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的苦忍能力(humanendurance)和终究战胜苦难的思想,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对人类命运的概括。在他看来,人类存在虽然已有千百万年历史,但仍然时刻在为自身的生存殚精竭虑,流血流汗,他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苦忍(endure)。本文试图通过对苦忍命题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探讨该命题的意义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因为有了史铁生才显得不那么浅陋与浮华,在繁华时代的闹市,他显得孤独而凄清。但是,他对人的生与死、苦与乐、爱与欲、残与全等人们本不该忽略的大命题进行了深入而有力的拷问。面对人类无法挣脱的多种根本性的生存困境,他以自己的生命来思考,并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向天国的朝圣之路。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我国哲学界热烈争论的问题。关于人的本质的含义,我们认为马克思从一般和个别两个角度作了科学的规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他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劳动的命题;在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他又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命题。第一个命题从人类与动物群的根本区别上规定了人的一般本质或类本质,从而把人类与动物群根本区别开来;第二个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景云碑》,全称《汉巴郡朐忍令景云叔于碑》,刻于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景云,字叔于,广汉郡梓潼县(今四川省梓潼县)人,曾任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东)县令。他赋性聪颖,政化如神,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中年因染病去世,吏民为之悲痛惋惜。在他卒后70年,其后任同乡雍陟为之立此碑,先叙述其家世,再歌颂其品行功绩。  相似文献   

5.
笔者参加了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命题工作,其中的滋味可以说是酸、甜、苦、辣俱全,但总的感觉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现将试卷中的一题(第25题,全卷共27道试题)的命题过程及命题后的心得呈现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前夜     
树在等忍回来。最近忍不让他跟随,树感觉忍有事瞒着他。夕阳西下,岩洞的入口处终于出现仙水忍颀长的身影。“忍今天杀了人,我看见了。”是奈留。树第一次看见奈留哭成这样.扭曲了英俊的面庞。忍的衣襟上沾有奈留的呕吐物。忍今天很不小心。原本应该是让一也他们来处理这些事情的.却让奈留撞出来看见了。树拿出为仙水忍准备的干净上衣.准备待奈留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指导学生以“忍”为话题进行写作时写的一篇下水示范文。该话题可见于《读写天地》2003年第八期,话题如下:中华民族是一个倡导“忍”的民族,但人们对“忍”历来就有争议。成语中既有“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又有“忍无可忍”等等。你是怎样看待“忍”的呢?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看法或感受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8.
每一次离别     
每一次离别,娜是这样双肤无言。钻工带着依恋走向荒原,妾子用目光把他送远。目光里萦绕着离愁别绪,目光里饱含着万语+言。啊,钻工的爱,就是这么又苦又成。每一次分手,都是这样肤双无言。钻工带着深情奔向钻塔,妾子用徽笑为他祝愿。徽笑里闪烁着荟莹的泪花,微笑里珍藏着纬纬忍念。啊,钻工的爱,就是这么又苦又甜.每一次离别@甄瓯$吉林省扶余市吉林石油报!131200~~  相似文献   

9.
欠债还钱     
"我忍,我忍,我忍忍忍!"申克册咬着牙对自己说,还握紧了拳头。"嗨,这是给谁加油呢?要不要给你根布条勒在头上啊?"好朋友之一肖子豪看出他的表情有些怪异,故意打着哈哈说笑话,还模仿了个"奋斗"的QQ表情出来。申克册可没工夫开玩笑,他正烦着呢。有件事吧,憋在心里很久了,说又说不得,不说又不痛  相似文献   

10.
汉宣帝时,有一位丞相叫丙吉,他的口碑极好,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说他很有能耐。丙吉在听到对他的评价后微笑道:“什么叫能耐?我以为,能是有本事,有能力,耐是既要忍,还要有耐性,忍得了,耐得住,两样加起来才叫有能耐。”  相似文献   

11.
李德捷  ajian 《小学生》2006,(9):22-24
今天,是顿顿猫有生以来最(zuì)郁(yù)闷(mèn)、最气愤(fèn)、最忍(rěn)无可忍、最……的一天,为什么?因为他收到了一封(fēng)“挑(tiǎo)战(zhàn)书”。向他挑战的,如果是其它的猫,或者是阿狗、阿驴(lǘ)、阿鹅,甚(shèn)至(zhì)是一只小鸡也就罢(bà)了,可全不是,竟然是一只抓了好几次都没有抓到的坏老鼠(shǔ)!顿顿猫手拿挑战书,直气得猫眼圆翻(fān)、猫胡乱颤(chàn)。请看——  相似文献   

12.
雷辉 《现代语文》2007,(12):29-30
陶渊明回归田园是为离苦得乐,这苦就是所求不得之苦和与亲人离别之苦。离苦的办法就是弃官回家。回家之后他的确享受到了亲情、琴书、农耕和山水等至乐。但是,尽管有如此至乐,他仍然面临人生之"死"这个大问题。他面对"死",看似发出无可奈何或顺其自然的宽慰之词,但其实是道家(庄子)的自然主义生死观的流露。于是他的修道,可谓之"田园牧歌式"的修道。  相似文献   

13.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推到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疗效越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类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药效就越大。然而,反过来想一想,良药为什么一定要让它苦口呢?把驱除蛔虫的  相似文献   

16.
小忍     
小姨的孩子叫谋,字小忍。典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古语,不过是反取其意。姥姥嫌哕唆麻烦:“谋就谋呗,还字什么小忍?”“他脾性太急躁,起个小忍的字救救!“小姨的担心一点儿也不多余,谋子身上的“小不忍”已大有不可遏制之势。别看他只有三岁半!  相似文献   

17.
林冲的忍     
行事沉稳、武艺高强、心机重、城府深,都是林冲的过人之处,但还有一点,失之则林冲不复为林冲,那就是,他能忍。岳王庙里对准了高衙内的一拳就是打不下去,是忍;野猪林中对董超薛霸委曲求全,阻止鲁智深杀他们二人,是再忍;柴进府上对洪教头作揖、下座,陪尽了笑脸,牢城营里,被差拨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是忍而又忍。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怀绝世武艺,虽两颊刺金印,总该虎瘦雄心在,面对柴进的五斗米却只惨淡地笑着:只此十分够了。在草料场对一个酒  相似文献   

18.
食,我所爱     
味觉形成人类有5种基本味觉:酸、甜、咸、苦、鲜(也有说分为:酸、甜、苦、辣、咸五味)。上学时,老师会告诉学生,在我们的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像花蕾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俗称的味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美学问题有着深刻见解的美学家。他在对传统美学的反动与超越中完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建构。他不仅回答了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等问题,还提出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命题,这一命题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逼上梁山之前,顺民林冲的"忍"体现了他对王朝社会心理的认同。林冲休妻一方面是"忍"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深刻动摇了林冲对王朝社会的认同。在认同失衡后,林冲成为英雄林冲,其性格中的"狠"源于价值观失衡后的平衡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