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话说青霉素     
四、精益求精虽然青霉素可以工业生产了,但是这种生产水平与现在的生产水平无法相比。现在青霉素工业生产使用的发酵罐最大的可达300立方米,生产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青霉素的发酵水平达到每毫升发酵液7~8万单位,实验性的发酵水平达到每毫升发酵液10万单位,从发酵液中提取出青霉素,制成产品的收率为90~95%,产品纯度99.9%以上。仅就青霉素的发酵水平的变化图就可以看到,几乎是每十年青霉素的发酵酵价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酶     
不速之客还在青霉素工业生产的早期,在一个規模巨大的青霉素制药厂的車間里,人們正在进行着青霉素的发酵生产。在一个象二层楼那么高的巨大的鋼质发酵缶里,培养着大量  相似文献   

3.
苯乙酸作为青霉菌代谢、合成青霉素的前体物质,在青霉素生物发酵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生产中使用的苯乙酸钾需用强碱KOH与苯乙酸中合成盐,而后应用于生产。苯乙酸钾在配制过程中,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且成本偏高。用苯乙酸钠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替代苯乙酸钾,在不影响原有发酵单位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发酵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青霉素提炼生产工艺国内一直采用青霉素滤液→乙酸丁酯萃取→碳酸钾碱化抽提→共沸结晶.在青霉素提炼操作过程中,絮凝剂的使用是青霉素发酵液预处理工艺操作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同时絮凝剂的选型也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萃取过程中残留杂质蛋白对萃取液的影响及萃余相残留有效成分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总结出几种型号的絮凝剂对青霉素提炼工艺发酵液预处理过程的影响,以达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长期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累计了大量的生产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对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建模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建立了能够模拟青霉素发酵过程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青霉素发酵过程进行优化;判定发酵产量提高的潜在的可能性,从而使发酵生产不断趋向最优状态,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邱广成 《今日科苑》2007,(16):198-198
验证从青霉素发酵液到6-APA"直通"生产的膜工艺可行性,减少单元操作,废除庞大的生产设备,并对今后的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6-氨基青霉烷酸(6-APA)俗称五侧链青霉素,是青霉素分子的母核.目前,生产氨苄青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均使用6-氨基青霉烷酸作为母核,其母核生产过程是由青霉素发酵液→发酵液预处理→一部萃取→碱化反萃取成盐→共沸结晶干燥→溶解→固定酰化酶裂解→萃取6-APA结晶干燥→生产下游产品.其生产过程操作单元多,设备庞大,操作工艺复杂.探索了青霉素滤液利用Ultra-flo超滤→SUF卷式超滤→NF卷式纳滤浓缩滤液直通6-APA生产的可行性,直通工艺将减少溶媒消耗、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减轻环保压力,并将减少单元操作,废除庞大的生产设备,对今后的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青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变化对茵丝、氨氮代谢、糖代谢、发酵周期、发酵效价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为3.6%-4.0%(以玉米浆干物质计),硫酸钱第一次补加时间在30~50h时,对提高发酵效价和发酵液质量、降低发酵成本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6-氨基青霉烷酸(6-APA)俗称五侧链青霉素,是青霉素分子的母核。目前,生产氨苄青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均使用6-氨基青霉烷酸作为母核,其母核生产过程是由青霉素发酵液→发酵液预处理→一部萃取一碱化反萃取成盐→共沸结晶干燥→溶解→固定酰化酶裂解→萃取6-APA结晶干燥→生产下游产品。其生产过程操作单元多,设备庞大,操作工艺复杂。探索了青霉素滤液利用Ultra—flo超滤→SUF卷式超滤→NF卷式纳滤浓缩滤液直通6-APA生产的可行性,直通工艺将减少溶媒消耗、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减轻环保压力,并将减少单元操作,废除庞大的生产设备,对今后的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所要放出的处于稳定期的菌丝进行再培养,以提高青霉素的发酵水平,降低成本,提高青霉素产率。  相似文献   

11.
自青霉素菌菌种应用于青霉素生产以来,米孢子的制备一直是青霉素发酵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现行工艺生产青霉菌米孢子时,因其补充氮源的不足,导致孢子质量下降长势偏弱,影响了青霉素发酵生产。我们经定性分析与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利用F—蛋白作氮源更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和生产种子内在质量的提高。最终提高发酵生产菌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经历了多年的工业发展,以其良好的疗效低廉的价格在抗生素生产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青霉素G钾工业盐是青霉素的重要部分.供生产罐直接使用的菌种一般为生产种子,生产种子质量的优劣可影响发酵50%的成功率.为了提高青霉素G钾工业盐成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应筛选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提炼生产一直采用青霉素发酵滤液→乙酸丁酯萃取→碱化抽提成盐→减压共沸结晶工艺,在萃取工艺过程中是在青霉素发酵液完成预处理后,其滤液在输送至POD机前加酸使其与滤液充分混合后,加入破乳剂、乙酸丁酯共同进入POD机,在pH2.0±0.1奈件下完成青霉素酸萃取过程。此工艺因青霉素理化性质所限,损失了部分青霉素。本文所研究的是在提取操作过程中,青霉素滤液在输送至POD机前增加一部分乙酸丁酯,使其与滤液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滤液与稀酸、破乳剂、乙酸丁酯共同进入POD机,在pH2.0±0.1条件下完成青霉素游离酸萃取过程。该方法能够减少青霉素在提取过程中水解,增加收率,且既不影响萃取剂使用量的固定条件,同时也不影响溶质向萃取剂的转移,对现青霉素G工业盐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青霉素提炼生产一直采用青霉素发酵滤液乙酸丁酯萃取→碱化抽提成盐→减压共沸结晶工艺,碱化抽提形成的青霉素G工业钾盐水溶液(我们称之为RK)的稳定与否一直是一个困扰成品收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利用生产RK进行小试降解后共沸结晶分析,找出RK降解与成品收率的对应关系,对现青霉素G工业盐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粘度做为发酵液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长期以来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经过长期考察和统计分析,总结出粘度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到生产中,特别是通过粘度的异常变化分析出部分低单位罐产生原因,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针对本单位一台长期低单位罐,我们通过采取措施控制粘度,实施前后,发酵单位提高了1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滕炳森 《金秋科苑》2012,(3):98-103
工业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总有两个特点,一是随机性,二是偶然性。如果生产单位的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或安全意识淡薄,其事故的产生就会具有必然性的结局。掌握事故的规律,是任何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生产自动化技术成为21世纪工业生产和发展的未来及方向。本文通过介绍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及作用,简述了目前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现状,从而进一步的分析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趋巍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我公司曾是“七五”国家级星火项目——冬虫夏草深层发酵技术产品及其制剂生产的承担者,现主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在处理发酵废液时,我们碰到了许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难处理发酵液中虫草的特殊异味。需寻求技术解决。发酵废液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较为丰富,可作为生产虫草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青霉素提炼生产采用青霉素发酵滤液经乙酸丁酯萃取一碳酸钾抽提成盐一减压共沸结晶工艺,滤液抽提形成的青霉素G工业钾盐水溶液(我们称之为RK)的稳定与否一直是一个困扰成品工业盐收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但此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被忽略。本文利用生产RK进行小试降解后共沸结晶分析,找出RK稳定性与成品收率的对应关系,对现青霉素G工业盐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物氮素作为微生物发酵的一种新型氮源,我们首次在头C发酵生产上应用,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利用生物氮素作为头C发酵生产上的补充氮源,其发酵水平优于其它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