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朴素自然的美。作“爱戴——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犹如一股涓涓细流贯穿全。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书写技能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审美是人感觉和品评事物所蕴含的美的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在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从古今名家的作品中汲取美的精华和神韵,深切感悟情感的真、生活的善、自然的美,在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同时,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观念。在此基础上,经过提炼、想象和再创造,再把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观念注入到书法作品中,在如此的循环往复中塑造与升华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论语言的美     
语言要怎样才美?现有四种说法:一种认为朴素才美,朴素最美;一种认为要有“丰富的颜色”,华丽的语言才美;第三种观点从风格的角度立论,认为“朴素的文字”,“华丽的词藻”,都是美的,可以百花齐放;第四种看法认为语言的美包括“壮丽美,含蓄美,绚丽美,朴素美”,等等,是丰富多彩的。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到“美”的含义上来。这里说的“美”,显然是指它在  相似文献   

4.
到汉末魏晋,中国书法在自然形态时期的创作实践逐步唤醒了“有意识地创造美和表现自我”这一艺术主体意识,从而使书法这一独立的艺术门类得以确立,书法艺术由自然本体成长为自觉本体,由自然形态过渡到自觉形态,揭开了中国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抒发,寓情于景。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其代表作《孤独的割麦女》的每一诗节,通过对自然的描写的解析,意在发现该诗朴素的语言下所蕴含的诗人的人文思想。从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给人们展示诗的美。  相似文献   

6.
说到书法艺术的审美,首先要谈谈什么是美。康德说过:“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美是一种精神状态,主观认识,美是自然的和谐。给人带来无限的和谐和自由感,书法以黑白的视觉线条形态将人们引入到精神世界里去,并从中得到快乐和享受。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都主张融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赞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一思想的文学展示又存在差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人主张“物我同一”,诗歌蕴含“古代朴素生态思想”,诗人把回归自然作为避祸或步入仕途的捷径。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自然神论”,诗歌蕴含“近代浪漫主义生态意识”,诗人回归自然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8.
王淑新 《中国教师》2011,(16):53-55
<正>书法除了做为语言交流的符号外,还是表现出生命特征的艺术。书法由基本笔画构成,其艺术美自然蕴含在每一个点画之中。书法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体验,从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一、运用"取象比类",引导小学生欣赏笔画的自然美1".取象比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彭慧 《山东教育》2008,(6):F0002-F0002
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作为语文数学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做到自然、朴素、实在。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陈燕,就是这样一位以朴素、真挚的情怀住学生心灵深处播撒母语阳光的创新型园丁。  相似文献   

10.
鉴赏散文,对语言的揣摩和品味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通过鉴赏、揣摩、品味朱自清散文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自然而真实,朴素又优美,并且富有音乐美,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刘志希 《生物学教学》2000,25(10):20-21
生物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如能充分挖掘运用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 ,而且能够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 ,对启示学生发现美 ,探索真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 生物学中蕴含的美美的基本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 ,生物科学美是一种自然美。生物学中蕴含的美的主要形式有“和谐、简洁、多样统一”。1 .1 和谐美 和谐是指组成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和谐给人一种恰如其分、浑然一体、井然有序、轻松自如的美感。例如“生物重演律”揭示了生物在个体发育中重现其祖先的主…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书法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让生性好动的学生喜欢书法,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要充分考虑教材中显性的书法知识,帮助学生领悟书写窍门;还要有意识地强化课堂实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书写训练自我提升,形成能力;更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感受、发现汉字本身所蕴含的美,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心性。  相似文献   

13.
理论美是一种朴素简洁的美。真理是最朴素的。理论美从错杂混乱中找到秩序、规律,使之臻于和谐,达到统一,从而使人体验到理智的充实和情感的愉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高度评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规律,说他发现了“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的确,在马克思所发现的这一“简单事实”面前,无数纷繁芜杂得叫人眼花缭乱、莫知所措的历史现象,突然间在  相似文献   

14.
在对自然美的观照方式中,孔子被公认为“比德”西的代表,其“比德”说的基本涵义就是,自然物之所以美并为人们所观赏,主要在于自然物的性质与人的品格、精神有相似和相通之处。文章力图规避对自然美本质的相关探讨,仅从孔子面对自然时所产生的这种特定的“比德”思维方式和罂赏方式出发。探讨其体现出来的人和自然的相通(精神相通和生理相通),并把它提升到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的高度,阐述这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价值对缓和当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构建全新的生态伦理所具有的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朴素美由内容的朴素美和形式的朴素美所构成,并使二者完美融合。内容的朴素美由内容的真、善二个维度来建构。其中,真包括真的理念(信念)和真的情感。而真的情感蕴集了朴素美返璞归真的精神内核,从而决定了朴素美的其它维度。善就是利人、向人。形式的朴素美是内容的朴素美的外显,由外部特征的“直”和“白”二个维度建构而成。其中,直主要是指语言上的平易通达。白是种“洗尽铅华”的艺术手法。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在这二个方面有较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老子“言”、“辩”之美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中,“言”出现了二十次,“辩”出现了三次,“美”出现了九次,它们的意念组配,构成了老子“言”、“辩”之美的审美观念,蕴含了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言”、“辩”之美的思想虽未直接涉及文学艺术,但却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遭来了误解。国内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学理论批评史,就根据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公文与美学无缘”是一种认识的误区。文章从公文的“庄重美”、“准确美”、“简赅美”、“朴素美”、“模糊美”等几方面论述了公文语言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语言风格朴素自然,风趣幽默,凝炼含蓄;其原因在于:方言词语和句式的运用、“笑”字的运用使之蕴含欢乐风趣的情调及作者生动形象、蕴含深刻的语言表达功力。  相似文献   

19.
茶禅文化既是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禅思想的重要体现。茶与禅在相互融通的过程中逐步催生出了“茶禅一味”的审美理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色命题。“茶禅一味”之美包含了三种层次的美:茶禅共通的本性“清苦”之美;心境上的正心、静心和平常心之美;妙悟所领会的精神自由、此岸人间和天人合一之美。“茶禅一味”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美学思想,肯定了生命本身的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我的“乖乖女”就是珍妮娃娃。“乖乖女”长得眉清目秀,留着一头让人羡慕的金色长发,白而嫩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晶般的大眼睛。她穿着一件朴素的马夹裙,里面衬着白衬衣,系着红领带,显得落落大方,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自然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