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水平,提升业务素质,11月28日,生活频道举办了新闻资讯播报比赛,全频道的播音员、主持人悉数上场,按规定动作进行了播报。台领导魏雁志、刘晓雪以及综合部门的领导和播音专家现场打分、点评。  相似文献   

2.
姜虹 《视听界》2006,(5):98-98
近年来,“说新闻”之风盛行。可是主流新闻节目的播音,从中央到地方—直还是播音员统领。这是因为,传统的播报方式传播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百姓乐于接受的一种习惯形式。究其原由,这里面有着播报式新闻播音的不朽魅力和审美特征。1.新闻播音员应具的意愿美播音员采用播报的方式播读新闻,播音员本身具有社会属性,他代表党和政府说话,他是喉舌,是代言人,在播音中充溢着客观的真实性。播音员在播音中的情感必然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相一致,他的这种身份,也规定了他的情感美的社会属性。播音员播报的新闻内容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他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播…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20):47-53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英三档主流晚间新闻节目主播的功能的差异进行考察,并尝试从专业主义角度对上述差异导致的传播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闻联播》主播的工作职能仅限于播报,且只在新闻导语和口播新闻时才出现,主要承担仪式性功能;《时事观察室》的主播集记者、播报者和评论员等身份于一身;《六点新闻》的主播则是节目的信息传达者与新闻组织者。三档新闻节目的主播在屏幕形象和播报语态层面也均呈现较大的差异,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与特质。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中国电视主播制度的改革探索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旅行真人秀电视节目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追捧,但当下一些旅行真人秀节目为吸引观众的注意,过多地展示各种莫名其妙的所谓"爆点",并没有显示出旅行真人秀应有的社会价值.《花儿与少年》凭着各路明星混搭、奇观化视觉体验、戏剧化叙事、陌生化情境带给观众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与心灵之旅,旨在满足观众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的全方位追求.  相似文献   

5.
电视记者的“角色意识”,是指“进入状态”、“进入角色”之意。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语言、语调、语言节奏以及衣着、动作、姿态、面部表情、眼神等如果与现场事态、现场气氛相协调、相一致,即记者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与事件现场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笔者称之为“进入了状态”,“进入了角色”。而在现场报道的实践中,不少记者“进入不了状态”,或“进入状态慢”,目前不少电视台由年轻靓丽的女记者或播音员出镜播报,在现场播报什么?怎么提问?大多数由场外记者拟定底稿,由于播报的内容,所提的问题不是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播报…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走红的今天,传统纸质图书通过五感之美传递出的魅力仍不可阻挡。现代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是将人的各种感觉融入书籍设计的审美范畴,突破了原有对视觉审美的局限,开阔了现代书籍设计的设计思维与材质的应用。本文将剖析人们对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更深层次解读以人为本的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7.
周艳 《出版科学》2011,19(3):33-36
基本构图要素是与符号不同且更为基本的封面视觉传达要素,对于读者的封面阅读审美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封面阅读的审美过程与读者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关联,创作者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必须考虑中国读者的独特审美倾向:欣赏"平衡"之美,追求"中和"之美,偏爱"飞动"之美,崇尚"清新"之美。  相似文献   

8.
追溯历史,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中说,"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的Asthetische Erziehung译出,为从前所未有。"1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是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精神产品来丰富、充实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境界。而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中,形形色色的视觉媒介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谓视觉媒介是指通过图形、文字等符号进行视觉信息传播的载体,视觉媒介传播人才作为视觉符号的生产者,应当结合对美的规律的认识程度,来塑造以及传播美的产品与理念。鉴于此,笔者将在本文中结合美学的含义、功能及对视觉媒介传播及其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解,从二者间的关系、作用这两个角度来探讨美育对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周天晓 《新闻实践》2008,(10):30-32
党报版面呈现时代之美,满足当今读者的审美要求,事关舆论引导效果。分析浙江日报的版面创新进程,可以看出,树立现代报纸编辑理念,遵循简约易读原则,构造视觉中心,实现最佳视觉表达,是党报版面呈现时代之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中,文字的表达力不如语言;而在某些情况下,语言也有力所不及之处,需要借助于动作和表情才能表达清楚。这就是说,要借助于具体的视觉形象,产生直观的效果。报纸上可固定的视觉形象是图片和美术。报纸宣传以文字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还需要借助于图片和美术的直观性、形象性,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宣传效果。图片和美术以其形象化的力量可以强化视觉刺激,引起读者注意;同时以其自身的形式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文字报道所不能取代的。报纸从它诞生起,就注意到图的运用,只是由于受科学技术条  相似文献   

11.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即指以现代传播媒介为平台,文字、语言逐步视觉化的进程中带给传媒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规定性、制约性的环境、氛围。在传媒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在有限休闲时间内收获更多的快乐成为当今受众收视的主要目标。这也要求我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做到全方位“透明”呈现:不仅要把资讯完整无误快捷得体地播报,  相似文献   

12.
王翠 《新闻传播》2010,(3):105-105
新闻标题对受众来说是第一视觉冲击波,一向被新闻工作者看重。本文以《邢台日报》为例,通过巧用动词、善于捕捉动作、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手段,阐述了新闻标题如何打造"动态美"。  相似文献   

13.
巩玉兰 《出版广角》2015,(14):62-63
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视觉上的流动美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视觉上的流动美是由文字、色彩、图形图像以及固有的空间元素共同组成的.在设计过程中,文字是期刊封面设计的灵魂,图形、图像能够很好地增强封面视觉的流动性,色彩搭配能够强化期刊的视觉冲击力,而空间的视觉感受则能最直接地反映到读者的心理层面.期刊封面设计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而产生了视觉上的流动美,使期刊具有了创造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央视新闻联播中系列报道,分析了新闻播报的语言特征及播音员在播报时语言整体向口语化、大众化过渡趋势的社会原因,解析了播音过程中重音、停连、语气、节奏这四种外部技巧在新闻播报中“二次创作”的综合运用技巧,提出了在新闻播报中外部范式使用的合理化的方案,以期在新闻播报中与受众取得进一步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陆高峰 《新闻界》2004,(1):67-67
电视新闻播报是不是街头杂耍,它有很强的专业性,甚至有些重要的新闻节目还有很强的政治性,然而,一些电视台竟然拿它当儿戏。在湖南电视台的“星气象”节目的情色播报受到舆论一致批评而被“叫停”和南京电视台的“气象新感觉”的性感播报经过一番“绚烂”却最终归于沉寂之后,江苏电视台的一栏新闻节目在新年贻始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本来计划请“木子美”来担任新闻主播,后来因为“鉴于公众对她的争议过于激烈,所以最终放弃了”。但这家电视台虽然对“木子美”“忍痛割爱”,却并未放弃了在选择主播上“人”不惊人誓不休的另类“创意”…  相似文献   

16.
王平 《中国广播》2007,(12):56-57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受众渴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媒体要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就要加大新闻资讯的播发容量,提高新闻资讯的播报速度。而提高新闻播报的速度,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快”字便能解决的。汉语语言的韵律美是客现存在的,新闻播音是展示汉语言美感的一个方式,而播音时的语速,影响着听众对这种“美”的感受。所以,播音要提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为盲目追求提速而提速,破坏对汉语言美感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传递美、感受美的能力如何将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因为媒体能够引导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从而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能作出积极的反应,在“美无处不在”的生活世界中感知美、欣赏美。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感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相似文献   

18.
李鹏 《今传媒》2013,(6):12-13
近年来,"说新闻"类节目铺天盖地般登台亮相。这种播报方式出现背景,从受众角度看,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浮躁心态和巨大心理压力要求新闻媒体播报具有亲和力;从媒体角度看,是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要求变革报道理念,更新价值取向,适应受众需求;从播报本身看,是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已使受众产生排斥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播报方式呈现的个性特色主要表现在播报方式由"播"而"说",主持风格由"同"而"特",表达样式由"板"而"活",突显了"说新闻"的通俗易懂和口语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09,(3):9-9
美欧报业萧条中停刊裁员专家坚信危机后强者更强;美国有线电视用户日渐流失;日本杂志“变局”:书刊文化消费群缩小;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支持取缔广播电视中的不雅内容;美为“中国网络威胁论”添油加醋;立体电视掀起视觉革命 未来电视营造虚拟现实。  相似文献   

20.
"美丽制造"与媒介的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霞 《当代传播》2004,(2):87-89
“人造美女“是2003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媒体的报道沸沸扬扬,通过对此的读解.可以透视出媒介的女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化的女性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媒介认同“美“对人视觉的冲击;媒介的社会性别意识也是男性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性别差异意识;媒介中的女性以时尚和魅惑为主色,女性意识在媒介传播活动中仍然处于缺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