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早期《今天派》诗歌对英雄意识的张扬这一突出的创作倾向。并且体分析了英雄意识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英雄意识在《今天》派诗歌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以及最终趋于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了早期《今天》派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怀疑意识,分析了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指出了它在早期《今天》派诗歌中的具体表现,认为没有怀疑意识的出现,就不会有独立人格的产生,就不会有个人的生长,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早期《今天》派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怀疑意识,分析了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指出了它在早期《今天》派诗歌中的具体表现,认为没有怀疑意识的出现,就不会有独立人格的产生,就不会有个人的生长,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穆旦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他诗歌中对英雄的评价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他是站在个人本位角度把英雄还原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的存在,着眼于对战争中英雄悲剧处境的刻画,以及对战争非道义的揭示。穆旦这一视角的形成与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写作视角使穆旦的诗歌区别于同时代歌功颂德的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有歌颂英雄的传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乏对英雄的书写与歌颂。其所表现的英雄有先祖英雄、社稷英雄、贵族英雄、平民英雄等,其书写特征主要是用铺排渲染气氛,烘托英雄形象;故事情节缺失;创造出了意境美、雄壮美。  相似文献   

6.
号称“恶魔派宗主”的拜伦因其童年深刻的自卑情结和英雄崇拜,渴望一种英雄的气质和品格。布鲁诺的英雄热情的道德理想在其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而自由主义、撒旦主义与强力意志互相结合,构成了其英雄主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具有英雄热情的拜伦同其诗歌中的人物一样充满了矛盾而复杂的臣索:既带有个人主义又带有人道主义,既有撒旦精神又有博爱思想,使拜伦的人生与个性充满了传奇性、浪漫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话说英雄     
[序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随着电影《英雄》和《天地英雄》的热映,航天英雄的出现,“英雄的话题”再度热起。引得大众如此大面积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本身,更是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对“英雄”的一种潜在期待。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英雄人物,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对英雄的宣传又如何呢?很遗憾,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常常以量取胜——入耳入眼了,可就未曾入脑入心。于是英雄的精神所感染的广度、深度就相当有限了。追寻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和见义勇为、不求索取的优秀品德。今天的生活需要英雄,但…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有的同学却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因此称不上英雄。今天,我们一家人在吃完晚饭后,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英雄和英雄话语是新时期以来的新历史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历史小说在解构英雄和英雄话语的同时完成了对经典化了的革命历史小说的重新建构。长篇小说《亮剑》对主人公李云龙的塑造,就体现了英雄和英雄话语在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下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陈子昂、李白等古代诗人的诗歌,与当今诗人的英雄史观、叙事立场、文化心理、语言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诗歌中的英雄往往是一个历史的“大我“,现当代诗歌中的英雄则是一个现实的“小我“,表现了一种“反英雄“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胡征和 《教育文汇》2011,(11):61-62
上小学的时候,课文《黄继光》让我们认识并铭记了这位英雄的名字。我们跟着老师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读得“惊天动地”,同学们都被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英雄壮举所打动。当时,我们就知道黄继光是四川省中江县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就在我们的家乡安徽也有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他叫许家朋。  相似文献   

12.
徐枫 《文教资料》2012,(33):63-65
施蛰存通过对“英雄”自身心理的剖析、对人民群像或个体的塑造以及处于“英雄”对立面的女性形象的刻画.使曾经的英雄走下了神坛,他们深陷在对性欲的苦闷和对女性的崇拜之中不能自拔,从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施蛰存人民意识、平等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于女性心理、命运的关注。本文以《将军的头》小说集为例探析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  相似文献   

13.
论《亮剑》的英雄塑造对传统军旅小说的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亮剑》在英雄形象塑造手法和英雄认同标准两个层面而展开的讨论。其英雄塑造手法的翻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承接以理想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叙事模式的同时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颠覆,在继承革命历史传奇英雄塑造手法的同时对先前的手法进行消解。《亮剑》的英雄认同观念的变更主要表现为泛政治意识和文化兼容。  相似文献   

14.
英雄,一个孤独者的称呼……英雄,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英雄是人类的精英,以拯救人类为己任,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牺牲精神…… 2002年,一个被影像虚拟的英雄时代似乎正逼近我们:北方农民英雄张艺谋扑朔迷离的历史巨片《英雄》将从遥远的前秦时代呼啸而来,而西部牧民英雄何平苦心孤诣二十年的泣血之作《天地英雄》亦将横空出世。他们将殊途同归地推出气势磅礴的英雄大片,联袂开创华语电影史上一个新的英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塑造了各式各类的“英雄”形象,其中,作品用笔最多的正面人物是圣子式的“英雄”史天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圣徒型的人物”,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品行端正、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但也有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他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或一种观念的体现或化身,这一形象对丰富当代文学“英雄”人物画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朝文派”语出元好问所编金诗总集《中州集》,当下学者一般将它理解为诗歌流派,而实际上它应是与诗歌相对的文章流派。国朝文派又名中州文派、唐宋文派。“国朝”主要体现其国家属性,“中州”主要体现其地域特征,“唐宋”主要体现其正统意识。  相似文献   

17.
雷宇 《文教资料》2011,(31):25-26
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写的《哈利·波特》系列一经出版就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魔法风潮。主人公哈利·波特作为魔法世界的拯救者。被命运推动着完成惩治邪恶.保护弱小的神圣任务。这与神话原型批评代表之一C.G.荣格所总结的英雄原型不谋而合。而乔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对英雄历险的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反映在《哈利·波特》主人公的创作中,符合了人类的英雄崇拜心理和对英雄历险的期待和预设,使主人公形象得到升华.赢得各阶层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话题是从电影《英雄》和《天地英雄》说起的。大家在茶座聊起英雄时,不知是谁提议,大家猜猜看,胖叔叔心目中的英雄是谁?而且,还把胖叔叔喊过来,说,如果猜对了,要胖叔叔请客。好啊,好啊,你们猜对了,今天喝茶我全免单!胖叔叔!我先猜!你心目中的英雄,是猪八戒!哈哈!哈哈!呸!你想骂我呀?错啦!下课吧你!那么,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啊,我又成和尚啦?哈哈!还是个吃肉喝酒的花和尚!算了,别开玩笑。说正经的吧,我觉得胖叔叔心目中的英雄,是雷锋!呵呵,为什么是雷锋呢?因为你们读小学的时候,正是全国学雷锋的时候,你和我老爸,都是学雷锋长大的嘛。你…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当时公映《英雄》的场景,场场爆满,人山人海,好评如潮。然而当我们欣赏完了,品味完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它的存在和价值,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英雄》里是没有人的,里面所有的人物都是符号,或者只是用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例证。张曼玉、梁朝伟,这些优秀的演员对电影所起的作用其实只是他们的响亮的名声。这些东西暂时可以抛在一边,我们在这里要关注的是它所存在的意义?在阐释它惟一的主题、一个概念———英雄时,给我们的判断带来了怎样的难题?感受:视觉的盛宴《时代周刊》说,《英雄》肩负了亚洲电影的希望;谭盾说,《英雄》是一场“视觉…  相似文献   

20.
书坛上有“文人字”和“英雄字”之说。“文人字”含蓄、秀雅,富有书卷气,如王羲之的书法。而“英雄字”笔走龙蛇,风格豪放,气势沉雄。一代伟人毛泽东,由于其特殊的经历、气质、功业,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英雄字和大气磅礴的英雄词。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以写景抒情为主要内容,是成就他诗词中“英雄词”的艺术佳作,而其中的《沁园春·雪》则是英雄词的造极之作。其词笔力奔放,挥洒纵横,气势磅礴,诗情倾斜,舒卷自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显示出浩然的英雄正气。此词于全国解放前夕发表时,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界、知识界都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