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信息     
科学家揭示蝙蝠飞行及免疫适应性相关机制中外科学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组学研究近日在《科学》上在线发表。科学家对两种不同类群的蝙蝠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蝙蝠飞行及免疫系统的适应性相关机制,阐明不同蝙蝠类群的分子多样性机制,为蝙蝠及其它哺乳动物在生物学及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一直很困惑:蝙蝠与老鼠同样是啮齿动物,为什么蝙蝠那么长寿,而老鼠却很短命呢?蝙蝠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老鼠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年,这也相差太悬殊了吧。这种悬殊就像: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而有一种人种却可以活到700岁!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要把那种人看成神仙了。对此,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研究。是蝙蝠的那套基因是长寿基因吗?说实话,也看不出蝙蝠的基因到底优越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年来关于蝙蝠的研究进展及对未来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10年,我国关于蝙蝠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蝙蝠新物种的发现与命名、蝙蝠分子分类学研究、蝙蝠行为学与行为生态学研究、果蝠对植物种子传播作用的研究、蝙蝠生殖特殊性的研究、与蝙蝠特殊现象相关的功能基因进化的研究,以及蝙蝠与病毒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将这些进展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蝙蝠为何携带病毒却不生病蝙蝠可以携带埃博拉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但它们却不会因此而染病。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蝙蝠体内一个被称为"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干扰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使蝙蝠刚好能够抵御疾病,却不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虽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蝙蝠,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蝙蝠是唯一善于飞行的一类哺乳动物?正确!不管睡觉、休息还是生宝宝,蝙蝠都是头朝下倒挂着完成的?正确!蝙蝠的眼神非常不好,总是在黑夜里活动?嗯……不完全正确。蝙蝠长得很对不起观众,只适合出现在恐怖电影或万圣节中?这是一种偏见!超过1 000种蝙蝠属于小蝙蝠类群,它们几乎都是夜行性的。还有大约180种蝙蝠属于昼行性的大蝙蝠类群,这是一群长着尖嘴巴的水果爱好者,因此被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正蝙蝠携带大量病毒,为何安然无恙蝙蝠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一种带有一点邪恶的神秘动物,事实上,在人类的整个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迹,因为蝙蝠是自然界中携带病毒最多的动物,如冠状病毒,还有破坏力更强的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来自蝙蝠的传播。科学家从全世界200种蝙蝠身上发现了4100种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种冠状病毒就超过500多种,可以说蝙蝠的身体就是一个可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回声定位,蝙蝠可以在暗夜里敏捷飞行。但德国科学家新近发现,这个定位系统遇到光滑的垂直表面时会失灵,导致蝙蝠容易撞上玻璃窗或玻璃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鸟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说,外立面采用光滑玻璃的建筑物附近经常出现死亡蝙蝠,可能就是因为光滑表面造成的"感知陷阱"使蝙蝠容易撞墙。蝙蝠发出高频声波,分析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I0002-I0002
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同人类手指和脚趾生产紧密关联的机制原理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同人类手指和脚趾生产紧密关联的机制原理,此外其还揭示了基因管理在鳍进化变成四肢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体的科学家合作网络基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莉莉  韩传峰  刘亮  曹吉鸣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468-1475
基于复杂网络构建科学家合作网络并分析其全局结构特征,是理解科学家间合作机制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实际上,辨识其局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增进对合作机制的理解。基于复杂网络局部结构研究的前沿理念和方法——模体,构建并辨析若干大型科学家合作网络的基元特征:模体特性、子图浓度以及子图自下而上的组合机制。研究表明不同领域科学家合作网络的模体与反模体形式具有共性特征,网络的子图相对浓度则因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合作强度及网络发展程度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此外,科学家合作网络具有相似的自下而上构建机制。研究提供了基于模体的科学家合作网络结构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夸张的大耳朵和多皱的嘴巴,赋予了蝙蝠高超得异乎寻常的定位猎物能力。科学家一直想弄清楚,蝙蝠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现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科学家罗尔夫·缪勒和赫伯特·贝瑞曼斯已经大致逆向出了蝙蝠超音速声纳系统的数学模型。他们也许能带来更先进的声纳技术,研制出基于蝙蝠耳朵原理的声纳天线。  相似文献   

11.
基因一直是生物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为了揭开基因的秘密,科学家们制订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项目。例如,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计划联合了国际上所有相关的研究机构,致力于解开基因之谜。以人类基因为例,在人的基因中有染色体,其中之一被命名为3号染色体,这个染色体共有1.99亿个核苷酸。因为它携有高密度的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生命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多年以来,美国、德国等国的很多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类3号染色体的研究工作。最终,在美国、中国和德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合作小组的合力攻关下,终于…  相似文献   

12.
正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外形像老鼠,常于夜间活动,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说起来,并不是很讨人喜欢。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人们对蝙蝠有了更多的关注,发现蝙蝠简直是一类"超级哺乳动物",在蝙蝠体内携带多种高致病性病毒。大自然的筛选,使蝙蝠进化成了"毒王"的特殊体质和生活习性。在不同的文化中,蝙蝠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  相似文献   

13.
鼯猴     
毕役 《百科知识》2010,(11):50-50
说起会飞(滑翔)的哺乳动物,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蝙蝠和鼯鼠。不过,除了这两个人们熟知的类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类群——鼯猴也是其中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4.
盲人新手杖     
英国科学家受蝙蝠的启发,研制出一种能够帮助盲人或视力欠佳的人走路新型手杖。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发出高频声波,这种声波在遇到近处物体时,会很快反射回来,这样蝙蝠通过这种被称为“回声定位法”的方法就能够很容易的辨别出前方的物体。  相似文献   

15.
诚夫 《世界发明》2002,25(8):23-23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之下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和基因法则。科学家新近提出“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乎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鼠为“丈夫”,而雌鼠凭借气味识别对方的基因。M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蝙蝠鱼     
《百科知识》2009,(4):I0001-I0001
蝙蝠鱼是鮟鱇目中的一个类群,它们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头宽而扁,体细长,身上有很多刺,嘴巴很小。体长最大达36公分,游泳力差。生活在深海的蝙蝠鱼的钓竿状物尖端有发光的器官。蝙蝠鱼使用臂状的胸鳍与腹鳍行走于海底,遇有危险或受惊吓时,会像青蛙般跳动逃走。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以大豆等作物为材料发现了光周期现象。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拟南芥及水稻中光周期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而身为该领域研究模式作物的大豆,其光周期反应及开花调节机理却不十分明确,主要原因在于大豆中与开花期及光周期反应相关的功能基因没能克隆出来。究竟是什么在控制着大豆的开花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正俊一直在多年的工作中对这一密码的破译进行着努力。据悉.控制大豆开花期基因E1位于  相似文献   

18.
蝙蝠几乎是个瞎子,它如何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对象啊?会不会出现有的"青年小伙子"蝙蝠向一位"老奶奶"蝙蝠表达爱慕之情的情况?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蝙蝠用超声波来探路,来捕食,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人类也因此模仿出了相应的声纳探测。如今科学家还告诉我们:我们用眼睛看世界,而蝙蝠用超声看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布朗大学的斯沃茨和她的同事们正在花费几周的时间来款待一些蝙蝠,耐心地训练它们在一个风道中飞行。对于蝙蝠来说,飞行是它本能,它们早已经知道如何飞行了,为何还要训练它们飞行呢?这是因为科学家们要将蝙蝠放到一个小风道中,在有风吹向它们时,要求它们准确无误地通过风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20.
吴晖 《世界发明》1998,(10):11-11
在确定人智力的高低方面,基因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是目前英国科学家在对上了一定年纪的双胞胎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科学家指出,经过80年或更长的岁月流逝,人的基因自然属性会越发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