你这令人厌恶的自私的老太婆!是你扼住了我向往自由的天性!你妄想让我年轻的生命成为你衰朽生命的回声!我多么希望你快去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鸡鸣,母亲和女儿都从梦游中醒来。母亲温柔地问道:“是你吗,宝贝?”女儿柔声回答:“是我,亲…  相似文献   

18.
紫藤     
2005年2月27日星期日天气晴老师让我们观察校园植物,我选择了紫藤。枯黄的藤萝爬满了藤架,丝毫不见所谓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也不见一点生机,夏日的“绿色隧道”巴“雄风不振”,不免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但我想:它一定可以“重绿”。我抬头凝望,它的藤蔓仍缠绕着藤架,丝毫没有放松,让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和对生的渴望,这使我肃然起敬。我真的希望这可爱的植物能够为校园增添一点亮丽。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一位女同学将录音带交给老师,然后介绍说:“希望大家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这美妙的音符。”接着,“这一刻时间变成行李,越过生命悲喜陪伴着我前进。因为你让我看清自己,面对未知的恐惧脚步更加坚定……”当红偶像孙燕姿轻快舒朗的歌声在教室里响了起来。又一位同学也拿出  相似文献   

20.
【文题】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有你就有希望;在我们孤独的日子里,有你就有快乐;在我们求学的时光中,有你就有方向;在我们沉浸于苦难时,有你就有力量……你是我生命中——那一颗启明星、那一盏明灯、那一片港湾……你让我看到生命的美丽,发现人生的大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