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会”年年开,报纸年年报。在看了大量报道并予以比较以后,笔者发现有一个问题值得媒体注意——代表、委员们都发言,发言的内容中的确包含有新闻,但全盘照搬这些发言的报道并不是好新闻。换言之,媒体应该善于把新闻从发言中“拎”出来。  相似文献   

2.
50年“两会报道”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两会报道”经历了一个从就会议本身报道会议的单一程序性报道逐步演变为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各代表团审议报告的综合报道、现场特写新闻和通讯、记者招待会报道、代表和委员的发言和访问记、会外配合报道、图片报道等多种样式的发展过程。  在 50年的时空跨度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会报道”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在新闻性、可读性、贴近性方面不断发展,强调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关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两会报道”体现新闻规律的进步越来越明显。需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3.
“两会”代表委员说新闻方小翔万京华19中国记者1998年第4期特别报道举世关注的今年“两会”已经圆满闭幕。借“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齐聚京城之际,我们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新闻传媒应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亟须改进的方面等种种问题,走...  相似文献   

4.
我从1995年就参加山东两会,即使不在一线跑了,也一直在策划两会报道。多年来,感触之一,就是要做好两会报道,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记者和媒体平台,打通代表委员与群众之间、代表委员相互之间以及记者与代表委员之间互动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长高德正3月31日高度评价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对“两会”的报道。他说,我天天听广播,省电台新闻节目今年对“两会”的报道信息量大,有深度,基层代表、委员的声音多,与往年相比,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年年两会,年年都有记者"追星".据3月4日的京华时报报道,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在委员们进入会场之时,一批"明星"委员还未走过斑马线,就被热情的记者拦住去路.  相似文献   

7.
年年“两会”,如何在报道上不断创新,确是一个难题。《浙江日报》在今年的省“两会”报道中,立足于“在互动中创新”,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报道对象的互动——从代表、委员到普通百姓就“两会”而言,它既是代表、委员行使职责、参政议政的  相似文献   

8.
把“两会”代表、委员新闻按照人物消息或人物通讯来写。就会遮蔽新闻的政治内涵,将导致政治新闻泛化或者娱乐化而流于平庸。无论是描述性还是实质性代表、委员新闻报道理念,以及关于“回应性”代表、委员新闻、“人民的好代表”的新闻选择标准问题.无不体现代表、委员新闻固有的政治逻辑偏向性。  相似文献   

9.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做好"两会"报道是各大媒体的重头戏。综观今年媒体的"两会"报道,有个特征就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媒体之间良好的互动。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提升了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热情,更能促使媒体有效反思自身报道方式,以期充分发挥新闻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两会”年年开,年年有新意!这是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一致看法。笔者从1996年起参加全国“两会”报道,至今已连续7年了。在每年长达十余天的会议里,我与代表、委员们住在一个宾馆,吃在一个餐厅,参与他们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全过程。他们中有一部分是连续几届的老代表、老委员,他们对我谈过去、谈现在、谈将来,无所不谈;与此同时,我也与其他新闻界同行频繁接触,在了解“两会”的历史中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于是渐渐地,我的头脑中形成了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11.
工作两年半,我第一次得到了参与两会报道的机会,被分在政协组,以一名“小白”记者的身份在十余天时间内完成了两会报道。●拒绝全面,因为那是不现实的距离春节还有两个礼拜时,我得知自己要上两会的消息。大年初六,我第一次打开了委员名单,3000多名委员,我对好多人都一无所知。我当时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为每一个委员做“照片+基本新闻+提问设计”,但是做了不到30名委员的时候,我就崩溃了。我意识到,准备全部委员资料既没必要也不现实,但一定要准备重点委员的资料。否则,记者在现场完全抓瞎,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会”期间,我市组成强大宣传报道阵容,共有70多名记者编辑参与报道。记者们不辞辛劳,围绕会议主题对重庆团和重庆的代表委员们作了大量宣传报道,把“两会”中发生的事件及时告诉群众,调动了全市人民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积极性。记者们在“两会”报道中的表现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重庆记者在全国“两会”争抢新闻@鞠芝勤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每年的“重头戏”,更成为了每年各大媒体新闻争夺战的“重头戏”。过去讲“两会年年开,年年都相同”,不知不觉问,社会的评价已逐渐转变成了“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关注今年的“两会”,发现“两会”已越来越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括的头等大事,成为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场。在今年同城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血拼北京“两会”报道的时候,重庆晚报两会报道组始终坚持“新闻导向而非竞争对手导向”的策略,坚持走自己的路,做真正的新闻,圆满完成了这场新闻重头戏,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的盛况和温州代表委员的风采,温州日报特派两名记者赴京采访,并在一版开设了<感受两会>和<京城传真>两个专栏,刊发了30篇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为地市级媒体主动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作了新的尝试.作为赴京采访的记者,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报道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中,虽然我们地方媒体有先天不足、条件有限的一面,但只要组织得当,善于创新,同样可以在这样的新闻盛宴中抢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5.
朱胜  秦薇 《视听纵横》2006,(2):111-111
今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在“两会”期间开设“两会热线”栏目,把代表委员和领导参与、关心的“两会”变为领导、代表委员与市民共同关心参与的“两会”、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广播“两会”报道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视野     
《视听界》1998,(3)
“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减少一般会议报道3月16日《新闻出版报》讯,一般会议报道过多,一直是困扰新闻传媒的一大顽症。因此,减少一般会议报道,对有效发挥新闻业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关系重大,这自然也就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呼吁。“内容空洞、报道太长、形式陈旧是许多会议报道的通病,这类报道大家是不爱看的。”作为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的李之侠代表一语中的。他说,  相似文献   

17.
今年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河北电台不断创新,在突出报道的重点,针对代表委员的特点,选准会上会下的结合点,放眼区域发展的关注点上做文章,打出了省台两会报道的特色牌,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评。与会代表委员认为,河北电台两会报道特色突出,令人耳目一新。张家口听众孟学锋专门致信我台,称我台两会报道信息量大,新颖别致,非常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又到“两会”召开时。 今年的“两会”新闻摄影怎么才能搞得更出色?新华社摄影部准备参加“两会”报道的编辑记者年初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了。按道理和经验,“两会”年年开,许多记者和编辑都身经百战,大风大浪见的多了,很多困难得多的战役性报道都胜利地完成了,有些新闻照片还在全国的新闻评比中获奖,完成“两会”或其它战役性报道不是手到擒来吗?其实,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完成”两字,而在于“出色”!自己给自己订的目标不同,压力也就不同。 如果有人问,在所有战役性报道中,就新闻摄影而言,最好完成任务的是什么?会议;那么最难完成任务,报道最难出彩的是什么?答曰,也是会议!说它容易,因为对这样的报道,谁也没给你规定发稿任务,也没要求你拍出什么样的精彩照片,会怎么开你就  相似文献   

19.
年年报道“两会”,岁岁各有千秋。今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对北京市“两会”和全国“两会”的报道,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主体开展各项宣传,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的心声,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深入了一步、这不仅提高了“两会”的声望,让人感到“两会”开得很有生气,很务实,而且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使人觉得可读性、吸引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20.
北京晚报在报道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推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栏目:“接力日记——跟随代表委员上会”,15位代表委员将他们在开会期间的见闻、感受、经历甚至故事,以日记这种活泼、生动、通俗的文体记载下来,发表在晚报上,让读者从代表委员亲历的视角,体验两会、感受两会。在两会激烈的新闻大战之中,北京晚报的这个专栏,视角独特、风格独特、内容独特、形式独特,成为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一个个性鲜明、魅力十足、创意新颖、独树一帜的精品专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