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位西方学生说:“我的母亲特别无私,她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单位。她过去常忙于工作而顾不上照管我们。我们姐妹经常饿着肚子等她很晚回家。”这位西方学生说:“这叫什么无私啊,我妈妈才叫无私呢,她为了我们姐弟几个,把工作都辞了,一辈子在家里照顾我们!”这就是东西方观念上的不同。一般认为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比较淡,家庭关系也相对疏远。但是似乎也不完全这样,比如因为生育孩子、因为孩子太小需要照顾而主动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的西方人大有人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很多年轻母亲愿意全职…  相似文献   

2.
她叫王高娃,是科右前旗察尔森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把爱倾注到了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对辍学学生的教育中她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人们观念的落后与外在的困难而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为了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情况,她经常家访,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征求家长意见,还建立了“家长联系  相似文献   

3.
一般人读《母亲这样的女人》部以为母亲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人生的“空间”是相对的。母亲空间的缩小,同时也意味着家人乃至整个家庭的自由空间扩大了。母亲是为我们而存在的,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她愿意为这个家庭付出,甚至牺牲她一生的年华来维持这个家庭,给予我们子女那么多的爱,无时无刻不流露出无私的母爱。母亲是家里的支柱,多少年含辛茹苦给全家人创造了生活空间,而自己的空间有限,甚至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4.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陈述孩子上初一以前都很乖,自从初二开始就变得很敏感.没有安全感,经常会因为和老师或同学的关系而痛苦不堪,常常说:“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没什么意义”等.而且会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由于不自信,孩子喜欢在默写古文时把语文书放存旁边,她觉得这样的默写方式让她很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心暖夜不冷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每天不求回报地关心我们,呵护我们。每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母亲就会在一旁鼓励我们;每当我们成功的时候,母亲就会和我们一起欢喜。是啊,天底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每天都细心照顾我,处处为我着想,却从来都不为自己想一想。  相似文献   

7.
母爱无言     
当我提笔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母亲也许正在家中哄我儿子玩儿呢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这些年来,我母亲一直很辛劳,本来以为退休以后可以享一享清福,可谁知道照顾小孩的重任又落到了她的肩上。照顾孩子不是一件清闲事,可母亲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精心地照顾着小外孙。我工作忙,有时需要加班加点,儿子还小,经常哭闹,每逢这时母亲总是耐心地逗他玩,抱着他在客厅来回不停地走。儿子很胖,每次都把母亲累个够呛。可是当我下班回到家,给孩子喂完奶以后,母亲就会以我工作太累,需要休息为由,继续帮我看孩子。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报载,某省高一女生连续两次服安眠药自杀。其自杀的理由是:爸爸总是用车接送她上下学,无论她做什么,妈妈总想陪着她。同学们都把她当作特殊阶层的人,因而远离她。她受不了同学们把她当“另类”,因此愤而自杀。两次皆因抢救及时,保住了女生的性命。父亲在女儿病床前说:“我不明白,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何要这么做,这不让父母伤心吗?”母亲则哭着说:“别人的妈妈都因为没时间陪孩子而难过,我努力找时间陪你,你怎么还这样伤我们的心?”这名女生回答:“我说过不让爸爸用车接,他为何不尊重我的意见呢?我说过不喜欢妈妈老在家里…  相似文献   

9.
“做一个教师最起码的一条,便是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吉安市阳明路小学女教师徐妙芬同志常说的一句话。的确,徐妙芬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教师生涯中,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特别是奉献给了那些得不到家庭温暖,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在她的班上,有一个孩子,由于母亲去世,父亲又给他娶了个继母,常常受到家庭的歧视,因而使这个孩子性情暴躁,经常与同学打架,以发泄他满腹的委屈。徐妙芬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知道,这种孩子,在他们的心里缺少的正是慈母的爱。作为教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上医院,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刚打完针时哇哇大哭。妈妈哄他说:“别哭,别哭!医生打针害你疼了是不是?下次他再弄痛你,我们把他杀掉!”在场的人听了都吓了一跳。这位母亲本意肯定不是真的叫孩子去杀医生,但她可能不知道,她这样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钥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这把钥匙拱手让给别人保管,紧锁自己的心灵,奢求旁人的怜悯,乞求同情泪水的滋润。有这样几个故事。一位女人常常在家抱怨:“我不快乐,因为我的先生经常外出,留下我一个人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交给先生保管。一位慈爱的母亲  相似文献   

12.
阿太     
我独自坐在走廊的栏杆上,看着满天的星星。寒风疯狂地向我袭来,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冷。因为有阿太的那颗星在抚慰着我。阿太是爸爸的奶奶,按照我们农村的叫法,我称她为“阿太”。阿太又矮又瘦,一张慈祥的脸上布满皱纹,背弯得像一座拱桥。阿太年轻时是农村赤脚医生。后来她老了,母亲生了我,阿太就整天抱着我。听母亲说,小时候我曾患肺结核,一拿掉氧气瓶就翻白眼。医生劝阿太和母亲说:“这个孩子活不了,扔了吧。”看见我的人都说我:“像这样的孩子也能养活,咸鱼都能养活了。”可阿太却不相信,带着母亲把我抱到市里的医院治疗,不久…  相似文献   

13.
背着房子走的蜗牛,永远只能爬行。吉田安娜是一个有魅力有爱心的美丽女性,丈夫、女儿都很爱她,她在联合国总部工作,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女外交官。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女性,回忆起自己的过去,还经常向别人谈起她的母亲,她说:我母亲上个世纪60年代在纽约学过4年的室内设计,回到东京后自己经营了一家室内装潢设计店,事业做得很成功,她与父亲总像一对长不大的孩子,在家里,有的时候,我与母亲的角色是互换的。我母亲叫直子,却给我取了一个非常时尚的名字叫安娜,我与母亲像朋友,她从不拿大人的气势来压我,总是对我说:“甜心,我们坐下来商量一下好不好?…  相似文献   

14.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里。男…  相似文献   

15.
经常,我们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情形:幼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我?”,母亲说“孩子,妈妈这样要求你是为你好!”孩子瞪大眼睛听着;少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满地撅着嘴巴离开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讨厌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愤愤地摔门而去或气急败坏地大声辩解,母亲或无奈或激动……总之,母亲的心是痛的!  相似文献   

16.
程艳 《家教指南》2006,(6):60-60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意地问道:“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眨了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尝尝后,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17.
桃李母亲不是我的妈妈,她是我们既爱又怕的珍妮老师,她以无私的爱抚育着每一个孩子。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我都不敢看她,因为她很认真地告诉我,我的英语很糟糕。我听  相似文献   

18.
都说母爱无私,母爱伟大。是啊,电影《漂亮妈妈》中,孩子郑大是个弱智,妈妈却仍然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错,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妈妈惊喜,记住一个很简单的数呀,会说句简单的话呀。妈妈还想让孩子长大后上大学……如果,我们对待学生就象妈妈对待孩子,那么,他们会乐于听从我们的教诲。让我们听听母亲的话!“他才多大呀!”这是母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当小宝宝刚学会走路又不愿意走时,妈妈这样说;当小宝宝把妈妈教了很多遍的事做错时,妈妈这样说;当小宝宝调皮淘气时,妈妈这样说……妈妈们这样说着,又想出各种有趣的办法哄着孩子们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19.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所有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尾。可怜的灰姑娘因为无法参加晚会掉了几颗眼泪,但是她试过5天没吃东西吗?那样她就该知道什么才应该真正大哭一场。亲爱的睡美人遭到诅咒,年年月月都要在床上睡着度过。但至少她有一张床,至少还有一位白马王子会将她叫醒。如果我决定睡上一会儿,会有人把我叫醒吗?
  我的名字叫索菲娅,今年14岁。我11岁的时候,父亲的离开伤透了母亲的心;12岁那年,她被诊断患上抑郁症;到我13岁的时候,她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照顾我和我5岁大的弟弟詹姆斯。于是她把我们的衣服装进一个包,塞进一点钱和一张恳求好心人照顾我们的纸条,开车把我们送到最近的公共汽车站,丢下我们走了。她并没有送我们到领养机构,是害怕人们会因为她有严重的抑郁症而将她关进精神病院。她说自己这么做是因为爱我们。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